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6)(1 / 2)





  可怜的孩子,这要难受到什么时候,折磨才能结束?

  他家老道师父也说不准,或许要等不长个了?

  可是长的太快,小九实在是太疼了

  陈霖甚至见过小九为了忍受疼痛,咬的一嘴的血,因为咬的太用力,嘴巴都咬破了。

  后来还出现了渗血的状况,陈霖看不下去了,才让小九回山上去,立刻就被一群侍卫给打包带走了,这孩子是一点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为此他一星期都没给小九写信,过后,他才写了一封信过去,反正有他师父在,稍信回去也是很方便的事。(老道:我当你是徒弟,你当我是信差?!)

  差不多衣服都做好了,陈霖姐姐们都穿上了崭新的衣服,都是她们自己做的,尺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穿上精神极了。

  一行人带着行李上山去了,没办法,陈霖说了,那是要住校的,动不动就回家怎么行,要分心的。

  因为要从村子里穿过去才能到书院,陈霖骑在驴背上,姐姐们则跟在后头,整齐的制服,让人看着精神面貌都不一样,更不要说还有统一好看的小书包。

  不说别的,陈霖那神童的名头在整个陈家村都是响当当的,虽然也有人酸他去汴京读了两年书还不是灰溜溜的回来了,但是他办书院,却是实打实对他们村子有益的事。

  也有人犹豫要不要送孩子去,陈霖也不想勉强他们,只说女孩子读书的话,有优惠,学杂全免,还包三餐,因为是住校的,当然了,如果非要走读的话,可以包一顿午饭。

  对此很多大人都不能理解,赔钱货为什么还有这待遇,他们家的男娃却没有。

  陈霖才懒得跟他们废话,要么送来,要么闭嘴。

  书院开放日,师县令亲自到来,还带来了贺礼,这可是他治下最大的书院了,虽说开在乡野,可这规模就不敢小觑。

  更何况他还知道,陈霖跟那位交好,所以他直接送来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大的年纪要比陈霖还大上几岁,女儿比较小,看起来六岁的样子。

  陈霖对这师县令有点刮目相看,果然是不一般,当初能果决的将自己推荐上去,一看就是有魄力的人,以后怕是前途无量。

  放心,我一定照顾好他们。陈霖也给出了保证,县令的孩子都送来书院了,那些观望的人也忍不住都送了孩子过来。

  陈霖的学生一下多了十几个,他看了一下这些孩子后,就不再收人了,自己的姐姐们,再加上这些孩子,足够多了,再多他一个人就教不过来了,毕竟书院目前只有他一个先生,招聘看来是迫在眉睫了啊

  第54章

  相比其他的孩子, 陈霖觉得自家姐姐们更加好管理,特别是他六姐,可以说是一直在陈霖的阴影, 哦不,是威严下长大的,对这个弟弟, 虽然身为姐姐,但是, 真的做不到啊,基本陈霖一个眼神她就老实了。

  书院的第一天,师家的两个孩子选择住校,毕竟回县城, 骑马也赶不回去, 陈霖就领着一众住校的孩子们去他们的房间。

  别说是乡下的孩子,就是师县令的孩子,也没见过这么好看的房子, 雪白的墙壁, 小三层的楼房,一楼有两个门, 一边是男生宿舍, 一边是女生宿舍,这里的占地面积,也就比图书馆小了一些,一楼有休息室,娱乐间,二楼以上才是住的地方。

  低年龄的孩子住二楼,十岁以上的住在三楼, 一个房间可以住两到三个人,很快就分好了宿舍,陈霖教他们用宿舍里的厕所,还有洗漱用的地方。

  这是何物?!师县令的儿子震惊的望着瓷盆上方的镜子,看到镜子里清晰的自己,一脸震撼的表情。

  哦,那是镜子。陈霖解释的说道,我先说明了,每个宿舍的卫生都要你们自己打扫,每七天会检查一次宿舍的卫生,如果不合格,超过两次以上,那书院的卫生将落在这个宿舍全部人的头上,超过五次不合格,就请回家吧。

  众人一脸的茫然,卫生不合格就要赶回家吗?

