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节(2 / 2)


  后来是陈氏见儿子媳妇总是分开住,让杨镇搬了回去。

  杨镇搬回莫四娘的房间后,头一个夜晚,盯着莫四娘看了好久,看得莫四娘把自己从头检查到脚,难道我身上哪里不妥帖?还是我生育过后,容貌大不如前,官人嫌弃我了?

  莫四娘还没搞明白杨镇为甚盯着他看,杨镇仿佛又变成新婚时那个杨镇,不说夜夜索取,房里事也是没怎么断过。莫四娘心生欢喜,官人还是喜欢她的,不然怎地每日夜里抱着她不肯撒手。虽然她听不见,息了灯也看不见,也知道官人夜里情浓之时,总在她耳边私语。

  陈氏时常发笑,他这个傻儿子,还说自己喜欢李家女,这不也和媳妇好的很。

  杨镇努力了好几个月,哪知莫四娘的肚子再没动静。杨镇又失望地住到了书房,理由是要认真读书,参加下一科春闱。

  杨镇住到了书房,莫四娘心里空落落的,但她总不能劝官人不要认真读书,不说婆母会骂她,娘家人也要说她不懂事。

  夫妻二人就这样正式分居了,陈氏把杨大姐儿抱到自己房里养,理由是莫四娘听不见,孩子给她养,整日不说一句话怎么能行。莫家也不好说什么,亲祖母要抚养亲孙女,谁也说不出二话。

  杨大姐儿长的像父亲,陈氏很喜欢这个孙女。杨芙娘出嫁后,她整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了这个孙女,也算有了个伴。

  杨镇对这个女儿没怎么上过心,杨大姐儿见到阿爹就有些害怕,因为阿爹从来不对她笑,也不抱她,阿娘整日不说一句话,只有阿奶会抱着她唱摇篮曲。幼小的杨大姐儿,凭着本能,只亲近陈氏。

  杨家的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

  赵家这边,李姝在闷热的夏季里,又想起了当日纺线机的事情。六七年过去了,李姝始终记得这个事情。

  李穆川还是小吏时,她整日纺线不停,苦于纺线机效率低,所获甚少。在娘家,她不当家不做主,索性也不提那些天方夜谭的想法。

  如今她嫁到赵家,赵世简万事由着她,她手里有人有钱,何不试一试?若能成,也是件大功德。即使不能成,全当打发日子了。

  说干就干,李姝先自己买了辆纺线车,说要纺线,留着拉鞋底。随后以小车坏了为由头,让玉娘和文崖去买各样材料。赵世简先看着好奇,以为她要修纺线小车。等看她兵兵乓乓又是拆又是装的,才知道她要搞创造。

  李姝细胳膊细腿,没什么力气,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就自己带着玉娘和文崖慢慢捣腾。赵世简发现后,主动过来询问。

  李姝本不想让他知道,赵世简笑,“娘子还瞒着我,你想做什么,跟我说一声就是了,我就算帮不上忙,肯定不会捣乱的。有我给娘子打掩护,也省得旁人问起来,娘子不好回答。”

  李姝遂把赵世简纳入自己的改良小组队伍,并一再叮嘱他,这不过是自己的一些虚妄的想头,不要到外面说,省得旁人笑话。

  两口子就这样带着丫头小厮,时常偷偷摸摸做手工。

  孙氏还以为二叔两口子做什么好玩意,还开玩笑,“若做好了,定要给煦哥儿也做一个。”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万般艰难。李姝想的,何曾没人想过,但既然没人成功,必然是不大容易。

  两口子捣鼓了大半个夏天,换了多种材料,试过很多种改良方案。到最后,赵世简一个拿笔杆子的人,都会纺线了。

  李姝中途想放弃,赵世简也有些懈怠了。两口子把东西抛到一边,狠歇了几日,中途还一起去丽娘家住了两天。

  后来,赵世简觉得太可惜,又劝她,“都做到这个地步了,放弃了不免可惜。咱们再坚持一个月,不行就算了。”

  李姝想想也是,又再次投入到改良大计中。

  刚入秋的时候,总算有了些成果。

  李姝高兴地看着那同时能出两根线的纺线车,喜得见牙不见眼,“可算好了,官人,官人你不知道,贫寒人家的女儿,要费多少功夫才得一绽纱线。如今有了这个,天底下的小女娘们,总算能少受些累。”

  赵世简也高兴,“娘子的心思总算没白费。”

  李姝忙夸他,“多亏了有官人,不然我哪里能坚持到最后呢。”

  两口子高兴过了,又开始发愁,这个东西,要怎么处理呢?

  赵世简偷偷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赵书良。

  赵书良和孙氏一样,头先以为老二两口子在做什么小孩子的玩意,如今听赵世简一说,顿时觉得喜从天降。

  他高兴地在屋里直打转,转了半天,拍拍赵世简的肩膀,“老二,这可是个好东西。不要出去说,先放在家里。叮嘱好家里人,谁敢出去乱说,我立刻发卖了他。外人若问,就说你们给煦哥儿做东西呢。”

  李姝本来想把这事儿告诉娘家人,但赵世简劝她再等等。

  “娘子的想头是好的,但岳父只是个六品官,这东西,咱们都护不住,最后,说不得还是要借大姐姐的手把它送出去。”

  李姝想了想,也对,以阿爹的为人,说不得就直接献出去了。献出去可以,若走漏了风声,怕是还没献出去,就要被人半路劫走。

  还没等赵家想好要如何处理纺线车,那头,东宫传来好消息,敏良媛一口气生了两个闺女。

  敏良媛生了女儿,太子妃很高兴,平良娣更高兴。太子妃高兴的是,多了两个妹妹,以后把她们嫁到适宜的人家,大哥儿和三哥儿也能多得两份助力。平良娣高兴的是,你就算生一百个女儿,捆起来也不如二哥儿一个。

  太子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了,忽然得了两个女儿,又是双生花,很是高兴,提议要封敏良媛为良娣。太子妃无异议,上报皇后,皇后准了,敏良媛得封三品良娣。

  敏良娣生产,李家没有得到恩旨,肖氏有些失望。等敏良媛出了月子,册封良娣的消息传来,李家顿时阖家欢喜。

  很快,东宫再次来人,传肖氏于敏良娣册封当日,至东宫观礼。肖氏打发了厚厚的赏钱,让李承业亲自把传话的内侍送到大门口。

  那头,赵书良听说李家大娘子得封良娣,召集两个儿子一起商议事情。

  赵世崇见阿爹表情凝重,忍不住先开了口,“阿爹,发生了何事?”

  赵书良用手敲了敲桌子,“老二,你说给你大哥听。”

  赵世简简单说了下,赵世崇也惊喜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弟妹果真有本事。”

  赵书良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老二,这东西,咱们还是送给你岳父吧。”

  赵世简说道,“阿爹,儿子也是这么想得。这是惠民的好物件,咱们若留着,不免被人说唯利是图,送给岳父,借宫里娘娘的手呈上去,咱们家也能得个好名声。”

  赵书良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过几天,你岳母要去宫里,咱们要赶在这前头把东西送过去。”

  肖氏进宫的前一天,赵书良早早从衙门里回来了。回来后,他立即打发两个小厮,去现买了些礼,点心、茶叶、布匹,杂七杂八的,其中有好几坛子酒,因东西太多,赵书良索性雇了辆骡车,全装了上去。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