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失忆后我成了太子良娣第37节(2 / 2)


  兰亭气道:“嫌我捶的不好,行啊,去找其他的美人儿给你捶!”

  刘祯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吃醋了!”

  “别胡说,我最讨厌吃醋,从来不吃醋,”兰亭被说中了心思,恼羞成怒,“这个什么翰林院学士,正事不做,只管盯着皇上的后院,难道就没有旁的事情可以做了吗?黄河水患解决了吗,陕西旱灾呢?真是枉为读书人!”

  “瞧瞧,朕的大臣都被你贬成这个样子了。”

  兰亭冷哼一声,反唇相讥道:“杜工部诗里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瞧瞧,你的大臣都是什么样的!”

  刘祯伸手勾住她的腰,将她带到膝盖上坐下,“别生气了!”他附在她耳边轻声说,“他们只是想大周早日有继承人,给我生个儿子吧。”

  兰亭脑子一阵眩晕,已经被刘祯抱起来,她惊叫一声:“你做什么?”

  刘祯抱着她往床边走去。

  次日,刘祯就将奏请选妃的折子给驳回去,理由冠冕堂皇,先帝过世未满三年,没有心思选妃。这个理由让大臣们无话可说,只能赞扬皇帝的孝心。毕竟礼记上说,为父母守孝,须得三年。然而作为皇帝另当别论,以一年代三年,既然刘祯决定三年内不选妃,大臣们当让不能再为这事上奏。

  贤太妃知道这事后频频点头,对兰亭说:“皇上待你是有心的,这样看来我可以对你放下心了。”

  兰亭嘴硬:“他是为自己,这样一来,大家都夸他是孝子呢。说不定百年之后,还能得一个孝的庙号。”

  “兰亭!”贤太妃的脸板起来,喝道,“祸从口出,你现在说的是什么话?不可得意忘形。”

  兰亭的脑子陡然清醒,有几分不好意思,她依靠在贤太妃的肩膀上撒娇,“我志在姨母这里说说,在其他地方我不会的。”

  “你呀,以后在我这里也不要多说,放在心里就行。”贤太妃不再责备她,转而问道,“最近有没有消息?”

  兰亭懵了,跟快反应过来,“还没。”

  贤太妃皱了眉头,很是替她担心,皇上与她有从小的情分,待她好,可是也需要生个孩子才好。贤太妃自己没有生育,她的姐姐,也就是兰亭的母亲,只生了兰亭一个女儿,要是兰亭也是子嗣单薄,那——

  兰亭有点害羞地说:“皇上才除服不过三个月,没这么快啊。姨母,我还年轻,不用担心。”

  贤太妃笑笑:“我并不十分急,而且皇上可能也不急,急的是另有其人。”

  自古婆媳就是冤家。高氏做到太后的位置上也觉得婆婆难做。以往她看在刘祯的面子上,对兰亭还行,至少表面的客套是做得到的。可是刘祯突然下诏说什么三年不选妃后,她就急起来,并且把这一切都怪罪到了兰亭身上。

  内侍送了几匹上好的料子到寿安宫。高珍珠陪着太后挑选,惊喜连连,“姑母,这些料子可真好看,就像一幅画儿。”

  内侍笑道:“这是江南织造坊进贡的布料,每年不过只生产区区百匹。”

  太后并不如何高兴,问道:“怎么颜色这么老气?那些花色漂亮一些的呢?”

  内侍道:“皇上让人送进了含德殿。”

  送到太后这里的布料都是一些颜色重的,比如正红,正紫、绿色之类。那些鹅黄柳绿海棠鸦青色太后也用不上啊,内侍腹诽道。

  可太后偏偏就不这么想,她是太后,皇帝的亲娘,可这儿子怎么心里全想着都是媳妇。她是用不上这些料子,但珍珠今年十六岁了,正好用得上啊。

  “哀家还想着给珍珠做两身新衣裳,也罢,也罢。”

  高珍珠这一年都住在寿安宫陪伴太后,见太后脸色沉下了,心里害怕,脸上就表现出来,“姑母,这些料子太贵重了,是贵人们所用,珍珠用着也不习惯,您前几日上给我的蜀锦就很好了。”

  “真是傻姑娘,蜀锦哪有这个好。你来这里就是客人,怎么可以亏待你。”太后说完就脱下手腕上的一支通体无暇的白玉镯子套到珍珠手上,“这是暹罗国进贡的,你们年轻小姑娘戴着最好看了!”

