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1 / 2)





  方晨吃了饼,又看了会儿风景,实在觉得没意思了,就靠着行李闭上了眼睛,看着像是打瞌睡,其实是在运气练功。等再睁开时,船已经靠岸了。

  “大叔,劳烦你在这等着了,我送完孩子还得请您载回去呢。”方春根把行李都搬下了船,一边和船家打招呼。

  “诶,我就在这儿守着,不过你也别让我等太久啊。”那船家也下了船,把船绑好以后,摸出个烟杆找了个凉爽的地方抽旱烟。

  “我给孩子办好手续就回,估计着这路还有些远。”方春根还真不敢保证要花多少时间。

  “那你快去快回。这里离着蔚县可也有段路呢,幸好我还带了家伙,就在这儿钓钓鱼等你了。”那船家也是有备而来的,带的家伙就是自制的鱼竿,现在虽然不让打渔了,但钓钓鱼还是可以的。

  方春根又应了声,这才带着方晨往蔚县去,蔚县离这儿可还要半里多的地儿,这清河到了这里就拐了个弯,并不和蔚县相同。

  又走了段路,县城的影儿才入了眼睛,这蔚县果然比清河镇要好,不说路更宽,房子更多,就是那些行人的穿戴也好得多,路面上来玩的车辆可不少,那些拉客的黄包车也多,可见这里的发展是很不错的。

  方春根也是来过蔚县的,但也就那么一两次,还是来办事的,对蔚县的地形不熟悉,可不少人见他大包小包一看就是乡下来的也不愿搭理,就最后有个还算热心的小姑娘给指了路,可那态度也不见得多好,方晨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光是一个小小的蔚县就那么看不起乡下人,他要是去了德城,那还不被嫌弃死了。

  蔚县第二中学也不在闹市,而是位于蔚县南边靠近郊外的地方,方春根原本以为地方不好找,不过今天正好是开学,这往学校去的人可不少,跟着那些带着十几岁孩子的家长,他们很快就到了地方。

  第二中学从大门上看就像是新建的,方晨也知道这学校也跟他的小学一样是同一年办起来的,这才不过三年就想着要赶超一中了,可见校长也是个有野心的。

  学校大门口有贴告示提醒大家该去哪儿报道,方春根也是读过书的,很快就在那红纸上找到了方晨的名字,“是一班的,这位同学,你知道这初一一班怎么走吗?”他问的是边上一个穿校服的学生,那校服的左边胸口绣着二中的名字。

  “初一一班,左边那栋楼一楼就是了。”

  得了指路,方春根又急着带方晨进去了,这时候的学校人多,就是报名也要排队,他可赶时间呢。

  一班确实很好找,就一楼第一间教室,门上还挂着牌子,靠走廊这边打开的窗户里一位老师正坐着给学生们办理手续,方晨伸长了脖子往其他的教室看了看,一层楼三个班,都是一年级的,每个班级前面的队伍都不短,可见都是安排在同一天报道的。

  方春根让方晨看好东西,自己就去排队了,老师办事的速度快,十来分钟的时间就轮到了方春根,登记了名字交了钱,拿了收据又领了个代表铺位的小牌子,这入学手续就算办好了。

  “老师说了明天才开课,你记着明天早上八点要到这个教室来,可别迟到了。”方春根把从老师那儿听来的都给方晨说了一遍。

  方晨点了点头,这看天色辨时间的能力还是有的,这再从前可是人人都会的。

  “走吧,我们先去找宿舍。”

  二中的教学楼是新建的,可这宿舍楼就不是了,是用老房子改建的,老式的瓦屋,很矮,个子高点的学生踩着床双手都能摸到梁,手一伸就能摸到房梁。地面也是土的,疙疙瘩瘩很不平整。这宿舍里面睡得是通铺,一间只比教室略小一点的宿舍一面是靠着墙一整排的通铺,可以睡上十几二十来人,每个人就占了那么块地方用来铺床,而另一边对着床铺的是一排用木板简单搭成的矮柜子,给学生放东西的。方晨他们来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几个学生家长在铺床了。

  要和一堆人挤一起睡,这感觉可不太好,但方晨也没得选择,只能忍了。

  方春根对着小牌子找到的地方,非常幸运的,给方晨安排的地方一面靠墙,墙上还有窗子,光线好,视野也不错,方春根不让方晨帮忙,打了水给清理了铺位,又把包里的被褥拿出来三两下给铺好了,“小晨,要不要给你买张凉席?现在这天也热,没凉席你晚上睡得好吗?”

  “不用,我不怕热。”就是在家里,方晨也没换凉席,他现在的内力已经有从前的五六层,早已经寒暑不侵了。

  方晨正在往收拾干净的柜子里放自己的衣服和一些零碎物品,这柜子还每个给配了小锁,也不怕有谁会乱翻,至于杯子饭盒之类的就摆在柜子上面。

  方春根细一想,确实方晨是不怕热的,除了生病,他还就没看他出过汗,不管多大的日头也是一身清爽,都说孩子身上热气重,可他家的,夏天抱着凉快,冬天暖和,也难怪夏芸雪动不动就喜欢抱着了。

