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1 / 2)





  说到这里,赵常乐痛心不已。

  赵国民望尽失。

  “大势已去,父王若再做抵抗,反而白白损伤了宫内诸人的性命。我听说叛军所过之处,并无屠杀百姓之举,反而对百姓勤加安抚,若是父王降了,也不会……也断不会送了性命!”

  若是顽强抵抗,战场上刀兵无眼,宫内反而又要成为修罗场,甚至父王也可能死于乱剑。

  不如降了,一方面保全宫内诸人的性命,另一方面也表示顺从之意,虽王位不保,却可保全性命。

  这并非赵常乐的妄想,事实上,这是杨错亲口向她保证的。

  赵常乐连忙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丝帛,递给赵王。

  “父王,这是杨错派人送给我的书信。他说他也不愿见到流血杀戮,只要父王主动投降,他绝不杀国都一兵一卒,并且也承诺不伤赵国宗室性命。反而会给父王封爵位,保一生荣华富贵。”

  赵王接过丝帛,目光匆匆一扫。

  丝帛上是一手好字,端方古朴,正像是杨错这样人。若非杨错为人仁善谦和,当年他也不会把自己最心爱的笑儿嫁给他。

  “笑儿,你是不是还喜欢他?”

  赵王忽然问。

  所以不管杨错说什么,许诺什么,她都毫无保留地相信?

  赵常乐一愣。

  喜欢?自然是喜欢的,甚至是深爱。

  青梅竹马,从小就喜欢他啊。若非三年前杨错父亲因言获罪,杨错被逼逃亡,他们二人又怎会陷入如此境地?

  可儿女情长,在国家大事面前就是如此脆弱。

  赵常乐没有回答父王的话,“父王,喜欢不喜欢,现在还有什么用?女儿劝您降,也不是因为儿女私情。”

  她与杨错相识多年,知道他的性格,杨错并非那种嗜杀之人。他说不动百姓性命,不伤赵国宗室,那她就真的信他。

  更何况,就算不降有什么用?

  不降,也不过是负隅顽抗,多苟延残喘几天罢了。赵国大势已去,赢不了的。还不如早降,以示恭顺,从而以保后半生安全无虞。

  “父王……降了吧……”

  赵常乐哀求。

  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如今都背叛了自己,赵王此时此刻真的感到一阵孤寒——孤家寡人,莫不若此。

  手臂一松,长剑再一次落在了地上。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力气捡起来了。

  赵王向后踉跄了几步,“降……降吧……”

  再抵抗有什么用?民心尽失,再抵抗不过是博一个战死沙场而已。他死在沙场是痛快了,笑儿又怎么办?若是开宫门投降,还能为女儿博一个好出路。说不定,那杨错还能重新与女儿重修旧好。

  “降吧……降吧……”

  **

  赵国王宫雄伟壮丽,正北的宫门高大无比,镶着九十九颗铜钉。宫门牢牢紧闭,撞木都撞不开,纵火都烧不透。

  此时宫门缓缓从内大开,富丽堂皇的赵王宫,就这样袒露着,毫无任何武装,迎接叛军的到来。

  开门的侍卫心中半喜半忧,喜的是终于不用为了龙椅上那位残暴的帝王而出战,忧的却是不知道叛军是否真的如传闻那样,不杀降军,十分仁厚?

  心中正忐忑时,忽听一阵马蹄声,光是听声音,怕是就有几百之众。

  叛军这么快就从城门口来到了宫城?

  不过片刻,那数百骑兵就已出现在视野内,为首的一骑似是将军之流,却不见任何旗号打出。

  侍卫心中隐隐不安。

  只见那数百骑兵瞬间奔至眼前,侍卫还来不及说一句话,为首的将军窄刀拔出,刀光比日光还要刺眼,转瞬间侍卫人头落地。

  \'为何……为何要杀我?已开宫城投降,为何还要杀我?’

  侍卫心中不解,然而头颅早已咕噜噜滚到一边。

  那年轻的将军身后,数百骑兵纷纷扬起武器,“杀!”

  冲入王宫之中。

  放下武器不做抵抗,静默地跪在地上的侍卫,宫女,寺人,心中都揣着一个“叛军不杀降卒”的想象。

  每一个谦卑的头颅里,都在幻想战争结束之后的生活——残暴的赵王下台,不知道新登基的会是谁?不管是谁,总不会比伺候赵王更害怕了,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

  就在这样的幻想之中,他们听到了疾驰而来的马蹄声,可还不待他们抬起头来观望,刀锋就斜砍过他们的身躯。

  断臂,鲜血,头颅,哀嚎……

  富丽堂皇的赵王宫敞开了胸怀,毫无任何武装,可转瞬间就被敌人直刺心脏。

  “陛下……陛下!”

  一个侍卫浑身浴血,踉跄着扑到宫殿里。

  宫殿里,赵王早脱了明黄龙袍,此时只穿一身缟素,冠冕摘下,以白麻缠头——国灭如家丧,披麻戴孝,是国君投降时的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