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第602节(2 / 2)


  别说各个村的小学了,等到上辈子她大女儿明明本科毕业读研究生那会儿,老家镇上小学初中都萎缩到一个年级只两个班,一座校园就直接装下了整个镇的义务教育。

  但凡家里还勉强过得去基本上都在县城,哦,那时候也变成区里买房了,孩子自然也跟着进城上学。

  于是到最后,即便无意进城安家的人,为了孩子的读书问题,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进城。

  关于此事,陈凤霞都说不清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她只知道乡村在走向衰亡。

  现在,听了嬢嬢的猜测,陈敏佳直接忽略了嬢嬢话里的问号,只激动得眼睛都亮了:“爸爸,你也建学校啦?”

  她记得上次回家的时候,村小学还是手套厂呢。

  陈文斌面对大家亮成灯泡的眼睛,活像是深更半夜踽踽独行时猛然瞧见鬼火,忍不住一哆嗦:“建什么学校,这事又不归我管,现在连老师都找不到的。哦,这个啊,补习班。方校长家的儿子媳妇开始搞的。”

  方校长是村小学的老校长,到后来是硕果仅存的三名老师之一,眼下已经退休了。不过他儿子媳妇不是在县里当老师吗,怎么回村里开补习班了?

  陈文斌奇怪:“人家不放寒假啊,刚好寒假回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弄个补习班,省得无聊。”说着,他还笑起来,“这一个寒假估计能挣一学期的工资了。”

  郑明明惊讶:“村里也有小孩上补习班吗?”

  好吧,她的中学同学里好多人都参加校外辅导,但小学同学中基本上没什么人上培训课啊。

  她以为村里没人会搞这些呢。

  陈敏佳下意识道:“大家都有升学压力吧。你不用参加中考,理解不了我们的痛苦的。”

  吴若兰摇头:“不对,刚才车子经过镇中学的时候,我看到里面有人的。要补课也是学校组织补。”

  陈文斌点头笑:“没错,镇上初三腊月二十八才放假,初六开始上课。他们还没休息呢!”

  天,乡镇中学居然这么拼,实在是让人瑟瑟发抖。

  他们本来以为去年初二升初三时,镇上中学暑假只放两个礼拜已经够惨无人道,结果现在人家是连年都要不过的节奏了。

  陈凤霞顾不上感慨这些,起跑线不同,乡下孩子能拼的也就是努力更努力了。

  她眼睛盯着学校里奔跑的小孩,下意识冒了句:“不对啊,这跟小骁他们差不多大吧。”

  没错,瞧瞧这一个个小豆丁,最多一二年级。

  陈敏佳他们还认出了七奶奶家的天天,他跟小骁一样大。因为老家这边执行的是7周岁上小学制度,所以他才上一年级呢。

  一年级的小朋友也需要补课吗?

  陈敏佳都惊呆了。她小学时也上过培优班,但那是三年级以后的事。才上小学,有什么好上补习班的呀?

  陈文斌感觉这群娃怎么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瞅啥啥都稀奇。

  “一年级就不上培训班了?”大队书记痛心疾首得要拍大腿,“哎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人家都是打幼儿园开始的。”

  他们正说着话,上课铃打响了。欢快奔跑的小崽子们又赶紧钻进教室。

  陈凤霞瞧着他们,感觉那句话实在太对了,人生苦从识字起。什么广袤的农村大有可作为,现在的教育内卷未免也太可怕了点。

  她还想带孩子回老家放松一下,省得就她家孩子天天疯玩不上补习班,无比的异类。结果回了乡,自家只想着玩的崽子们还是异类。

  三小只同学到底还小,作为蜜罐子里泡大的小孩,他们完全感受不到强大的竞争压力,还有心思惆怅,小伙伴们都上课去了吗?那谁陪他们一块儿玩啊?

  好吧,幸亏他们还有三个人,能够自娱自乐。

  陈凤霞都觉得对不起小娃们了,下意识就张罗着给他们找玩伴。

  既然她已经打定主意让他们快乐童年,人都带回乡了,肯定得好好玩个痛快。

  有什么问题,开过年再讲。

  反正他家小骁上辈子也没上过一天补习班,全靠学校和自学,不也没耽误他名牌大学毕业自考精算师嘛。

  学霸的妈,总比别人肆无忌惮些。

  陈老板眼睛珠子一转,瞧见了村里大道上走过来的七婶婶左手牵着孙女,右手牵着外孙,立刻笑着主动打招呼:“正好,你们一块儿玩,五个人多热闹。”

  七婶婶赶紧推辞:“哎呀,今天不行,我们要去县里上课的。”

  陈凤霞的嘴巴张成了o字形,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去县里上课?”

  七婶婶点头:“是啊,婷婷得上舞蹈课,小亮要上英语课。”

  陈凤霞风中凌乱,原来在村里上辅导班已经不算什么,大家已经送孩子去县城上培训班了。

  好吧,学舞蹈没错,挺好的。

  她就奇怪:“小亮不才二年级吗?为什么要上英语课啊?不急现在吧。”

  “哎哟,你还当以前啊。现在农村也学英语的,再不上来不及了。马上三年级就教英语了,再不开始要输在起跑线上的。”

  七婶婶说着就抱怨起来,“文斌哎,你要讲讲小方他们。不能光教一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辅导班要开始啊。我们上个课还要跑到县里去,来来回回,多辛苦。”

  陈文斌就打着哈哈:“婶婶,你刚好去县里逛逛呗。这要过年了,多挑点年货也是好的。”

  等到这祖孙三人走了,大队书记才摸下巴,还转头看陈凤霞:“你说,我在镇上开个补习班怎么样?你们学校老师寒暑假没事做吧,正好过来赚点外快。江海的教育局管不了咱们这儿,不会砸了他们的饭碗。再说他们也不是公立学校的老师。哎哎哎,姐姐,你别急着走,我跟你说正经事呢。我认真的啊,你不要以为补习班在大城市才能挣到钱,越是在乡镇,竞争小,肉烂在锅里人家不晓得香,钱挣的越多。而且我这是做好人好事呢,省得大家还往城里跑,家里的大人多耽误事。要是我镇上的补习班办起来了,这个节假日周末,大人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到点儿去接人就不行,也不耽误自己做事。”

  陈凤霞扭过头看他,一本正经地颔首:“嗯,挺好,你就搞个少年宫吧。补习班太局限你的发展了。”

  陈老板以为这话能够噎死对方,没想到陈文斌居然双手一拍,然后直接冲她竖起了大拇指,真情实感地敬佩道:“不愧是正儿八经办过学校的人,一下子就说到了重点。没错,我应该弄个少年宫,音乐舞蹈琴棋书画全都得上,不能光补习文化课。以前镇上中心小学搞的兴趣班有什么内容,我得都搬过来。”

  陈凤霞这才想起来,前几年镇上中心小学的素质教育,其实搞得挺有模有样的。各种兴趣辅导班并非挂羊头卖狗肉,全都搞文化课,而是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样样都有。

  像书法班,因为宣纸贵,花销大学校费用吃不消,老师就带着班上的孩子在木板上蘸着清水练习。等手法熟练了,再上纸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