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0节(2 / 2)


  谢宸安登基之后不久另外一件好事随之传来,谢宸铭大胜乌木族,将乌木族皇室全部斩杀殆尽,而乌木族就此彻底被灭,乌木族所在的领地就此并入大饶,而乌木族的族民也全部改用大饶人自称。

  谢宸安得知此事之后倒是略微有些惊讶,虽然说谢宸铭因为紫玄君的死和乌木族对她的利用而对乌木族有怨言,但是她到底也是乌木族人,彻底将乌木族灭了这种事仍旧是有些出人预料。

  不过在此之后她就知道了其中的内情,原来当年紫玄君的母亲乌木拓并非是意外身亡,乃是乌木族现任族长乌木攘为了争夺族长之位蓄意将她害死的,而这件事被隐瞒了多年,如今随着战争爆发终于被彻底的揭露了出来,这也成为了谢宸铭心中诸多怨念的爆发口,所以才会有了眼前的情况。

  这终究是好事,此后便再也不会有乌木族之祸了,而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是完成了谢宸铭一直以来的愿望,两族人民融合成为一个民族。

  战事获胜之后谢宸铭回京述职,谢宸安本来想给谢宸铭换个封地,而后让她继续做封地之王,反倒是谢宸铭自己拒绝了,并且表示她已经决定做个方士,从此不再理会红尘诸事,就此四方游历。

  这事儿再次让谢宸安惊讶了一番,虽然前一世的影视作品之中不乏有这种放弃富贵身份,直接出家的人,但是来到大饶之后这么多年,谢宸安读过那么多的史书,就从没真的听闻过有这种事。

  原因无他,在这种皇权社会里面,底层人民的生活还是很艰苦的,而且不光是艰苦,在很多时候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吃不饱穿不暖的比比皆是,真的放下所拥有的一切需要巨大的勇气,不过谢宸铭这去意已决,谢宸安也阻拦不了。

  谢宸铭终究是皇女,手下的财产也是不少,想来即使作为一个凡人,应该也不会受太多的苦楚,而若是她哪天不想做方士了,想要回归皇女身份,或者要个封地什么的,谢宸安也不会为难她。

  于是这么想着,谢宸安也就准了,而谢宸铭也真的第二天便离开京城,此后再不闻踪迹了。

  眼下两边的战事都已经结束,唯一就是戎国那边仍旧在继续,而戎国这边之所以战争还在继续,并不是因为戎国仍旧贼心不死,反而是因为黎国和大饶一直紧追不舍,不愿意就这般轻易的放过它。

  戎国其实早在左支右绌力有不逮的时候便跟黎国进行了多番的交涉,奈何黎国完全不吃她这套,还是继续进攻,一路抢掠城池。而大饶前线这边三十万大军和各种武器弹-药到位之后,在大饶这边她也拿不到丝毫的好处。

  至此戎国其实已经想要投降了,她和黎国交涉无果,又开始跟萧战交涉,而萧战也完全不吃这套,从防守转为了进攻,开始跟黎国同步抢掠戎国城池。

  戎国这下可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萧战的行为其实也是受到了谢宸安的授意,面对戎国这个野心勃勃,随时准备咬人一口的养不熟的野狼,谢宸安觉得直接将它灭了方才是能够就此一劳永逸最好的办法,于是在黎炎的撺掇下,她和黎国已经下定了决断,两国一同出兵,将戎国彻底灭了,而后两国各自瓜分戎国一半的土地和子民。

  如此两国同时变得强大,倒也不会影响此前的格局,算是双赢的局面,谢宸安自然没有拒绝。

  不过因为这原因,与戎国之间的这场战役就变得耗时比较持久些了,毕竟此等的大工程没有这么快就能取得成果。

  当然,当上了皇帝之后,谢宸安所要处置的可不光是战事的问题,朝中的大小事宜也都是需要她拍板定论的。

  不得不说这登基后的生活和谢宸安想象中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她并没有那种所谓的君临天下的感觉,反倒是每日早早就得起床出早朝,而后面对着堆积如同雪片一般的奏折,没几日她就不由深深感慨,这皇帝简直不是人干的。

  好在萧敬之始终陪在她的身边为她出谋划策,而范永熙和一众朝臣组成的内阁也能就此为她分担不少压力,至此才没让她太难过。

  不过谢宸安这边因此而好过了些,朝臣中的不少人却对此而感觉不满,很快弹劾的奏折便如雪花一样的飞来……

  第217章

  这些弹劾的奏折之中对于内阁的弹劾相对少些, 而大多数都是针对萧敬之的,说凤后不知避嫌,干政揽权十分不妥。

  谢宸安都被这番言论给气笑了, 萧敬之要是真的对权力有野心, 有欲-望,这皇帝之位又哪里轮得上她来坐。

  萧敬之从一开始的所作所为无非都是为了帮她罢了。

  面对数名大臣联名上书,她只说了一句:“若没有他为我双手染血,我哪里来的风光齐悦?我不怕说了, 别说他揽权, 若是他想要,这天下朕都可给了他。”

