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1 / 2)





  云安拍了拍身上的土,向山下走去

  燕国陇东洛城

  达官贵人齐聚的城南,某条街道上,青砖灰瓦的围墙一眼望不到头,一座古色古香的府邸占了足有半条街。

  宅邸的门口立着两只铜狮子,规格虽然不大,胜在做工精美,用料厚重。

  漆红的府门两边立着两名精壮的家丁,沿着三级台阶下来,左右又各立着四名家丁。

  这十名家丁身上均穿着藏蓝色锦缎面的短打,脚上蹬着皂靴,腰间别着腰牌和哨棒。

  腰牌的正面隐约见林府二字,与大宅门口那红底金字的林府二字照相辉映。

  且说林府外的这条路也是不简单,旁的街道大都是土路,间或能看到大块的青石板路,而林府所占的这半条街尽数用那巴掌大的精细石板,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铺成了一条路。

  林府,放眼整个陇东,甚至整个燕国,那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燕国等级森严,遵奉士,农,工,商林府虽为四类之末的商贾,但就连最顶级的士族阶层,也要对林府礼让三分。

  不为别的,就为林府这块红底金字的匾额,乃是先皇亲笔所提,御赐之物。

  林府之泼天富贵已累三代,底蕴深厚,树大根深,掌握着燕国将近三成的漕运,驿站,粮铺等非朝廷专属,但同为民生大计的产业。

  同时还坐拥,银号,当铺,酒楼,赌坊,茶肆,镖局,布号,丝绸,茶叶等数十大产业,遍布整个燕国。

  林府的家丁各个八面玲珑,远远地听到马车压在石板上的声音,立刻转头看去,只见几辆马车远远地停在道口,从马车里走下了几位衣着光鲜的男子。

  是各大铺号的掌柜们到了,我去迎迎。

  说完,这名家丁带着府门左边的四位家丁朝着马车处跑去。

  由于林府的匾额乃先帝御赐,为表敬重,一切车,马,轿子,都要在林府左右一箭之地停下,所有人等步行入府。

  那名家丁名唤林福,是林府的一等家奴,他带着四位家丁一路小跑停在一众掌柜面前,离人老远就拱起了手,脚下步子不停,面露喜庆笑容:各号铺的掌柜,小的林福有失远迎,还望诸位掌柜宽恕则个。

  那些个掌柜也都朝着林福拱了拱手:客气客气,四小姐可在?

  林福躬身打了个千儿,笑道:在呢,四小姐晨起特意吩咐小的们在门口恭候诸位掌柜,说今儿是晦日,诸位掌柜定是要来的,诸位掌柜先请。

  晦日是每月的最后一天,按照林府的规矩,洛城当地的产业要逢晦入府汇报本月各铺号的进项,陇东内产业的则是每年三,六,九这三个月入府一次,其他地方的要赶在年关之前,最迟不能超过腊月二十八,也都必须要带着账本和银票入府汇报的。

  单单洛城这一座城,林府就有几十处产业,晨起已经来了又走了一批,这是第二批了。

  虽然人多,但各大掌柜私下里都有约定俗成的时辰,不会让主家一次性接待太多,以免落下烦意。

  见众人走近,林禄叩响门环,唱到:各大铺号掌柜的入府!大门这才从里面洞开,林福带着一众掌柜拾阶而上进了林府。

  剩下的四位家丁各归各位,负手而立,无需吩咐。

  入了府门,下了台阶,眼前是一座宽三尺,一人高的石制屏风,由一整块天然石板打磨而成,上面雕刻着一座硕大的聚宝盆,聚宝盆内满满的元宝,盆下匍匐着一对憨态可掬的小兽,乃是那传说中有进无出的招财貔貅兽,一凿一刻皆有考究,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绕过屏风,才算入了前门院,丫鬟家丁穿梭其中,各司其职,安静有素。

