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56节(2 / 2)


  “你这个直接把徒弟外放当官的,好意思说我吗?照城虽苦,却没那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本事的人自然能够博出一片天地,施展所长。再说了,”敬源先生突然一顿,伸出食指指了指天上,拖出一声长长的叹气。

  当年皇上当年也曾励精图治,雄才大略,不然也不会二十年前收复了照城。但人是会老会变的,到了如今的岁数,后继之君是谁一直都是大伙心中最大的疑问。

  皇上年少时,生一个孩子死一个,连个公主都没留下,到了五十圣诞时,其实臣子们都做好了宗室过继的心理准备。结果黎贵妃又突然生下一个皇子,还慢慢的养到了四岁大,又让人心偏向摇摆不定。

  四岁大的皇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没到成年,一阵风寒都有可能带走他,可如果放着亲生子不管过继的话,谁会乐意?关键是,皇上的身体也不太好,不像是能够撑到皇子成年的样子......

  要不然,敬恒和敬源怎么会让自己的徒弟远远的外放,不留在京城呢?局势混乱,一旦站错队就是灭顶之灾,倒不如去干点利国利民的实事,展示自己的才干,这样不论谁上位,都少不了做实事的人。

  敬源更是想起这次讲经,皇上看似龙马精神,其实放在椅靠上的双手微微颤抖,显出他的颓势来。

  两师兄弟心知肚明,默契的对视一眼,换了一个话题,开始聊起之前照城递来的信件。

  别看宋朗旭在照城忙的团团转,他心里自有一番计较,知道自己还没有经过最终的考验,依旧日日勤学不缀,苦读不止,偶尔碰上灵感大发,就会挥笔写就一篇时文,等到积攒多了,再传递给先生批阅。

  敬源先生这时就在说其中一篇文章,写的是照城的变化以及日后的发展方向,因为是亲身经历,格外多了一种真情实感,有种脚踏实地感。

  敬恒接过看后感叹道:“他又进步了,文章火候再添一步。”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虽然说得是东坡肉,可放在文章上一样说得通,见得多见的广了,阅历增加后,文章的火候自然就够了。”敬源得意说道,“我这弟子本来就偶有妙思,如今能够跟实事结合,更添一份巧妙。”

  你就自卖自夸吧!敬恒再次白了师弟一眼,他翻开层层叠叠的文章,又翻出一篇文章来,“这是说什么的?风干鸡?这是什么玩意儿?”

  “一篇美食杂文而已。”

  “可是写的真好,写的我口舌生津,看了之后都忍不住垂涎三尺,好像闻到了香味。”小火炉咕咚咕咚的炖着鸡,食物香气弥漫,热气蒸腾,美妙的气味萦绕鼻端,好像身临其境,闻到了风干鸡的香味。

  敬恒先生馋了。

  “我还没吃过这等美食,京城哪家酒楼有卖的?”

  敬源一抖纸张,“随信附赠,就在后厨房炖着呢,怎么样,吃吗?”

  *

  宋朗旭给先生送去的风干鸡,正是他反复调试过的配方,吃的人都说好,但是他还是拿不准有多少人喜欢,所以给先生送去一份,指望他能提出一点调整意见。

  结果先生的回信,只会大叹好吃好吃!意见就别想了。

  这里其实是他陷入了一个误区,很多香料调料是逐渐传入中国的,不然为什么胡椒带个胡字呢?

  现在的香料应用受限于地域和运输,还没那么广泛。而经过他调整的配方,收集齐各色香料,再细细改过配方,堪称对本时代人味觉的降维打击,就算是见多识广的先生,也只有大叹好吃的份儿。

  得到五星好评后,宋朗旭对养殖鸡的市场,有了初步估计,照城风沙大,这是天然的优势,食物能够保存更久。

  小鸡崽啊小鸡崽,你们快点长大吧!

  长大之后,就能换到银钱咯!

