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九章托孤大臣





  几个侍卫没想到跟着太子一块来的宫女胆子这么大,居然敢绑架侍卫长,手里面都拔出刀剑,但没有谁敢真正的上前。

  侍卫长是他们的头头,不能伤了他的性命,可是太子殿下也不能得罪,虽说这太子没有实权,但只怕真的伤了他一丁点皮毛,他们这些人都要脑袋搬家,双方处于僵持的局面。

  “你们也别乱动了,本太子进去看父皇一眼就出来,绝对不会让你们为难。”小皇子这样一说,人便伶伶俐俐的从他们面前穿过,径直走进布依国皇帝的寝宫,而陈锦鲲就站在他们的身后。

  花娘则手中紧握着匕首,胁持着侍卫长站在其他人的面前。

  小太子一路无人阻挡,直接进到皇帝居住的地方。

  说来也可怜,堂堂的布依国皇帝表面上风光无限,此时却成为了笼中之鸟,而且无人问津。宫里头连一个贴身伺候的人都没有,只在吃饭的时候送来食物而已,俨然已经把这里当作华丽的牢笼。

  “父皇。”小太子飞奔着跑到龙榻之前,一张脸看到床上病怏怏的人,马上鼻子一酸,吧哒吧哒流下泪来。

  陈锦鲲紧随其后,看到床上躺着一个清瘦的男子,五官虽然清秀,但脸色煞白,隐隐透着一种病态。

  “兴儿,你怎么来了?”在看到太子之后,男人恹恹的神情似乎有所舒展,眉宇间透着一种喜悦。

  “儿臣不孝,早就应该来看父皇,都是孔昊那老匹夫派人拦着儿臣。”小太子一边向父皇哭诉,一边痛骂着布依国丞相,也只有在父皇跟前他会知无不言。

  一听他的话,布依国皇帝马上生出几分警戒的心,他长年身体抱恙,朝中的大权已经落到丞相的手中,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唯丞相马首是瞻,他们父子两个如今像是提线木偶,每走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

  “皇儿,这位是……”布依国看到陈锦鲲之后表情比较古怪,觉得此人有几分面熟,但又穿着太监的衣服,而嘴上又长着两小撇胡子,莫名的有一种违和感。

  陈锦鲲却一把扯下了嘴上黏着的两撇胡子,还从身上拿出了一封密信,双手托着密信恭恭敬敬的奉上:“臣大渝国右相陈锦鲲特奉皇命而来,拜见陛下。”

  布依国的皇帝心中一颤,三个月前他被手握重兵大权的丞相软禁在宫中,自觉一定有一场风云暗中涌动,而他身边可以依赖的人一个都没有,皇儿又年幼,他不想皇权落入他人之手,想起曾经跟大渝国签订过盟约,若是布依国有难,大渝国理应帮衬。

  他本也不想国内的丑事让他人知晓,但以前所仰仗的将军已经全部投靠到丞相门下,只有独注一掷、铤而走险试一试,才放飞了饲养在密室里的信鸽姑且一试,没想到大渝国的人果然来了。

  一时间他百感交集,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倒是一旁的小太子一听说陈锦鲲自报家门,不由疑惑的问道:“你是大渝国的丞相?”

  “微臣确是大渝国右相,吾皇在收到陛下的密信之后,马上命我前来布依国察看,途中遇事耽搁了一下,还望陛下谅解,这是微臣的信物。”说完,陈锦鲲掏出司徒复山亲赐的一块金牌,上面有团龙印符,不但在国内有用,拿到国外也可以证明是大渝国皇帝亲自派来的使臣。

  “好好好,大人费心了。都怪寡人无能,没有治理好这江山,不但被人囚禁在宫中,连皇权也要落入他人之手,走投无路之下想起多年前与大渝皇帝签下和盟约,原以为不会有音讯,没想到你们陛下居然把你派来了。”陈锦鲲的大名布依国的皇帝也听说过,大渝国最年轻的丞相亲自来了解此事,足见大渝国皇帝对此事的重视。

  “陛下,现在还不是感叹的时候,我斗胆问一句,陛下现在可以调动的人马究竟有多少?”虽然花娘在外面守着,可是陈锦鲲并不放心,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随时都有性命危险。

