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第95节(2 / 2)


  真有魄力出来跑单子的,早就下海经商了。

  偏偏这两年政策又缩紧,不少前几年下海的人都想上岸。在这种情况下,捧着公家饭碗的人可不得手抓牢点儿。

  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房子卖不出去,资金没办法回笼,那也是领导的事。这挪用银行的钱去盖房子,那也不是小兵能够做到的事啊。

  陈凤霞一边在心里头琢磨一边感慨。还是人家旱涝保收,不缺钱花,懒得折腾。

  否则就凭人家银行正式职工的身份,找农民工推销一圈房子,保准不愁卖。

  陈凤霞琢磨着琢磨着就想叹气,看来老祖宗说的没错,穷则思变。因为不安于现状,所以才会想办法折腾啊。

  这10来年的功夫,江海建设的极快,市区全是高楼大厦,瞧着就是大城市的模样。

  可过了桥,到了灯市口,农村的相貌就显出了本来面目。大巴在马路上跑着,远远的,还能看到农田。

  这个季节的水稻早就收割了完毕,小麦倒是长得绿油油,显出了勃勃的生机。

  再往前头看就是灰蒙蒙的一片了。冬天即将来临,乡村不就这样。

  道路两旁不缺房子,但都比较低矮,是大片的民房。这里也差不多,就是城中村的模样。

  时间还不到晚上,在江海是小有名气的夜市摊子没有支起来。车子开过去,感受到的就是一片冷清。

  王月荣的母亲丝毫没有掩饰失望:“这你还赶不上我们乡里头上庙会呢。”

  太冷清了吧,农村都比她热闹。

  陈凤霞一点儿不含糊:“我冲的就是孩子落户口,好上学。这儿要真跟市中心一样热闹,告诉我五万块钱两层楼,我还不敢买呢。谁知道是不是坑我?”

  王妈妈吓了一跳,赶紧摆手:“可不能,银行哪能坑人啊?这是国家的地方。”

  陈凤霞笑了笑:“这哪儿都得算成本啊。银行也不可能做亏本买卖,人家定的价,起码得把本钱赚回头。就算是内部房子,给员工福利,那也不能贴太多。”

  车上的人纷纷点头,感觉郑明明的妈妈说的的确有道理。再这么看外头荒凉的农村景象,大家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是啊,就是回老家村里头盖楼房,没个几万块钱也拿不下来呢。

  两辆大巴车前后脚开进了灯市口的别墅区,等人进去了,大家的感观又发生了变化。

  哎哟,这个房子真不错啊,可不是农村能盖出来的楼房。

  要怎么说呢?看着就洋气。这前头是什么呀?有假山,还有喷泉,中间立着的那个小孩光着屁股,瞧着跟市民广场的孩子长得一个模样。

  农村盖房子,哪个会搞出这种花样来?

  还有房子的结构,往那边一站,就是个别墅的样子,跟电视上的模样瞧着可真像。

  家长群体里头也有建筑工,看到别墅的时候就恍然大悟:“哦,我晓得了,我在这边做过工。听讲这个房子是找专家设计的,按照那个什么美国人的房子来盖的。”

  陈凤霞趁机点了一句:“好像是那个《成长的烦恼》里头一家人住的别墅。我听银行的人讲,当初就是按照那个模板来的。”

  她这么一说,大家眼睛再看过去,感觉的确像是那么回事。

  这个年代,《成长的烦恼》可是电视台的复播神剧。只要一放暑假,电视里头就会飘着“搜米钙”。

  就算大人没空跟着一集一集的看完,总归也会扫几眼。人家那房子的确好看,瞧着就很高级。难怪是医生跟记者才能住进去的别墅。

  听说美国的医生可有钱了。

  陈凤霞看大家的热情又开始高涨,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

  摸着良心讲,她真希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所有学生家长都能在这儿买栋楼。

  同样是进城打工的人,她太明白他们的孩子上学有多不容易了。

  上辈子,这里的绝大部分人也跟自己一样被迫将孩子送回了老家读初中。甚至情况更糟糕的,就是孩子念完了小学就没有继续升学,稀里糊涂的,也就混成了农民工。

  即便是那些被送回家的小孩,又有几个像她家明明一样自觉又聪明,能够好好规划自己学习的?

  她看过新闻报道,没有父母陪伴在身旁,大部分留守儿童混完初中毕业之后都不会继续上学。他们的主流人生方向就是成为跟父母一样的农民工。

  二代农民工的失落比一代更强烈啊。

  老祖宗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陈凤霞还不发达,也没那么高的境界。全国的农民工多了去,光江海市的农民工就千千万。她上哪儿管那许多?

  只不过她天生就是好管闲事的命,看到了,总要忍不住伸伸手。

  都说城市建设靠大家,江海的发展就没有他们这些农民工付出的心血吗?

  劳动人民最光荣,他们凭自己的双手干活做事,养活家人,又为什么不能留在这个他们为之付出青春与血汗的土地上呢?

  陈凤霞瞬间身上的热血都沸腾了。她甚至感觉即便没有那500块钱的中介费,她也愿意多这个嘴跑这趟腿。

  当然,她趁这个机会正大光明的挣钱,也很美妙。

  银行的司机还真是司机,就负责开车,压根没有当向导介绍的意思。

  大家下车以后,两个司机就说了声,下午3:00必须集合回市区,然后两人就坐在车上抽烟,连下来走走的意思都没有。

  王月荣的妈妈撇撇嘴,压低声音抱怨:“看看人家哦,赶得上10年前百货商场的售货员了。”

  她嗓门大,虽然已经刻意小声讲话,但周围一圈人也都听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