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177节(1 / 2)





  不再去想。

  前方还剩下最后一个跳台。

  同样的,宽3米高6米的跳台,连印钞机跳台都不设计一个,大大减少了比赛的观赏性好不好。

  这不是余乐的吐槽。

  是来自于广大选手的集体吐槽。

  街区设计的有多么多的亮点,跳台就有多么的简单无聊。

  大赛组就这么设计了,又能怎么办。

  小心应对,做好自己就行了呗。

  余乐在第一轮没能完成这个跳台,就提前结束了比赛。

  这是他在比赛中第一次挑战这个跳台。

  既然在上一个跳台就选择了优先保证全程分,余乐在这个跳台也就不打算冲击更高的积分。

  他想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比赛,至少让他的第一次s级比赛,拿到一个有效分。

  所以别的不说,就来一个他比较擅长的吧。

  从跳台飞出去,余乐向前翻腾。

  同时,他的双手抓在了雪鞋前三厘米左右的位置。

  对!

  这就不是安全抓板了!

  看起来是【卡车司机】抓板。

  实际上余乐抓的却是靠近板头的位置。

  加分点!!

  同时余乐,向前翻腾足足两周,然后身体展开,左侧转体一周。

  落地!!

  1080°,抓板头,完成!!

  这一次的落地那叫一个稳!

  身体只是一个微微的屈膝,就平稳立在雪坡上,迅如闪电般的朝前滑去。

  随后又在抵达平地同时,在地上画出一个弧形,横在雪道上,停了下来。

  比赛完成。

  余乐摘下滑雪镜,摘下手套,又脱下滑雪板,当他将滑雪板抱在怀里再度站起来的时候,脸上浮现笑容。

  他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这和难度高低的关系其实不大,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他,至少,在这个级别的赛场上,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比赛。

  仿佛踏入了“门”里一样,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只有你做完了,才会意识到这并不是多难的一件事,才有信心在下一次做的更好。

  如果两次都摔倒,那种糟糕的情绪会一直延续到下一次的比赛,不但会影响训练,甚至会让自己对比赛产生阴影。

  余乐怀疑周晓阳就是连续一两次没能在世界大赛上滑完全程,又被温喜德骂过之后,就越滑越怕,越怕失误,进而导致了他的状态始终很糟糕。

  就是……挺满意的吧。

  余乐对人群后面的何宇齐挥手,然后走到了屏幕前,等待自己的分数。

  分数依旧出现的很快,余乐走到屏幕前只是站了几秒,他的大头像就出现在了屏幕上。

  总分75.00分。

  就是还不错吧。

  不同级别的比赛,打分标准不同,最主要看的还是同平台的竞争对手水平如何。

  就比如,以余乐现在的水平,他参加国内的比赛,在发挥正常的情况下,基本是可以拿到90分了。

  可若是到了这个赛场,他还能拿到90分,那么盖伦这样的大神,岂不是就只能拿到超出100分的成绩。

  因而余乐对这个分数还是比较满意。

  这可是“世界杯”,是s级的世界比赛,全世界最强的运动员一定会参加的比赛。

  按照满分100来算,余乐这分数远超及格,位于中上游水准。

  他的目标当然不只是中上游那么简单,但饭要一口口地吃,路也要一步步地走嘛。

  而且31分的全程分也再一次确定余乐正在一步步地熟悉这项运动,他对分数的评估越来越准,熟悉分数,掌握规则,对于坡面障碍技巧这类自由度极高的运动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要素。

  至少以余乐的赛场经验和素质,他是完全可以在那紧张刺激短短20多秒的赛程里,不但完成自己动作,还能够正确地做出取舍。

  那之后余乐又仔细看了一眼小分,将分数和自己完成的表现做了一下对比,心里有了一个大概的计算后,就不再留恋,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