  高珍珠诚惶诚恐地收下镯子。回头就跟她母亲朱氏说想回家住,朱氏戳她脑袋,“真是个享不了福的人!跟着你姑母在宫里吃香的喝辣的不比在家里好!”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59章

  高珍珠不是愚笨的人, 在宫里住了一年, 对很多事情心里有了数, 当下就跟母亲诉苦道:“太后姑母在跟贵妃娘娘斗法呢, 姑母是皇上的亲娘,贵妃是皇上捧在心尖上的人物,这两人真有事闹出来, 皇上不会怪姑母,也舍不得责备贵妃,只会怪罪到我身上。”

  她把布料的事情给朱氏说了,“姑母她借着我的由头发难贵妃,可那些名贵的布料我自知配不上,根本就没向姑母要,到时候传到皇上与贵妃的耳朵里,只怕会认为是我在多事呢。”

  朱氏根本听不进女儿的话,反而说她:“你姑母是疼爱你,所以才给你要料子,偏偏你还编排她!”

  高珍珠跺脚, 赌气道:“反正我要回家,住在宫里不自在!”

  朱氏去拧她的胳膊,高珍珠气道:“娘你就使劲拧我, 最好拧出印子来,被姑母看到了,请恕女儿不能说谎骗她老人家。”

  高氏虽然贵为太后,但还是市井妇人的想法, 弟弟高大福是亲弟弟,侄子侄女姓高,那也是自家人,朱氏嘛,到底隔了一层,要是看到高珍珠身上的伤痕,朱氏必定讨不了好。

  朱氏拍着大腿哭起来:“我为你们操了一辈子心,以前家里穷的时候,有一口吃的都让给你跟你弟弟,现在你们一个两个不听话,翅膀硬了,连老娘也不要了!”

  高大福跟着太后姐姐享福,当了荣安伯后,一切都天翻地覆。以前朱氏与高大福就是一对普通的民间夫妻,打打吵吵是常有的事情,现在这个丈夫脾气渐渐大起来,有太后撑腰,在京城见识不少贵人之后,对于自家的糟糠就很有些看不上,但是为着儿女,又不能休了妻子,于是就冷落妻子,只管去美妾房里。朱氏不敢管丈夫,又斗不过那些美妾,儿子朱耀祖是她的心肝宝贝,只能对着女儿撒气。

  她行止粗鄙,骂的唾沫星子都出来了,最后甚至在床上打起滚来。高珍珠又羞又气,“娘,您别这样,让人看着笑话。”

  这话仿佛点爆了高氏,高氏本来骂累了,这下子又开始骂起来。高珍珠没办法,只能让人喊了弟弟来。

  高耀祖从太学回来,就见他老娘一边骂姐姐,一边撒泼哭闹,走过去拉着朱氏:“娘,别哭了,您是堂堂的荣安伯夫人,现在这样子给下人们看到了会笑您的。”

  朱氏现在就指望这个儿子了,当下擦了眼泪,对着儿子埋怨了一番女儿。

  高耀祖道:“姐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咱家能有今日全都是靠着姑妈,姑妈让你在宫里陪着她,你就该好好陪着她,她总归是我们的亲姑妈,不会害我们的。”

  朱氏得意地瞅着女儿:“你弟弟说的对。”

  高珍珠快被他们气死了,本来指望这个弟弟劝朱氏,没想到却被这两人合伙训起来。她原本就是乡间少女,嘴皮子也不差,“耀祖,姑妈给你起这个名字就是让你光宗耀祖,你看看你做的什么事儿,整日同那些公子哥儿打马斗鸡,不务正业,学业不好好上,你这样对得起姑妈?到时候别说了耀祖了,只怕我们祖宗的脸都被你丢完了!”

  高耀祖气得脸红脖子粗,争辩道:“爷们的事,是你一个娘们能管的?”他把他姐姐一推,连老娘也不管了,大步出门去,两个小厮忙跟了上去。

  高珍珠冷笑:“娘有时间还是多管管弟弟吧,京城权贵多如牛毛,要是弟弟在外面闯了大祸,只怕太后姑妈也没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