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枝节





  “死了?这怎么可能?”在场的所有学子几乎都不敢相信。

  本来是一年一度的书院比赛,到头来却有人突然丧命,这无不引起在场所有学生的恐慌,人人都一脸惊慌失措的模样。

  “好端端的怎么会有人死呢?难不成是今天早上吃过的糕点有问题?”石鼎言看到刘巧仔临死前呕吐,便用怀疑的口吻问道。

  陈锦鲲知道那糕点是自己家做的,如今别人怀疑到自己头上来,自然要理论一番,“那糕点是早上配着豆浆一块喝的,大家都喝了,若是那糕点有事,岂不是人人有事?”

  陈锦鲲这样一说,倒是没有人敢再说什么。

  人死是大事,刘巧仔死得莫名其妙,自然是要报官的,但是现在是在比赛当中,暂时还不是找凶手的时候,几位监考的夫子把刘巧仔的尸体放到一边,其中一名去报官,比赛继续。

  可是,刘巧仔就这样死了,那陈锦鲲的小组成员就少了一人,第二轮比赛本来是想叫刘巧仔替他们出赛的,到头来却计划落空。

  “这可怎么办?刘巧仔是我们当中诗文背得最好的,他死了,还不知道这一轮比赛叫谁来出赛?难不成要我们自己一个个去默写诗文?我可一首都写不出来。”石鼎言一幅抓耳挠腮的样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不在了,我就去吧。”陈锦鲲走上前应道。

  其他人全部把视线放到陈锦鲲的身上,陈锦鲲的学问不错,要说背诵诗文这种事情,除了刘巧仔之外,就属陈锦鲲最好,他去自然没有问题。

  比赛在鱼龙书院的一间草堂进行,由学监大人亲自主考,每组领五张白纸,五个为一组来写,但是每人只有一枝笔,不管是谁来写,最后写得最多的那一组赢。

  陈锦鲲这一组虽然是四个人,但是书写的速度一丁点也不慢,而且林大山的学问其实也不错。陈锦鲲在那里写的时候,林大山还在旁边帮忙。所以,这一轮下来,陈锦鲲这一组一下子跃居到第三位。

  “哥哥他们赢了,哥哥他们赢了。”陈瑶婷看到书院标记比赛成绩的木牌,笑嘻嘻的说道。

  阿瑜也关注着陈锦鲲比赛的过程,“他们只是现在排在第三名,还不算是赢了。要看是不是赢了,还要看最后一轮下来之后总共的结果。”

  陈贵虽然识字,但是从来没有进过书院,听说第三轮考的是兵法之类的知识,未免有些担心,“这第三轮可不好考呀。”

  “我相信哥哥一定能够考好。”陈瑶婷坚定的说。

  阿瑜没有说话,但是视线一直停留在陈锦鲲比赛的那个地方,他也相信陈锦鲲一定能考好,并且会实现他的承诺,金榜题名来娶她。

  陈锦鲲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在第三轮的考试中,他的成绩仅次于天下书院的一名士族子弟,听说那位士族子弟家里三代都是将军。

  这样的好成绩,自然有希望明年晋级直接参加殿试,不光是陈家的人,就连鱼龙书院的夫子也替他高兴。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学监大人耶律旭阳,打从陈锦鲲来到这鱼龙书院起,耶律旭阳就觉得他是一根好苗子,勤学刻苦、聪明伶俐,最重要的是他不是那些身上沾染恶习的士族子弟,而是出身寒门,正是当年他跟皇帝都想要寻觅的那种人才。

  上回司徒复山偷偷来微服私访的时候,耶律旭阳就跟司徒复山提到过此人,只是那时候司徒复山被人行刺,心中不爽,再加上时机有些不对,就想着再让他历练几年再说。

  如今的朝廷,还是士族大家当道,虽然老皇帝早就想用自己从民间挑选的子弟来换血,但无奈这些民间子弟水平有限,在学问和武艺方面还是不如这些士族子弟,所以这么多年来,宫中的重要位置还是由士族子弟们把持着,司徒复山倍感无奈。

  难得这一回有陈锦鲲入了他的法眼,怎不让他心生欢喜?

  看着几大书院的院长都对陈锦鲲的成绩挺满意,他不由捋了捋他的几缕山羊胡须,颇为得意的说:“这是我们鱼龙书院今年新进的弟子。”

  “果然不错,诗文第三,考兵法也第二,果然是栋梁之材。”其他三大书院的院长连连夸赞道。

  阿瑜看到陈锦鲲的成绩,也满是欢喜,只是没想到又横生枝节。

  刘巧仔莫名死亡,官府的衙役带着仵作来了,说是误食毒物而死,而刘巧仔最后吃过的东西就是阿瑜茶铺里的糕点,自然是嫌疑最大。

  在官府的衙役带走刘巧仔的尸体前,他们盘问了阿瑜一番,虽然最后没问出个什么结果,但是阿九还是很不服气的说:“明明那人除了我们的糕点,还吃过书院里面的其他东西,怎么就单单盘问我们?哼,是看我们好欺侮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咱们打开门来做生意,少不得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既然我们不愿意委屈求全讨好他们,自然要受别人的刁难。”阿瑜语重心长的说。

  阿九听完之后,似乎明白几分:“大东家,你是说这衙门明明知道不是我们的事,还故意来找茬,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打点他们?”

  宫叔原本在宫里面呆过,对宫里那些脏事也知道一些,慢慢的说起当年宫中的一件事,“那年我刚进宫没多久,就听说新进到宫里面的小太监要给管事大太监俸银,要是没有给,管事大太监的手下人就会找小太监的麻烦。可是,这年头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会把好生生的男娃娃送到宫里面去?辛辛苦苦赚来的俸银就这样送人,有的小太监舍不得,没过多久就听说因为宫里面的什么事情而死了。但凡是没有给管事太监送礼的,总是或多或少被找麻烦,所以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不给管事太监送礼。我们的叫花街那样风光,却没有重重打点过县衙,想来也跟宫里那管事的太监一样。”

  阿九哼哼一声,不服气的说:“咱们都是正正经经的生意人,凭什么要打点他们?想要不劳而获来沾我们的油水,办不到!”

  陈贵一直呆在小村庄里面,对县城里面的这些歪歪绕绕不清楚,只是觉得虽然小儿媳在这县城里面赚钱多,但是生活却没有以前在小山村里那样淳朴,深叹一口气道:“唉,这县城里的是非就是多,咱们不去找麻烦,这麻烦事却要找上我们。”

  陈贵的话说对了一半,因为陈家后来遇上的麻烦事可不止这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