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66节(1 / 2)





  弹幕里逗比网友在接龙,等了快半个小时才等到的余乐出场, 让很多人疯了似的撒欢。

  满屏幕飘的都是一水儿的赞美。

  但也有人认真留言。

  “彩虹桥360旋转还第一次看见,我乐威武。”

  “旋转能力和平衡力简直霸道, 都是吃大米饭, 为什么乐神不一样。”

  “这个动作就在平桥上看过, 彩虹桥第一次见,美爆了!”

  “就想知道他怎么做到的,都是人啊!”

  滑过一个街区的时间很有限,想打这么长的一句话,没有深水怪的八只爪子做不到,但总有些凤毛麟角般的人物不一样。

  这边儿最后一句话发出来,那边儿余乐也到了第二个街区。

  这个街区有梯形的平桥,有两段似的平桥,都是很有难度,能玩出不错花样的道具。

  毕竟到了“洲际杯”,参赛选手在国内也能排的上号,再上新手道具,就得被喷了。

  然而余乐这两个都没选,想都不想地就奔着那座十米的长桥过去了。

  毫无疑问,他是要做【大灾难】。

  选择另外两座桥,可以玩不错的花样,但【大灾难】的分数显然更高。

  余乐是奔着冠军去的,哪怕摔倒,他也不会做次一级的选择,更何况他有这个自信。

  【大灾难】这个技巧,他练的已经非常熟练,只要不是450°的转体,成功率无限接近100%。

  余乐的天赋是真高,对于绝大部分国家级的运动员而言,【大灾难】都是很难练好的动作,滑了十多年依旧做不好【大灾难】的运动员多的去了,余乐只靠一年多的时间,270°的【大灾难】手到擒来。

  这技巧做出来,就和上一个街区的绚丽不同,及具有硬朗美感和钢铁美学的动作在电闪雷鸣间,展示在众人眼前。

  一时间没有跟上的镜头,余乐从屏幕的这边跳到另外一边,所有观看这一幕的观众,也将眼睛从右边移动到左边。

  直到“哐当”一声巨响,余乐稳稳落在桥的后半截上,所有人的眼球也就跟着颤了颤。

  扑面而来的是男性的力量美。

  飞出六米多的距离,哪怕有速度加持,女选手也是做不到的,更不要说还得稳稳站在滑不留脚的铁桥上。

  就是超人嘛。

  “帅!”

  “我乐可柔可刚,可攻可受。”

  “楼上+1”

  “这是什么该死的真相!”

  “老公小心腰!”

  “我男朋友腰好着呢。”

  “公(河蟹),哧溜,口水。”

  悄然诞生的乐粉们将直播间里的气氛稍微拧巴了一下,然而时间不等人,没待更多的弹幕发出来,余乐已经来到了第三个街区。

  不用说,第三个街区有特色道具,滑它没跑了。

  这是一个离地有三米的炮台桥,一头牢牢固定在雪地下面,另外一头向高处扬起,直指天空,犹如一架威武霸气的炮台,将热武器的钢铁美学展现的淋漓尽致。

  桥只有半截,长度两米,桥身是圆筒的形状,看起来比其他道具略粗,实际上因为圆形的设计,接触面更少。

  大赛设计方为了逼出选手们的潜力,简直就是手段尽出。

  就这个特色道具,预赛的时候有70%人没敢碰,剩下10%滑到半截的时候就掉了下去,还有10%顺利滑完,但没有任何技巧的直接落地,最后的10%……都进了决赛。

  就算是决赛组,也有人并没有在预赛的时候碰这座桥。

  难度是真的大。

  这个桥只有,也仅有一个技巧,就是如跳台一般的运用,转体翻腾都行,都是空中的东西。

  说起来简单的道具,为什么难?

  因为国际上大部分的选手,启蒙都在模仿前者,盖伦就是偷周的高手,三连冠那几年,带歪了很大一批的运动员,好的没学到,尽学会糊弄裁判的法子。

  结果就导致各个在做转体偏轴技巧的时候,滑的那弧线叫一个飘逸,周数偷的恰到好处,都养成了习惯性动作。

  如今滑上这又冷又硬又直的大铁管子,就都不会翻了。

  这也是国际雪联,迫切想要再立一个典型的原因。

  一个良性的体育运动,不能只有一种风格。

  盖伦固然很强,但在那个位置上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约拿的水平与他不相上下,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不二人选。

  如今余乐上去,没有丝毫为难,直接一个原地的起跳,轻松一拔,大炮震动,他整个人就如同射出去的炮弹一样,裹挟着硝烟与战火,在半空中打了个滚,随后身体展开,似刀片般的锋利,如雷霆般的强劲,劈开天与地的缝隙,在轰鸣声中,落在了雪地上。

  就好像大地就跟着震动了一下。

  约翰眼皮子跳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