  院子两边立有奇山怪石,几处盆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反倒透出简约大气之风。

  过了回廊,穿过一道门又来到一院,大小大抵是前门院的一半儿,院子两旁种了些翠竹,院子的正中间放着一尊青色四方铜鼎,鼎内烟雾缭绕,鼎身烙着四个斗大的字,曰:一方太平。

  此鼎同样为御赐之物,为表对先帝的崇敬之情,林府一直用香火熏着,历经两朝,未尝间断一日。

  真真应了那一句钟鸣鼎食,不过如是。

  众人又穿过一道门,穿过信长的回廊,穿过百花齐放的花园,方来到正厅外,院子里伺候的婆子丫鬟愈发多了,但依旧十分安静,并不扰人。

  虽然来了客,除非行至眼前那些丫鬟婆子会躬身打个万福外,其余的权当没看见,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连眼睛都不曾抬一下。

  那些个衣着华贵,穿金戴银的掌柜们也都郑重起来,一个个在外头都算得上呼风唤雨的人物,到了这里均把自己的手藏到了广袖里,一只手端在身前,一只手垂在身侧,默默跟在家丁身后,眼观鼻鼻观心,垂首含胸,互不交流。

  林福驻足转身,朝着身后的一众掌柜们躬身一礼,轻声道:诸位稍安,容小人去禀报。

  林福却只是向前走了十几步,停在门口并不进去,对守在门口的一位丫鬟说道:城东铺号的掌柜们到了,劳烦由仪姐姐禀报一声。

  知道了。

  名唤由仪的丫鬟扫了一眼,推开角门入了内厅,片刻后正厅的大门方打开,由仪对林福说:四小姐请诸位掌柜进去。

  林福这才折回到诸位掌柜的面前,说道:诸位掌柜,四小姐有请。

  一众掌柜鱼贯而入,正厅后梁上悬着一串珠帘正铺散开来,于珠帘之后端坐着一位妙龄少女,面覆轻纱,虽只露出半边脸,依旧美得不可方物,若要细表,那便是:红粉青娥映楚云,眉似新月,眼如桃花,面若桃李,冷若冰霜。

  三千青丝垂至腰际,身着千褶百迭细裥裙,用的是寸锦寸金的渝锦,不过绣样倒是极简,只有二三翠竹。

  燕国信奉男尊女卑,极重男女大防,未出阁的女子若无家中男子陪伴不得私会外男,即便有人陪伴,行在街上也要以斗笠或轻纱覆面方合规矩,即便如此女子抛头露面也是被文人志士所看轻的,至于女子的名讳更是禁忌非常,除了家中长辈,外姓男子唯有定亲下聘后方能问名,问名是大婚六礼中的一个环节,在纳采之后。

  所有未出嫁的女子皆冠族姓,称呼齿序,高门尊声小姐,小门小户的也要叫声姑娘。

  眼前这位女子,乃是林府唯一的嫡出小姐,齿序行四,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掌握着林府的一切大小事宜,外人尊称林四小姐。

  她的闺名只有亲近家人才知道,如她的人一样也是极美的两个字,不羡,小字亦溪。林四小姐过了今年生辰便是双十年华,这个年纪的女子放在燕国,算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4、鸿雁传书

  在燕国,女子的地位极低,大多是没有表字的。

  只有男子到了弱冠之年会由长辈或者恩师赐字,以示长大成人,今后在外行走也方便旁人称呼,非长辈和关系亲厚者,一般只唤其字,不呼其名。

  称呼表字也有同辈之间表尊重的意思。

  林四小姐却是有字的,一方面因为林府的显赫,另一方面也寄托了林老爷深厚的希望。

  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林府,累富三代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当代家主林威,林老爷膝下无子。

  林老爷已过天命之年,纳了七房姬妾却无一子,与嫡妻李氏曾孕有一嫡长子,但未到十三岁便早夭,之后又与嫡妻生了两个女儿都没能养大,林老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纳妾,先后生了几个都是女儿,后来林老爷的嫡妻李氏在林老爷三十岁那年再度有了身孕,不想又是一个女儿,正是这位嫡出小姐,林不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