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1 / 2)





  邹老头摆手,“还不如再给我个野鸡呢。”自己吃多消停。

  换来叶爹的一个大白眼,爱吃鸡的馋老头。

  拿着建房图纸,叶爹还想去大舅子那显摆显摆,可是打怵过桥,只能遗憾的交给媳妇,让她明天送去给大舅子们长长见识。

  “明天准备熬豆馅呢,要包豆包。”叶冰娘还能不了解老公的幼稚。

  包豆包是这边的传统,以前日子不好没办法,现在条件好了,家家都要做点的。

  先把红豆挑一遍,把坏的扁的都挑出来,洗干净之后用凉水侵泡一晚上,放锅里煮,煮好后往里放些糖搓成小圆球,这馅料就做成了。

  这豆包皮却可分为三六九等,好过的人家用上好的粘面和富强粉做皮,条件不好的越往里添杂面和苞米面。

  叶家当然是条件不错那挂的,叶冰娘不但糖没少放,也没往里头掺苞米面。

  这边蒸豆包还有讲究,豆包底下要垫着紫苏叶。

  这些紫苏叶是叶冰娘9月份的时候采下来晾干的,现在只要用温水泡一泡就能用了。

  用紫苏叶垫底蒸豆包,不但味道特殊,好像还有一些医疗作用。

  具体的她们也说不清,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

  “好啊,等我和你一块包,我包的豆包可紧实了,吃着更黏糊。”叶爹自豪的道。

  叶小哥哥也要帮忙,叶冰也有些兴趣,前两年没分家的时候吃的豆包也就那样,就是加了馅的玉米饼,今年她家条件不错,应该弄的更好吃吧。

  第二天上午,一家四口在炕上包起了豆包,人多干活快,一锅的豆包四个人玩似的就包好了。

  叶爹指着几个,“这几个肯定是儿子包的。”主要是露馅了,豆包都弄到皮上了。

  这几个是叶小哥哥开头的作品,很快熟练了就包的很好了,一双小手搓圆(团豆包)很麻利。

  叶小哥哥有些不好意思,“这几个我自己吃。”

  “我给你们做个好玩的。”叶爹拿了个紫苏叶撕开,撕的细细小小的,然后往豆包上贴。

  两个小眼睛,一个月亮嘴,就成了个小人脸。

  叶冰挑挑眉,这个简单,她拿起个豆包,双手捏捏,拿着小手指头挑挑,然后学着她爹拿了两个紫苏叶。

  叶小哥哥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上来的,“哇哇,这是刺猬对不对?浑身都是刺。”妹妹和他讲过的,他记得呢。

  叶爹看看女儿的作品,再看看他的,好想藏起来。

  “嗷嗷嗷…”强调存在感的朱白。

  叶小哥哥回头看了眼朱白,眼睛一转,“妹妹,你再做个朱白吧。”

  叶冰也转头看看朱白,正仰着脑袋盯着她们呢,遂点头,这个又不难。

  之后又捏了兔子和狗…

  “好了好了,要上锅了。”叶冰娘可不让他们在玩了,全赶跑。

  “妹妹,我们去用香皂洗手。”叶小哥哥拉着妹妹走了。

  有了香皂,叶小哥哥已经爱上洗手了。

  “你去把给爹娘的过年礼送过去,还有几天过年了,今年年猪咋杀的这么晚啊。”叶冰娘盖上锅盖,和在烧火的老公说话。

  “明天就去送。”他是打算先给队长送两包大前门(香烟)的,县官不如现管,队长给他家划的自留地比别人多不少,今年他家牲畜多粪多,好好上肥,明年的收成肯定不赖。

  他现在是当家人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躲懒了,也得交好一些人,这样出事了才能有人帮忙。

  虽然这样有些功利,也是没办法的事。

  “估计今年糠啥的多吧,想晚杀两天让猪多长两斤。”这是叶爹瞎猜的。

  没想到还真是这么回事。

  叶冰娘一听就知道他瞎说,还斜了他一眼。

  叶冰爹拿着兔子(野鸡最近用的比较多)和一斤槽子糕和半斤江米条(大概数)去了老家那边。

  路上遇到人他就会停下来打个招呼说几句话,然后这话就会转到手上带的礼上去。

  所以等他进了屋,半个大队都知道他大方了,拿了那些好东西给爹娘,可见是个孝顺的,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

  “他哪敢不拿啊,这些说不定就是叶老婆子指定要的,上次我可是看到她拽着老二要养老钱,谁不知道老二家开春起房子还要借钱呢,要是疼儿子的哪能还要钱,不得掏空自己给儿子啊……”

  “老二是个好孩子啊,以后有叶老头老太太后悔的时候…”

  “那个兔子得有三四斤,老叶家今年不缺肉了…”

  ……

  叶爹已经知道老二开春盖房子的事了,这心就沉了下去,他知道一旦这房子盖了,老二一家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叶老太太拿过兔子和糕点,这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兔子锁起来,糕点放自己屋里,没想到老二分出去还能得这好东西。

  “娘,给我尝尝。”叶红看着槽子糕咽口水。

  “去去,小孩家家的吃啥。”叶老太太将小闺女推一边,将糕点都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