  床铺好了,方春根仔细检查了一下有没有什么遗漏,确定没问题以后,就准备回去了。

  “我现在就先回去了,你自己住这儿要和大家打好关系,学校的路要好好记着,别迷路了,没事的话别出学校,就是要出去也不能一个去,一定要和同学们一起。要是有什么事情就跟老师说,老师要是解决不了的,就回家说,我过两天再来看你。”方春根拍了拍方晨的小肩膀,不放心的嘱咐道。

  “我记着呢。”方晨应了一声,就送方春根走了。

  42、字迹

  下午的时间,方晨也不乱跑,就在宿舍里呆着,饿了就吃些带来的玉米饼配着咸菜,这宿舍里一直都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好不热闹,虽然吵,却也让方晨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这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是蔚县本地的,所以很大一部分是不住校的,毕竟学校的条件摆在那里,大通铺怎么也没有家里住着舒服。所以在学校里住着的学生并不都,不过今年因为招生的范围变大了,新学生里更是农村的学生占了大半,这住校的人一下就多了不少,为了方便管理,学校也不安排新生一起住,而是穿插到高年级的同学里,打算实行大孩子带小孩子的策略。

  而方晨现在住的宿舍里,就有几个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各自显然是很熟悉的,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倒是让方晨听到了不少事情。

  学生们一个个陆续到了宿舍,找好自己的铺位,家长帮着给收拾好以后,就一个个的走了,留下这些学生。

  满是学生,还都是男孩的宿舍里能安静到哪里去?因着是新地方,一些比较内向的还能保持地方,那些胆子大的已经互相通了姓名,闹在一块儿了,这样一来,宿舍里就更加吵闹,连空气都开始变得不好了。

  方晨刚想起身去外面逛逛,负责管理宿舍的老师就来了。无论在哪里,老师对学生的震慑力都是非常巨大的,不过就是往门口一站,又严肃着脸拍了拍手,这屋子里的学生就都安静下来了。

  “我是负责宿舍的生活老师,我姓黄,你们叫我黄老师就好。”也许是觉得女老师更细心一些,这位生活老师就是为四十来岁的中年女老师,“相信你们的家长都告诉你们明天早上才开始上课,过会儿大家可以在学校里四处看看,熟悉一下环境,不过不许出学校,我现在要给你们说的,是学校的一些规矩。”

  “别的我也不多说,就说说这住宿和吃饭的问题,宿舍这边只晚上八点到十点有电,时间一到就熄灯,洗澡的时间也是一样的点,浴室就在边上,每天早上六点到七点和晚上八点到九点供应热水,过了点就只有冷水了,所以大家打水的时候不要错过时间。”

  “食堂在教学楼后面,就操场边上,你们带来的粮食可以拿到食堂更加种类不同换成粥票饭票,每天用飘买饭,不过要是要打菜的话就要另外收钱了,这里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孩子,相信有些家里的条件不太好,所以我建议大家是搭伙打菜,可以节省不少。食堂那边也是有时间规定的,过了时间或者去晚了你们可就要饿肚子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守时,具体时间安排你们可以到食堂门口看看。”

  “上课的时间,宿舍里是不许留人的,老师会负责查房,要是白天看到有同学留在宿舍,又没有请假条的话,就会扣分,晚上要是过了十点还有人没回宿舍睡觉的话,也要扣分,每个学生每学期十分,这分要是扣完了,那老师就只能让你们家大人来把你们带回去了。”这话说的有点重,不少学生都缩了缩头。

  接着黄老师又说了些条条框框的,“……这些条款在宿舍后面的墙上都也贴着,你们要是记不住可以去看看,虽说不要你们背下来,却也不能犯错,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学生们或高或低的回答了一声。

  黄老师这才满意的走了,宿舍可不止这一个,她还要去女生宿舍那边看看。

  老师一走,教室又热闹起来了,方晨和临近的几个铺位的同学互相通了姓名,几个人约着一起去外面逛逛,熟悉环境,然后就又回了宿舍,学校里现在乱糟糟的,也没什么好地方可去。

  这一夜里,怕是方晨来了这里以后睡得最糟糕的一次了,二十人的宿舍里,鼾声一片,有些同学习惯不好不喜欢洗澡,身上的汗臭味儿混着过热的空气,实在能熏死个人的,幸好他睡得最靠里,边上的学生习惯也还好,窗户再一开,空气一通也就舒服的多了。

  浑浑噩噩的过了一晚,第二天方晨一早就爬了起来,翻出剩下的玉米饼做了早饭,虽然他带来的那些粮食已经被方春根送到厨房去换了玉米粥票和一些饭票,不过这天气东西放了容易坏,不早点吃了可不行。

  宿舍里的人也陆陆续续醒了,方晨起得早,也不想和大家混一起弄得手忙脚乱的,早就收拾好了,这会儿直接往书包里装了本他从冯振国那儿借来的医书,往教室去了。

  因为起早了,教室还没开门,方晨就在走廊上靠着墙柱看书,等老师来开门。

  陆陆续续的学生都来了,人一多,方晨也不好看书了,就收了书本听几个学生聊天,不插话却也不排斥,安安静静认真听的样子倒是让那些说话的学生都不好意思了,不自觉的笑闹声就小了,但气氛却意外的好。

  “方晨同学,你几岁了?看着可真小。”有同学看着方晨的个子矮,还伸手比了比,才到他胸口呢,而这位同学也不是班里最高的。

  “九岁。”方晨倒是有问必答,见话题说到他身上,也大大方方的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