  这豪言壮语一出, 顿时语惊四座。

  谢宸安这话说出口之后在迎来朝臣奋笔疾书的弹劾之前,她反倒是被萧敬之给先行教育了一顿。

  谢宸安其实自己也知道这番言论十分不妥,只是当时怒急攻心, 心中本就是这般想着, 便这样的说了出来,但现在想来,她这话怕是更让朝臣对萧敬之不满了, 的确是行为有失稳妥。

  萧敬之却并不在意朝臣如何,只是单纯觉得谢宸安此举不妥。

  不过他却是从谢宸安这话里感受到了她强烈的回护之意,这番言论虽然会引来朝臣的进一步不满,但是却也让朝臣明白了他在谢宸安心中的分量, 此后再将矛头对准他, 便需要三思而后行了。

  事情也的确是如同萧敬之所料,朝臣明显也不想再进一步激发和谢宸安之间的矛盾, 毕竟这一个是君一个是臣,真的把谢宸安给惹急了, 那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她们。

  朝臣一想就明白了谢宸安和萧敬之成婚这些年伉俪情深的原因,毕竟谢宸安这些年来除了萧敬之身边可就没有别人了,这每天-朝夕相处又没有别人掺和其中,感情自然好,而无论是感情再好,萧敬之身上却是有着硬伤的,成亲十来年没有子嗣,这可谓是太过少见了。

  很快朝臣便再次上书,这次将矛头对准了此事,不再提他揽权一事,只说他独霸后宫,成婚多年却没有一子半女,德行有亏。

  同时有不少人张罗着给谢宸安纳后宫的,更有不少人将自己家中得意的男儿推荐出来的。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说什么的都有。

  谢宸安对这些臣子看似一心为她着想,实际上却是中饱私囊,想要将自家晚辈送进宫的行为,实在是很看不上眼,当即不理会朝臣的话,直接下令废除后宫。

  如此可谓是一石惊起千层浪,大饶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等的事情。

  这下不光是朝臣们反对了,便是连此前一直支持她的皇室宗族,这下也全都跳出来反对了,毕竟宗族最为在意的便是后嗣的延续,萧敬之不能生,而谢宸安又要废除后宫,这不明显皇帝的血脉就要就此终结了?这怎么了得?

  此番举动所造成的声势反倒是比前一次还要大,谢宸安对此却压根没打算有半分回缓的余地,笑话,这要是退缩了,后续指不定多少人要被塞进后宫来呢。

  谢宸安在朝堂上虽然威风,但下朝之后回到寝宫的时候却有些小心翼翼,她看着萧敬之,小声问道:“今日朝堂上的事情你都已经知道了吧?”

  萧敬之此时的确已经知晓了朝堂上全部的事情,他在谢宸安的身边一直有安插人手,无论是谢宸安上朝还是私下里觐见朝臣,这些人都会跟在谢宸安的身边,而后将其中的内容尽数告诉萧敬之。

  这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清楚的了解谢宸安所面对的情况,从而为她提供帮助和保护,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放心安心。

  这其实也是两人之间的惯例了,从在宛临的时候就是这样,谢宸安知道这件事,却从来不曾阻止。

  萧敬之在这一瞬间却当真觉得朝臣写奏折弹劾他,也是不算冤枉了他,凤后做成他这样的,也当是千古以来第一人了。

  谢宸安的神情略微有些尴尬,上次的事情就被萧敬之给教育了一番,这次想来也是免不得,结果却见萧敬之只盯着她看,半天都不说话,不免问道:“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若是真的为妻主好,那便该退位让贤,给妻主选一位贤能之后,让妻主后继有人,该在铺好路后就消失在妻主面前,平息朝廷纷争,但是我不想。纵使知道那才是对的,我却并不想那么做,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想留在妻主身边,只想妻主独属我一个。”

  谢宸安听言却很高兴,“爱情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占有欲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你要是真的能够眼睁睁看着我坐享齐人之福,那我反倒是要怀疑你到底喜不喜欢我了。不光是你,我也是这样,我没办法想象你跟其他人在一起,就像现在这样一说,我都忍不住想生气了,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你没有做错,我很喜欢你现在这样……”

  萧敬之揽住谢宸安,给了她一个轻柔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