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二章阿穆尔河(2 / 2)

  老族长乐得合不拢嘴,这批东西意外的便宜,要是按照以前偶尔来的东瀛贩子,一张熊皮才给一把盐(不到半斤?)就是这样贵也得换。

  特别是兵器便宜,原来铁质兵器都是部落用不起的,现在...

  来之前山山道长关照过:女真人是朋友,不要宰的太狠,当然不赚也是不行的。不用搞太好的东西给他们,他们买不起,就是一般的生活必需品就行了。

  海盐在南方不值钱,海边到处都晒盐。至于那便宜的兵器,因为大宋军队现在都逐步用上百炼钢武器了,原来的劣质武器就要逐步淘汰,山山就通过关系三文不值两文的当废铁卖了回来,挑出还能用的稍稍修理后卖到南洋、北方,实在破烂的再回炉。

  卖给女真人的兵器,还能帮助他们反抗蒙古人,这叫“手里有枪、心里不慌”。

  白酒是便宜的,布匹都是滞销的货色…当然给他们的价格也不算很高,至少比卖给南洋土人要公道多了。

  谈好了价钱,确定了数量,双方就开始付货程序了,孙小虎跟大船上发了信号,大船就开始放下大批的小船,把各种货物拉上海滩,女真人们也推出他们的独木舟和木排,帮助他们运货。

  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女真老族长看他们只是从一艘船上拉货,看来他们至少还有三船的货。

  可是他们也没有什么了,后来老族长一想,附近交好的部落还有东西,就跟孙小虎比划说“图里”、“波利”等部落的名字,向远方比比划划,又通过翻译说:“他们五天就能到。”

  孙小虎想还有货也好啊,还省得上别的地方了,就点点头。

  孙小虎四周看看,看有不少木头不错,就跟老族长说:“大木头也可换东西。”这可把老族长乐坏了,因为大木头太多了,又不用冒生命危险,弄倒就是,于是连连点头。

  等着其它部落来的几天,塔姆部落的人就在孙小虎等人的指点下弄倒一些年久的、较珍稀的大树,然后扎成木排,准备栓在大船后面。

  四五天的时间,又赶来几个部落,带来了不少东西,不过他们的部落不如塔姆部落大,所以东西也就不太多,最后还是剩了一船货。

  交易基本完成的时候,远处突然奔来三十几匹马,后面还气喘吁吁地跟着一些土人。

  马上人身着蒙古军服,看来是当地的小股蒙军,后面的看来是附近的小部族。

  孙小虎他们没有慌张,反而十分兴奋。那些蒙古人没什么警惕心,纵马走到附近,叽里咕噜不知道说什么,女真人们十分害怕,纷纷下跪,孙小虎他们则趁蒙古人不备,点燃了带来的两支突火枪,“轰轰”两声,许多蒙古人连人带马被打死打伤。

  其它的船员纷纷投掷纸雷或是用弓箭,把剩余的蒙古人全部消灭了。这时候跟着来的土人刚刚赶到,看着他们的“蒙古老爷”死于火光和巨响,吓傻了不知怎么办,就让船员们一拥而上全收拾了,没死的也都跪下成了俘虏。

  一干女真人基本都吓傻了,看这帮“南人”的眼光充满了畏惧,想他们也太厉害了,能掌握雷和火,再说也太狠毒了,对蒙古老爷也说杀就杀。

  孙小虎指了指死去土人的尸体,再比划向远处,做了一个砍的手势,意思是杀掉他们的部众。老族长想想现在也没啥选择了,就纠集一批人马去屠了那个小部落。

  后来孙小虎突然想到一件事,是山山道长交代过的,就让人拿来个罐子,里面装的黑油(石油)。

  给老族长看了,老族长点点头,指指远方,意思是说有。

  跟着老族长走了半天,在一个洼地上发现有片片的油湖,上面在冒泡,有的湖不知道怎么着了,呼呼冒着火苗。

  他对着老族长指着油湖点点头,意思说这东西也能换东西,老族长更加高兴起来:这东西除了引火也就没什么用了,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盖房子,还没有木头有用,卖了正好;再说,还能顺便卖不少陶罐子。

  于是又花了几天时间,孙小虎他们把船上剩下的空隙都装上了火油罐子,船后面还拖着串串大木排回航了。

  临走孙小虎指着船上的玉虚八卦标志,意思说我们是这里的,还给了老族长一块铁牌子,上面刻着玉虚八卦标志(其实都是小铁匠们练手的东西)。

  接下来的日子,女真人部落的日子有了奔头,每天出去打猎、采药…等着下一次交易。

  (关于火油:在古代,火油属于重要的军事物资,不过当时的南宋只有四川有一些,运出来困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