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年代女首富第674节(1 / 2)





  她说的这样露骨,庞老板想假装听不见都不行。

  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原则,庞老板还是决定松松手指头,主动提议:“那行,咱们一块儿投资开矿。”

  嘿!这可是她自己主动送上门的。开矿更加是个无底洞。到时候别说他坑她的钱啊。

  卢振军先微笑:“那行啊,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你就带我们去看看你选中的矿山,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庞老板在心里琢磨了一回,感觉自己没啥好怕的。山海公司也是自己找过来的,到时候亏钱可跟他没关系。

  他点头痛快答应:“行啊,吃饱了就走吧,赞比亚可是靠铜过日子的。”

  他生怕中肯集团的韩副总还会拉着人,放下筷子就催促大家快点走。

  韩副总只好送人出去,看他们上车了还强调:“周老板,曹老板,赞比亚的商业很发达,搞农业,搞农产品深加工,很有发展前景的。”

  回应他的是迫不及待离开的车,要喷出来的黑雾。

  庞老板喋喋不休:“搞农业,搞个屁农业,这辈子还没种够地呀在国内还没种够地呀。”

  他当年被他爹牵累,下放去干农活,是他一辈子的耻辱,一辈子的痛。他死都不要跟农业扯上一个字的关系。

  周秋萍等人就眼观鼻鼻观心,啥话都不提,只看着车外的风景赞叹不已。

  这里真的很美,浓烈的美,饱满的美,毫无保留的美。

  到了矿区,庞老板还在跟人打招呼呢,其他人已经饶有兴致地围着打井的人打听这是在干什么。

  原来是因为炼铜需要大量的水,而赞比亚雨季和旱季分明,矿场需要打井来满足用水需要。

  这活需要的技术含量高,还需要不少设备,赞比亚人自己搞不定,都是请西方打井公司来做。

  好在眼下的赞比亚,西方公司是铜矿投资的大头,倒也方便。

  卢振军用他的散装英语跟人家打听,打一口这样的井要多少钱?

  对方看了他一眼,以为他是潜在的客户:“1万美金,我们都是1万美金。”

  卢振军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带到庞老板打完招呼过来,准备带他们进去看时,卢振军就拍拍他的肩膀,真心实意地感谢他:“谢谢你呀,又给我们介绍了个生意。”

  庞老板满头雾水,铜矿还没看呢,啥生意呀?

  卢振军笑着指前面打井的地方:“这个买卖可以做,我们也能打井。”

  1万美金一口井,哎哟,打劫呢。放在他们手上,全部开支放在一起也能控制在2,000美金以内,就是狮子大开口,翻个三倍价格,6000美金,那也有绝对的竞争力。

  倒不是说人家西方公司黑心,而是劳动力成本不一样。

  打个井,放在中国公司最多两辆工程车就能解决战斗。这些人要出三辆。他们还要装着冰箱这些生活设备的生活车。中国工人这些都省了。大家宁可辛苦点,赶紧把活干完,好去接下一单挣更多的钱。

  哪有那么多讲究?

  庞老板听得目瞪口呆,隐约怀疑自己这一趟过来是真的为了当掮客,专门给人介绍生意来了。

  作者有话说:

  第522章 庞老板被抓了

  庞老板本以为卢振军打算在赞比亚打井挣钱已经够够的了, 结果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更加让他碎裂三观。

  他们还计划在赞比亚建水泥厂,理由都是现成的,既然要盖商贸城, 砖头水泥肯定少不了。可整个赞比亚现在全国只有两条水泥生产线, 产能严重不足,想要货都得提前半个月付货款。

  庞老板嘴巴张了又张, 又不能说商贸城就是个幌子, 他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盖起来。

  他只好悻悻道:“你以为就你们知道这里缺水泥呀?矿上的人不晓得吗?他们为什么不生产水泥?利润小还费事。赞比亚人笨的很,除了会挖矿,他们还会干什么?当初来修铁路的时候,为什么从国内派这么多工人?就是因为他们太笨了,啥都不会,一个人干活要三个人给他返工。”

  不是他搞种族歧视他夸张, 知道这儿的老黑有多笨吗?掰手指头数都不会计算。

  路边摆摊卖水果的小贩, 别说乘除, 连加减法都不会。他们把水果摆成一摊一摊的,你要买两摊的话, 那必须得分两次付钱, 否则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把两边的价格加在一起。

  笨成这样, 还发展个屁工业啊。

  再说烧水泥不要技术吗?以为砸钱办水泥厂就能把厂子给建起来,简直是笑话。

  周秋萍却胸有成竹:“技术人员不是问题,可以从俄罗斯找。”

  前苏联是世界第二大水泥出口国, 水泥工业在国际上都是名列前茅。只是因为现在俄罗斯忙着卖家当,谁也没精力搞基础建设, 水泥厂的处境也很艰难。

  之前周秋萍漫天洒卢布的时候, 跟他们打过交道, 厂里的工程师都忧心忡忡, 不知道该怎样用不断贬值的工资养活一家人。

  她慢条斯理地分析:“俄罗斯太冷了,他们很喜欢到暖和的地方度假。赞比亚比起其他热带地区,气候算凉爽,气温差不多在15度到33度之间,条件还可以。他们应该愿意过来打工。”

  庞老板立刻怼回头:“因为老毛子要工资低啊,比咱们国内高。而且你让人跑这么远的地方,肯定要给人两三倍的工资。你一个水泥厂想做大规模,起码得上百号工人吧。你把这么多人搬过来,得花多少钱?到时候还能赚几个钱?”

  最近周秋萍对他特和气,还耐着性子解释:“就是找工程师过来指导而已,其他工人我们就在本地找。”

  庞老板都要咆哮了:“你们一个个是听不懂人话还是怎么回事?这边人笨的要死,长得像猩猩,脑子也像猩猩,招他们当工人,你们是自找麻烦。”

  卢振军却拉下了脸,严肃的很:“当年人家也骂我们是猪尾巴,黄皮-猴子,又蠢又笨,是落后的人种。”

  庞老板被他噎得吃不消,赶紧喊停:“行行行,你接着搞输出吧,我看你最好把家底都给掏空了。”

  真是大写的神经病,人家要怎么发展关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