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2 / 2)


  张氏让肖氏把家里的帮佣带两个走,她只留下了戚妈妈。肖氏想着张氏年老,郑氏要照看瑞娘,一个戚妈妈哪里够。在与李穆川商议后,肖氏决定把刘妈妈也留下。刘妈妈泼辣一些,正好帮衬郑氏看家,刘妈妈的工钱由二房出,另外,二房每个月再孝敬二老一两银子,年节吃食和衣服另算。老两口和大房母子都同意了。

  肖氏着人挑了个黄道吉日,李家二房五口人正式搬去了秀水坊。

  秀水坊房子大,肖氏两口子住正房,东厢房给李承业住,西厢房给李姝住。李三郎还不满10岁,暂时住在正房西屋。

  除了闵妈妈,肖氏索性买了一家人,是一个妇人带着两男一女三个孩子。

  妇人姓李,三十出头,因家里遭了灾,男人死了,带着孩子们逃难来的。最大的男孩子十三了,叫高金宝,老二也是个男孩,十一了,叫高银宝,老三是个女娘,才9岁,叫玉娘。

  肖氏让高金宝跟着李穆川,老二跟着李承业,玉娘跟着李姝。李氏在家和闵妈妈一起,帮肖氏搭理家事。

  高家兄弟晚上住在前院东小院里,正好看门。闵妈妈晚上回自己家,李氏带着玉娘住在西耳房西间,但玉娘晚上和李姝睡,防止李姝一个人害怕。

  李姝倒是不怕,但肖氏的一片慈母心她没有拒绝。看着玉娘小小年纪就要学着服侍人,李姝心里叹了口气。

  李家搬家才两天,还没来得及宴请宾客,赵世简又上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的小可爱们记得收藏哟~

  感谢在2019-11-19 16:08:15~2019-11-21 14:29: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孩、佩兰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 搬新家情暖西厢

  李穆川去了衙门, 李承业兄弟二人都去了学堂, 连高家兄弟也不在。

  赵世简进门后,先给肖氏行过礼,然后迈着大长腿把李家新房子前前后后转了一遍。跑回来高兴地和李姝说道, “姝娘, 你家的房子真大,比我家还大一些。你如今一个人住西厢房,可真像个小姐了。”

  李姝看着赵世简,他有好些日子没来了,“你近来读书累不累?我新学了样糕点,等会做给你吃。”

  赵世简和李姝一起站在西厢房门口说话, 已经入冬了,天气有些寒, 好在今儿太阳大。阳光照在赵世简的头脸上,化在他的笑容里, 看起来别有一番温情。

  赵世简快16了,少年郎个子很高, 因读了几年书,带着些书卷气,又常年习武,书卷气里还带着几分英气,李姝越看越喜欢。

  “你到我屋里来。”李姝把她带进了西厢房。

  肖氏怕他们小儿女在一起太腻歪让人笑话,赶忙打发玉娘端茶来。玉娘送过茶水和果子,站在一边不说话。李姝抿嘴笑, 她懂肖氏的意思。

  西厢房共三件屋,北屋是李姝的卧房,南屋被她拿来当书房,中间的厅堂用来招待客人,但赵世简也不是外人,现下二人就坐在书房里的书桌边,李姝一边剥瓜子一边和赵世简说话。

  “怎不把慧娘带来?二姐姐出阁后,我整日一个人在家。现在虽然有玉娘,但她还小呢。”

  “阿娘说你们才搬家,等办过酒席,我再带慧娘来。”

  赵世简说完话,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两朵花来,一朵是镶嵌着小珍珠的玉花,一朵是外头买的粉嘟嘟的绢花。

  他把两朵花捧到李姝面前,腼腆道,“这朵玉花,是我前儿在玉华阁看到的,不值什么钱,但我觉得配你那套淡绿色的裙子正好。这朵绢花,我觉得妹妹戴了定然好看。”背着肖氏,赵世简就改口称妹妹。

  李姝笑眯眯地接过两朵花,“多谢二哥,你买的花我都喜欢。我又给你新做了双鞋,等你回去的时候带回去。”

  两个小儿女交换了礼物,又开始说些腻歪话。

  “西厢房本来该是三郎住的,但三郎还小呢,我的东西又多,阿娘说就让我先住着。”

  “我在家也住西厢房,妹妹放心,我屋子大,以后你去了,有多少东西都能放得下。”

  “你近日怎么来的少了,我都好久没看到你了。”

  “我天天都想来看妹妹,只是最近功课太忙了。我还想多读两年书呢,以后也给妹妹挣个诰命当当。”

  “诰命什么的不急,你还小呢,别把身子熬坏了。以后半个月上门一趟,不能再久了。”

  “好好,妹妹有什么想要的没,下次我给你带过来。”

  “想要的东西没有,我就想出去二姐姐家看看,下回你陪我一起去那边逛逛。”

  “只要岳母答应,我没有问题的。”

  ......

  玉娘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心,一句话不说,当个木头桩子。

  二人说了半天话,李姝回房,从针线筐里拿出一根她用各色彩线编制的链子,下头串了个黄亮亮的铜钱。

  “这个铜钱是我去寺庙里求的,据说在佛前开了光的。大师傅们说,大俗即大雅,开了光的铜钱未必不如玉石。你低下头,我给你戴上。”

  赵世简忙弯腰低下了头,李姝把链子挂在他脖子上,又把铜钱塞进他衣襟里。她的小手在他脖子里捣腾来倒腾去,弄得赵世简心里痒痒的,要不是玉娘在,他都想把那小手捉过来好好摸两下。

  戴好了链子,李姝嘱咐他,“可不能丢了。”

  二人说话间,肖氏在正堂也在和李氏说话。

  “太太,不知这位哥儿是?”

  “那是姝娘的女婿,姓赵,和二郎一起中的秀才。”

  “哎呀,怪道见了我们三娘子就高兴成那样。这么小年级就是秀才公了,和咱们哥儿一样有出息。我们村里的老秀才,都老的快走不动了,整日拿鼻孔看人。我看姑爷一点架子都没有,太太好眼光,挑的好女婿,三娘子以后也有福气。”李氏刚来的时候口称奴婢,肖氏觉得自己家里也不是什么豪门贵族,索性不让她称奴道婢。

  李氏恭维了一番,肖氏心里更高兴了,吩咐李氏,“你再去五味街多买两道菜,中午你在一边看着,给姝娘打下手,让她做两个拿手菜。”说罢,给了李氏一些钱。

  “好勒。”李氏接过钱就去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