  黄柔娘也在心里这么默默的念叨着,同时奋力割草,再扔进背篼里。小小的身躯背着比她还高的背篼,麻绳紧紧勒进肩膀里。

  可她丝毫不觉得累,还满心欢喜,只觉得十分快活,因为她终于可以帮上娘亲的忙了。

  黄柔娘的父亲早逝,跟母亲相依为命。她的奶奶十分看不惯母亲,嚷嚷着儿子去世后不能奉养她,所以拿走了本属于她们的田产。寡妇没人顶门立户,还常常被排挤欺负,黄娘子一狠心,又听说了照城的政策,干脆就搬家落户到了苦瓜村。

  但是黄娘子没那么大的力气,开垦不了十亩荒地,只能转变思路搞起了养殖,她们母女两加起来养了五十只鸡,如果今年顺利,黄娘子明年还打算扩充规模,再多养些。

  田里的活实在干不了,黄柔娘很庆幸能找到这样一门活计能养活她们母女。

  她累的靠在田埂边歇息,把背篼里塞的满满地,压得不能再压,这才慢悠悠的准备回苦瓜村。

  苦瓜村里养鸡鸭的人越来越多,虽然野菜野草足够供应,离苦瓜村近的野菜也被人割的差不多了,想要割到野菜只能再走的远些。

  黄柔娘背着背篼走走停停,在野草堆里逐渐迷失了方向,这片芦苇实在太高了挡住她的视线,让她找不到路。

  黄柔娘定了定神,抬头看向太阳的方向,慢慢辨认着准备走出这片芦苇荡,她低头看着脚下的淤泥,却意外发现许多成年男子的脚印。

  估计是谁家来割过芦苇吧,她也没多想继续拨开芦苇走着,走着走着却听到几句人声。

  黄柔娘也不知道怎么滴,在听到人声的那一刻瞬间蹲下,躲在层层叠叠的芦苇下面,又有背篼把她遮的严严实实。

  那人声还在继续说着:“大哥,我们就继续这么躲着?银子也花光了,通缉令还挂着,我们怎么办啊?”

  另一个声音阴恻恻的说道:“他不仁我不义,如果那姓康的老家伙不管我们两,不肯把我们送到夜耀国去,我们就拼个鱼死网破,把他那点子破事都抖露出去,大家都别想好过!”

  “对,就这么办!”最早发声的人声又叹道:“可是我老婆还在还留在这里呢,我有点想小宝了。”

  “大丈夫何患无妻!你要是喜欢孩子,到了夜耀国再找女人生就是了!”阴恻恻的声音没等到回应,顿了顿又说,“行吧,如果老东西答应了送我们出去,临走时可以把那两娘们都带上,但是,不准提前泄露消息!我们要是走不脱,她们也不会好过!”

  剩下他们两说了什么,黄柔娘都混混屯屯的,她生怕自己叫出声,把手掌塞进嘴里,把尖叫赌的严严实实,生怕被对方发现。

  好在她身形瘦小不起眼,又有芦苇遮挡,等到那两人都走远了,黄柔娘又在原地歇了两刻钟,这才手脚发软,连滚带爬的爬了出来。

  黄柔娘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还把背篼里的野草好好带了回去,黄娘子见她失魂落魄的样子,连忙关紧房门安抚女儿。黄柔娘颤抖着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身躯还不断颤抖,显然还在后怕之中。

  黄娘子心疼的摸着女儿,这回女儿肯定是吓坏了,如果不排解出来,说不定还会一直害怕下去。

  她显然不是什么优柔寡断之人,等女儿略微安静下来就说:“走,我们去报官!”

  “官府会捉到他们吗?”

  “肯定会的。”黄娘子小心分析着,“那两个歹人显然觉得附近很安全,短时间不会转移,你又很小心没被发现,只要我们快点去通知衙门,自然能够逮住他们。”

  也只有逮住他们送进大牢,女儿才能安心下来。如果是平日,黄娘子肯定不会选择报官,这是下策,一旦官府抓不住人,她们会更危险。但是想着官府教她们养鸡鸭的恩德,黄娘子咬咬牙决定去报官。

  母女二人花了十个铜板坐车去城里,告诉了刘主薄这事,刘主薄吃惊非小,这丁氏兄弟胆子真大,居然还敢留在照城,莫不是打着灯下黑的主意?也对,大家都觉得他们会外逃,他们转悠一阵又回来反而更安全。

  时不待我,刘主薄告诉了上头,让县尉点起人马,当即就要去拿人。丁氏兄弟被打个措手不及,根本没能组织起像样的反抗,就被生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