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章(2 / 2)


  愿我平顺。

  愿我长寿。

  愿我一生如意。

  她对命运是那样的信任。

  而在某一天,一个不相信这些的人,却许了这样的愿望。

  【我想要一个人,我怎样他都不会离我而去。我独自走在雨打风吹的寂寞林,却满心炽热,因我知道,他在等着我。】

  生如长河,旧日的希冀一再实现。

  刘泠转头,向那片黑沉沉的夜雾中看去,好像能看到沈宴的身影一样。

  她心中涌上许多情绪,江河奔涛般在她心口乱撞。她眸子湿润,抱着那盏河灯,再也不想丢开。

  “郡主,咱们什么时候回府?”身后的侍从小心翼翼问,既然已经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就回去吧?不要让老侯爷太担心啊。

  “派人回府,爷爷问起的时候就说,我睡在自己的府上,今天不回去了。”

  “是……但是郡主要去哪里?”

  刘泠没有回答,下船后,她把河灯重新顺水放下,自己上岸后,沿着水道行走。一开始杨晔等人不知道她去哪里,目的地越来越明朗后,杨晔忍不住咳嗽,“郡主,沈大人被叫走,应该很忙,没空见郡主吧?”见刘泠不为所动,他再道,“这么晚了,沈大人也不一定还在北镇抚司啊。”

  “我知道。”刘泠答。

  她知道,但她还是要去看一看的。

  沈大人肯定在北镇抚司,不然他会回去找她。他没有回去,说明他不得空。当然也有可能已经到了后半夜,沈大人认为她已经回去了,就不过去打扰她……

  虽然有那么多种可能,刘泠却还是固执地坚持,沈宴一定在北镇抚司。

  “我不去扰他,不去烦他,就是远远地看他一眼。”刘泠对自己这样说。

  她从晚上走到天亮,穿越大半个邺京,只是怀着一颗想见他的心。

  她的灵魂好像高高站在半空中,俯视着她的*,回忆着这么多年的经历。

  她有许多话想跟沈宴说,千言万语。她心怀激荡,却觉得任何贫瘠的无言,都难以说出沈大人带给她的欢喜。

  她走那么长的路,像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

  【可我知道我配不上他。】

  人总是这样,所吸引你的那个人,他那么好,你总是配不上他的。

  虽然配不上,却总是在奢望。奢望真是一件人自身都没办法控制的事。

  一整晚将时间耗费在这里,刘泠自然有些显而易见的疲惫。那疲惫让她心跳不正常,走得很辛苦。但是比起能见到沈宴的快活,那些全都显得无关紧要。

  走了很远的路,当刘泠远远看到北镇抚司时,觉得是那样亲切。她站在巷口,月光清清,她望着那个方向出神。

  想夜夜站在他门前,夜夜站在他窗下,只为等他对她笑一笑。

  北镇抚司门楼高耸,门口的两只石狮威武,大门紧闭,偏门开着,红色灯笼在风中飘摇。

  杨晔上前,便要为郡主去叫门,却被刘泠喊住。刘泠说,“我只想看一看他,不想去打扰他。”

  她站在巷边的大槐树下,依偎着树身,缓慢地滑下,坐了下去。尊贵的长乐郡主,在哪里都尽量保持着完美的仪容。恐怕这是她第一次,坐姿如此随意。

  黑魆魆中,眉眼姣好的少女坐在绿树下,双膝并拢,手抱着腿,下巴磕在膝盖上,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盈盈地盯着北镇抚司门口。

  刘泠心里很平静,她只想这样看一眼。

  一直跟着郡主的侍从和侍女们彼此互相看一眼,心中都颇为无奈。谁能阻止郡主呢?没有人。他们只好站在不远的地方,等待郡主。

  天在一点点发生变化,月亮的光渐渐淡了,东方另有一片白光,挡住了月亮的清辉。天色由暗转明,每一刻,都能感觉到那种变化。

  七十二阙楼台前,莲花保哥层层开。这句诗,讲的是邺京初晨的景象。青铜大钟来自皇宫的钟室里,声音宏达,如波浪般,以皇城为中心,向四周一圈圈荡开,钟声传遍整个邺京。

  与此同时,红日升起,晓风吹散夜间薄雾,邺京从睡梦中醒来,在集市的小贩还未进城时,官员们着官府,根据四象变化提着灯笼,等待去上朝。

  北镇抚司的正门,在刘泠一眨不眨的目光中,开了。数名锦衣卫从门口出来,衣装齐整,是上朝的架势。

  他们走的是另外一个方向,刘泠一行人没有挡他们的路。很快,刘泠的眼睛出现了她一直期待的人。和众同僚往外走,沈大人不急不缓,走在众人之后。但他的仪姿却是最好看的。

  当远远看一个人,面容皆看不清,他给人的那种感觉,举手投足的那种魅力,便是最吸引人眼球的。

  沈大人就是那种会发光的人,走到哪里,大家都会看到他。

  刘泠站了起来,目光晶亮,眷恋而痴痴地望着那个青年看。她等了一晚上,好像就为了看这一眼。

  在一点征兆都没有的时候,沈宴突地抬头别眼,向刘泠所站的方向笔直地看来。

  刘泠愣了一愣,目光与沈宴对上。

  他目色黑幽而平静,没有多余的东西。

  刘泠却记得他对她的好。

  两人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对望,目中有太多的情绪流转。

  沈宴离开他的同僚,大步向刘泠的方向走来。刘泠本已平缓下去的心跳,再次随着他的走来而剧烈跳跃。

  她很欢喜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