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2 / 2)


  王氏心中欢喜,拼命抑制也抑制不住眉飞色舞:“谁知道呢,也许就是一次生意,再没第二次了!”

  秀兰却拉着玉芝:“玉芝,那位就是许守备许大人?”

  玉芝点了点头:“应该是。”

  秀兰讶异地“啊”了一声:“真的假的啊!不是说许守备在尉氏城十年了,都五十多岁了么?怎么看是个小伙子啊!看起来没几岁呀!”

  玉芝的胳膊都被秀兰捏疼了,她挣脱开秀兰,笑着道:“你这好美色的毛病真是的——也许是世袭的职位,从小就做,也未可知!”

  十二年前大周名将许兆恩曾在西河外大败西夏军队,被称为西河大捷,不知道这位许大人和许兆恩有没有关系。

  秀兰深吸一口气:“若是这位许大人,进守备府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玉芝:“……”

  她抬手敲了敲秀兰的脑袋:“醒醒吧,我要买大料,拿戥子来称吧!”

  秀兰笑了起来:“你要什么?有的都包好装起来了,你要什么我给你拿什么!”

  玉芝心中早有计划,当下道:“香叶、草豆蔻、香砂、□□、肉豆蔻、丁香、陈皮……”

  秀兰一边从背笼里往外拿,一边急急道:“慢一点慢一点!我都赶不及了!”

  玉芝笑了起来,果真放慢了速度。

  一直到夜幕降临,陈家三口这才往家的方向走去。

  陈耀祖拉着车慢慢走着,玉芝和陈氏跟着走。

  玉芝一边走一边交代道:“爹,娘,今日的事回家谁都别提,免得我奶和小姑姑又起什么幺蛾子,这闹起来可不是小事了!”

  王氏得意地看向陈耀祖:“玉芝她爹,听到没有?”

  陈耀祖其实也知道自己爹娘和妹妹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担心自己妹子得知许大人年轻英俊,会闹出什么笑话,因此闷声道:“我知道了,放心吧!”

  到家之后,见董氏一个人在灶屋里忙活,王氏和玉芝忙洗了手帮忙去了。

  董氏正站在案板前擀面条,见王氏和玉芝进来,便笑着道:“今晚炒大白菜,做一锅稀汤面!”

  玉芝拿了大白菜正要去洗,却听到王氏在后面道:“没给公婆和小姑子贴饼,他们说不定会把锅给掀了!”

  董氏叹了口气道:“家里的麦子和玉米都没了,就剩这点面了,吃完这顿汤面,明早只能喝桃黍面糊糊了,他们只要能给我变出麦子和玉米来,我任凭他们闹!”

  玉芝原本要端着洗菜盆出去了,闻言当即止住了脚步,转身道:“家里的粮食呢?”

  王氏哼了一声,道:“玉芝,你忘了,过罢年玉川要去参加县试,你二叔家急着用钱,撺掇着公婆把家里的粮食都卖了,原本说着待玉川考上秀才得了钱就还回来的,结果玉川考上了秀才,就再也不提还公中粮食的事了!”

  玉芝:“……”

  这陈家真是一言难尽!

  她转身出去洗菜去了。

  晚饭做好之后,家里的男丁和高氏陈娇娘母女俩都坐在堂屋里,等着王氏董氏她们端饭过来。

  见到王氏董氏送来的只有稀汤面,陈娇娘顿时恼了,叫住了王氏和董氏,皱着眉头道:“大嫂,三嫂,只有稀面条,我吃不饱。”

  王氏勉强压住怒气,道:“家里的白面已经没了,玉米面也没了。”

  陈娇娘把手里的筷子“啪”的一声拍在了方桌上:“既然没了,为何不及时去磨?”

  董氏背脊挺直:“家里已经没了麦子和玉米。”

  陈娇娘见大嫂三嫂都和她作对,正要撒泼,却被高氏摁住了。

  高氏用手摁住陈娇娘的肩膀,道:“王氏,董氏,你们都出去吧,没事!”

  陈娇娘嘟着嘴,正要说话,却见高氏给她使了个眼色,只得不吭声了。

  陈富贵和高氏相视一看,又都看向老大陈耀祖——已经这样了,老二是拿不出银钱买粮食了,事情还得让老大出来解决!

  陈耀祖心里有事,也不怕热,三两下就把一碗稀汤面给吃了,说了声“爹,娘,我出去一下”,不给陈富贵和高氏反应的机会,就起身出去了。

  他得去杨官寺找唐二郎,好好商量一下明日那一百二十斤五花肉的事。

  第22章 等儿子守株待兔,做生意心中有谱

  用罢晚饭,董氏和王氏去正房堂屋收拾了碗筷,回到了灶屋。

  王氏见玉芝也在灶屋,便笑着对董氏说道:“弟妹,你辛苦了,歇会儿吧,灶屋我和玉芝来收拾就行了!”

  董氏正要说话,正在洗碗的玉芝擦了擦手,变戏法般拿出了一个油纸包,轻轻一笑,低声道:“三婶,这是我卤的排骨,特地给玉和留下的,你拿去给玉和尝尝吧!”

  一接过油纸包,董氏就闻到了扑鼻的肉香,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感激,低声道:“真是多谢了——晚饭玉和没吃饱,这孩子也不肯抱怨,就自己忍着……”

  说着说着,她的鼻子有些酸涩,便不再多说,把油纸包藏在衣袖里,急急出去了。

  王氏看着董氏进了西厢房,这才道:“你三婶和玉和也不容易……”

  见王氏难过,玉芝笑吟吟拈了一片卤肉喂到了王氏嘴里:“娘,尝尝好吃不好吃!”

  王氏吃着肉,肉香心暖,美滋滋道:“咱们娘俩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呀!”

  玉芝把那一小包卤肉塞给了王氏,轻轻道:“娘,只要咱们多动脑筋,多想主意,勤快些,不怕劳累,日子自然会越过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