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年代女首富第91节(1 / 2)





  还好,是娘家表兄弟。现在又不是旧社会,搞表哥表妹那套。现在表兄妹不让结婚的。

  想到这里,他甚至还露出了笑模样,又强调了回:“今年可真冷。”

  周秋萍也感觉今年冬天来的特别急。尤其是这会儿,摩托车一开起来,风呼呼地吹,搞得她不得不伸手抱紧了余成,好歹还能减少遭受冷风肆虐的面积。

  余成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相反的,他整个人都变成了大火炉。

  虽然他和周秋萍衣服都穿的不少,可他还是明确地感受到了后背的两团柔软。那柔软像是带着火光,将他整个人都烧得热血沸腾,不住要猛轰油门。

  周秋萍不得不提醒他:“你速度慢点。”

  余成这才回过神:“那是先去银行取钱还是先脱手电子表啊?”

  去下面的供销社收购国库券,他们总不好直接拿存折来结账。

  周秋萍无语:“当然是用电子表直接换了。”

  “啊?”

  “有什么好啊的?你想想啊,农村人也要用表的,尤其社办厂工人还有中学生。一般的机械表好几十块,电子表才15块。那现在对他们来讲,肯定买电子表更合算。而且一般人家都有二三十块国库券,拿国货券买表正合适。供销社也不怕卖不出去。”

  余成恍然大悟:“我想差了,我都没想电子表能卖到农村去。”

  主要是他觉得电子表很时髦,农村还接受不了。

  “那你可真小看农村人了。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都愿意追时髦。农村消费市场一点儿也不小。”?

  第95章 和供销社谈生意

  周秋萍看的挺准。

  供销社的柜员瞧见电子表就双眼发亮, 抓在手里来来回回地看。

  周秋萍大大方方地指点对方:“出厂证和说明书都是齐全的。这些货全是从羊城来的。”

  柜员挪不开眼睛,又做不了主,赶紧回头看他们主任。

  以前供销社的营业员特别牛, 谁能在供销社上班, 那都是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集体巴结的对象。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街上全是做买卖的人。你的东西不好, 就是挂着供销社的招牌, 顾客也不认,顾客可以去别处买。

  大不了就是价钱贵一些或者多费点事。

  除非你的东西好,旁处买不到,顾客才会当成宝。

  像这些电子表,现在城里可流行了,可县供销公司却没货。他们自己也找不到货源。

  供销社主任从办公室出来, 看见放在柜台上的电子表也心动。因为改革春风吹满地, 现在供销社的人收入也和销售挂钩。你东西卖的越好, 赚的钱越多,你能拿到的奖金也越多。

  只是, 以前他们都是从县供销公司拿货, 按部就班惯了。现在, 人家推销员找上门,供销社的主任又怕担责任。

  “我们是国营单位,我们不随便乱进东西的。要有什么不好, 那可对不起我们广大农民同志。”

  周秋萍笑着递出了自己的名片:“您别误会,我们也是国家单位。我们公司是军区办的, 拿的都是内部好货。不是吹的, 放眼整个宁安地界乃至全省城, 都找不到比我们更稳妥更物美价廉的供货商了。”

  供销社主任反反复复地看名片, 眼里闪烁着藏不住或者人家压根就没想隐藏的狐疑。不用开口,就表达了他心里的嘀咕:你家这么好,跑我们供销社来干什么?直接去城里做大生意啊。

  周秋萍还是笑:“实不相瞒,我们部队做买卖的原则也是不与民争利,而是要大家共同发展。我们在经过严格的前期市场调研后发现,目前城市物资供应基本充足,但广大农民朋友想买东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供销社拿到时鲜货尖子货也不容易,想满足农民同志的需求很辛苦。”

  这话算是说到供销社主任的心坎上了。

  都是做买卖的人,即便一个乡下供销社的柜员也清楚好货人人抢,孬货积满灰的道理。像那些时新的布料、收音机、电风扇、电视机之类的,不用吆喝,多的是人排队想买。可那些老掉牙的货色,堆在仓库里都嫌占地方。

  可从供销社成立到现在,物资供应都是城市优先。只有等城里吃饱了才能轮到农村。像他们这种普通乡镇供销社现在要跟县城申请拿收音机电视机,那真是痴人说梦。

  就是这种南方来的电子表,他们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而东西卖不好,供销社亏损,他们别说奖金了,连工资都难发。

  周秋萍看出了他的心动,趁热打铁:“我们公司的发展方针就是互利互惠共同富裕。除了电子表外,针棉织品、洗涤用品、化妆用品这些,我们都能供应。还有流行磁带,邓丽君他们的磁带我们都有。”

  供销社主任下意识强调:“要啥磁带啊,靡靡之音,我们这没人听。”

  周秋萍笑眯眯道:“那可不一定。主任,我先在你们柜台放几盘磁带,能卖的出去最好,卖不出去下次我们拿回去,不收货款。”

  余成勉强跟上她的节奏:“对,主任,你们这有啥想要却找不到货源的紧俏物资也可以列出来,我们给看看。要有,一并给你们送过来。”

  供销社主任还是不想要磁带:“我们想进的货不少,什么自行车、电视机还有冰箱我们都想要。磁带就算了,搭了也卖不出去,省得你们来回跑。实不相瞒,就从来没人跑到我们供销社要买磁带。”

  周秋萍却笑着坚持:“销售要看顾客需要什么,也得看市场能给什么。汽车发明前,你要问大家想不想坐汽车啊,那是白搭。大家连汽车是啥都不知道,又怎么晓得自己需不需要。可等汽车上市了,你看大家乐不乐意要汽车。”

  乐意,当然乐意。

  供销社主任在心里作答,他们镇长挖空心思想弄辆小轿车。钱不是问题,可没指标给他们用啊。

  难不成,他们有?

  主任强行按捺住自己摇曳的心神,有也跟他没关系。放眼全国也没听说哪家供销社还卖汽车啊。卖卖自行车还差不多。

  他点点头,打断了周秋萍滔滔不绝的介绍:“行吧,电子表我们先留下了。你这都是吧,你们也别大冷的天到处跑了,我们供销社都要了。”

  余成大喜,伸手就要卸货。

  周秋萍却开口拦住了:“那可不行,最多只能给你们五十只电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