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五章 货币简史(2 / 2)


“额,这样……”

通过小昭的这么一番解释,秦真总算明白了一些了。

过去的时代,货币制度是非常的混乱的。国家缺少铸造货币所需的金属,所以,就是国家铸币,也是经常的缺斤少两,肆意参假。

更不用还有民间的私币了。

这样一来,货币的信用等级,就没有了。大家对货币都是失去信心,不敢用国家铸币,进行货物交易。

反倒是实物的布匹,承担起了货币的功用,在商品的交易中,承担起了结算的工具。

所以,绸缎庄的分红,这个时候,的确是拿布,比拿钱更实在。

秦真对这些,什么都不懂,他只以为钱是任何时候,都是最可靠的价值体现工具,所以,开口闭口,就要貂蝉她们,收别人的钱。

但是这在貂蝉她们看来,可不就是傻缺的行为么?明明布匹更值钱,他却要收铸币?这还不是傻?

其实货币本身的价值,并不需要等于它的流通价值啊!秦真心里想。

过去的铸钱,都是用金银铜做材料的。偶有人用铁,那就是弄虚作假,短斤少两。老百姓都是不敢收的。

但是金银铜本身价值就极高,如果用这些原料铸钱,国家也是负担不起。

所以,很多时候,国家都是会第一个站出来,造假币。

其实,国家货币。从来都是以国家的信誉做担保,这才是能有使用价值的。

而不是需要货币本身,具有价值,这才能够当做货币。

过去就是要货币本身,也要具有价值。所以只能用金银铜作为货币。这也就使得货币本身,也会缺乏。从而造成古时候货币的缺乏信用。

因为国家也造假。

而国家却又是不得不造假,因为国家也没有那么多原材料,来铸造货币。这样它们不造假,还能干什么?

国家一级的行为,使国家失去了信用力,那货币自然就也就失去了信用力,使得人民很多时候,都是用谷物。布匹,充当起了货物的结算工具。

现代货币,就是在国家信用的前提下,用一张纸,也能充当货币,进行商品交易。这就会使得货物交换。变得更快捷便利。

如果他能够克服造假难题,那么,秦真是想在这个时代,推行便利货币的。

他要建立一个商业社会,没有便利的结算工具,真是不行的。单是货币这一项,就会对他的计划,造成很大的掣肘。

但是用一张本身没有什么价值的纸,上面印一个100元,就代表着这张纸的购买力。在用惯了金属货币的时代,就算不考虑假币的泛滥,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货币吗?

本身没有多少价值的纸张,他去告诉别人说,这种代表50文钱的购买力,那种代表一千文钱的购买力,人家淳朴的老百姓,敢信?

看来,首先树立百姓对国家政府的公信力,这个才是重中之重。否则,纸张货币想真正流通,根本不可能。

由小昭的这番话,秦真是想到了货币的事情上去了。这思维好像有点跳跃。但是想想,用谷物和布匹去进行交易的结算,这对商业的繁荣,会有多么大的阻碍。

他此后推行的,可是一套兴商的政策,这时了解到了这个现状,不多做考虑,行吗?

啪啪!!

听完了小昭的话,秦真拉过貂蝉,把他按在自己身上,用力揍了两下,然后说道:“用布抵分红是没错,但是布是衣服吗?杜家那妞儿,不还是挣了你们的手工费?”

“而且,既然是做衣服,为什么你有新衣服,本国公却没有?找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