  布依国的皇帝一听此话,不由皱一皱眉:“都怪朕一向重文轻武,这些年不但没有扩充军力,反而逐步撤了几位将军的军权,他们才对朕心生怨恨,以致纷纷倒戈。而孔昊在朝中多年,文官大多数都是他的门生和好友,要说现在还站在寡人这一边的恐怕还真没有几人。兵部侍郎是我亲手提拔的,但他的妹夫却是孔昊的弟子,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态度,还有年少的卫国将军,朕虽削过他的兵权,但让他世袭了其父亲的军衔,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感恩……”

  陈锦鲲听皇帝念念叨叨说着这些,心里面不由一凉,感觉这位年轻的皇帝御下的本事真是太差了,削弱兵权本是正确的决定,却偏偏让孔昊占了便宜,反而让他在这些关键地方安插自己的人马,如些这些人就算受了皇恩,恐怕也是风吹两面倒,只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跑,皇帝被囚禁宫中这么久,没有一个大臣吵着闹着要见皇帝就是证明。

  陈锦鲲不由扶额,这样的情况要想阻止这场宫廷叛乱,还真是一桩难事。

  布依国的皇帝也不是傻瓜,他虽然治理江山的能力没有,但好在有些自知之明,从陈锦鲲脸上微妙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情况不妙。

  他苦笑一声,对陈锦鲲说:“如今之计,寡人也不指望这江山能完完全全的重新落入朕的手中,只唯愿朕这唯一的儿子可以平平安安,顺利继承大统。那狗贼这一个月来看过我数次,每次都提出要我儿迎娶他十三岁的小女儿,朕唯恐他奸计得逞,到时候让兴儿重蹈朕的覆辙,还望陈大人可以照顾好我的皇儿。”

  布依国的皇帝说这话时十分诚恳,眼中隐隐带着泪光,陈锦鲲知道这不是出于一个皇帝的口吻,因为他的话里面已经由‘朕’改为‘我’这样平常的称呼,而是用一个父亲的口吻,把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托付给现在唯一可以信任的人。

  陈锦鲲看到皇帝如今的样子,微微有些动容:“陛下,其实情况也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悲观。朝中的那些大员虽然摇摆不定,但是若是有一位在布依国有深厚渊源的人出来指证狗贼,就不怕那些人不站在我们这一边。”

  皇帝心中奇怪,他们皇族人丁稀少,先皇虽生了三个儿子,但其中两个都死得不明不白,到了他头上更是虚弱无力,将近中年才这样一个儿子,“你说的这人是谁?”

  “隐王爷拓跋弥。”

  “他?还活着?”听到这个消息,皇帝几乎从床上跳起来,只是脸上的表情有一些复杂。

  拓跋弥可谓是布依国历史上最传奇的一位人物,八岁就能吟出传世诗句,九岁就发明了火药,十岁研制出火枪,让军事力量薄弱的布依国一下子独占鳌头,让其他国家敬畏。

  先皇更是对他宠爱有加,一度传言打算把皇位传给这位神奇的皇子,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让这位最年轻的皇子开始沉迷酒色,每天围着一大堆的莺莺燕燕、歌舞升平,先皇几番规劝,居然起不到半分作用,先皇一气之下把他搁置一边。

  后来,先皇病重,拓跋弥的两个皇兄为争皇位明争暗斗,却突然相继病死,一度传言是拓跋弥下的毒手,扮猪吃虎来谋夺皇位。先皇病逝,边疆的几位封疆大吏叛变,多亏拓跋弥带着他研制的武器平叛,才让布依国重新变得太平。

  可是,拓跋弥却在这个时候把皇位让给侄子,也就是现在的布依国皇帝,而他的行宫却在一把大火中烧毁,不但拓跋弥不见踪影,连他研制的那些火药和武器也成为了永远的秘密。

  布依国的皇帝对这个皇叔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自己的皇位是靠着这位皇叔才拿到的,但另一方面,传闻中他又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自己父亲的真正死因扑朔迷离,让他再一次听到拓跋弥这个名字时,有一种喜忧参半的感觉。

  “皇叔若是还在世,一定可以号令朝中的那些大臣,重振我布依国的雄风。”皇帝不由感叹道,不管他现在乐不乐意,拓跋弥确实比他更有能力主持这个大局。

  陈锦鲲还想接着跟布依国的皇帝说什么,却看到花娘推搡着那个侍卫长进来,催促道:“你们说完了没有?外面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