  听明白了吗?陈霖不管他们想什么,只是撇了他们一眼再次问道。

  明白!众人下意识的异口同声道。

  很好,一会参观完了,就去量尺寸做书院的制服,以后书院必须统一服装。陈霖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说多聪明吧,胜在听话。

  这些孩子就跟土包子进城一样,谁见过这么漂亮的地方,站在屋子里,就足够的敞亮,阳光可以透过那看不到的窗户,落到屋子里来。

  陈霖他五姐她们则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在书院里,没有其他的工人来帮他们干活,全部都是要自己动手。

  无论是谁来读书都一样,每天一组人,做什么自己分配,食堂里面就几个大孩子轮流,六岁以上的孩子们分为两组,大孩子负责切菜,陈霖他几个姐姐们带一个小的师家的小姑娘,别的不能干,端端盘子还是可以的。

  不说别的,陈霖倒是觉得,师家的教养还算不错,让干活也没有娇气的不乐意。

  事实上,来的大部分的孩子,家里都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有几个男孩子年纪不大,也就**岁吧,干活利落,一看就是家里面经常做事的,相比之下,师家的小公子别看有十一岁了,平时干活不多,相对慢一些,好在看起来还比较的认真。

  陈霖给他们安排的课程不多,毕竟要循序渐进。

  文化课学习知识这不能少,体育课保证身体健康也必须上,乐理课陶冶身心,有助于培养自身的气质,总结,装逼用不能少。

  陈霖给这些孩子分为三个班,分别是慢班,中班,快班。

  慢班当然不能直接说慢,大家听了多不舒服,慢班叫启蒙班,主要是给不识字的孩子们启蒙的,中班叫基础班,快班则是叫进阶班。

  陈霖几个姐姐们都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所以大部分被分到了基础班,新送来的是几个孩子里,有不少都是不识字的,很自然的就进了启蒙班。

  然后稍微的分一分,进阶班居然就三个人,其中一个还是他六姐,陈霖只觉得他六姐可以骄傲了,居然混入了进阶班来。

  正好相反,陈霖他六姐一脸的生无可恋,她更想去基础班啊!

  夹在两个人中间,难受!想念七妹!

  不过她很快就不用想念了,进阶班在陈霖的教考下,被分配先去教慢班和中班去,六姐愉快的回到她熟悉的环境里。

  师星阑和另一个则是去教慢班,每天用不了多少时间,主要是教那些小的一开始每天认十个字,师星阑倒是没什么意见,以前自家妹妹就是他教的,看,他妹妹都在中班了,一看就是他教的好。

  另一个反正看县令家的儿子都老老实实了,他有什么好闹腾的,认认真真的完成陈霖的任务呗,而且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跟着陈霖半个时辰,比他以前在学堂坐几天都有用。

  师星阑也发现了,陈霖真的是很厉害,感觉什么都懂,什么都难不倒他。

  这还不算,白天在书院的图书馆里看到的,才是最让他震惊的,那么多的书籍,并且笔迹还是一模一样的,他能认出来,是陈霖的字迹,简直不可思议!

  更让他惊讶的还多的是呢,那就是他们书院,不光读书,还要印书,陈霖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把活字印刷的东西弄了出来。

  免去女娃的学杂费,那可是大手笔,要知道现在书籍虽然不比唐朝时期那么无法负担,却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随便买的,说到底成本摆在那里,卖的便宜,岂不是亏的连底裤都没了?

  陈霖就不一样了,他家如今产业不少,特别是因为陈霖需要,投入的大,各种都有,光是玻璃,他们家的窗户就全部换成了玻璃,城里的宅子,酒楼的窗户全部都没有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