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旁支嫡女第11节(2 / 2)


  定二奶奶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夸女儿了,只觉得怎么爱也爱不够,饭桌上还把大鸡腿夹给蜜娘,这大鸡腿以前可是阮嘉定的待遇,阮嘉定也是吹女儿彩虹屁,说她是女秀才。

  蜜娘受到好些夸奖后,才不高兴道:“可惜女儿好些字不认识,而且字儿写的太差了。”

  阮嘉定连忙安慰道:“你才刚学,能背下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写字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爹爹今晚教你。”

  “好,多谢爹爹。”

  阮嘉定写的是台阁体,当然在时下人看起来毫无新意,但这却是应试最佳的字体,他教蜜娘十分尽心,比薛先生更要仔细。

  这也正常,闺塾有七八个女学生,爹爹只教自己一个,当然不同。

  父女二人在旁写字,定二奶奶则在一旁做着针线,十分温馨。

  阮嘉定见女儿写的认真,忽然想起一事,小心问起:“蜜娘,近来有没有做梦?”

  “没有。”

  阮嘉定有些失望。

  但他也想的开,有一次天机就成,若是再多了,恐怕也会折寿,到底不再提此事了。

  一夜无梦,蜜娘次日早起,忽然跑到爹娘房里,阮嘉定还吓了一跳。

  还好他们夫妻因为定二奶奶有孕在身,几乎没什么太过亲密的举动,但是偶尔亲亲抱抱还是有的,万一被女儿看到可不好,须知女儿今年七岁了,和小孩子不同了,正欲呵斥时,只听蜜娘道:“爹爹,我又梦到白胡子老爷爷了。”

  虽说李冠日后会中进士,李冠之父更是入阁做了多年次辅,但是李冠早有青梅竹马的心爱女子,当年她得封贤妃,选的册封的大学士更是李冠之父。

  据闻,他爹当年在赴乡试时,李冠不幸落水,冰天雪地里,只有阮嘉定敢下水救下李冠,李家父子很是感激,他爹见李冠一表人才,又出自江夏大族,拒绝了李父的金银珠宝和提携,只是要求能和李家结亲。

  蜜娘知晓,他爹当时死了妻子,唯独留一幼女,他能做到的也无非是为女儿寻一门非常好的亲事了。

  事实证明,李冠确实才学出众,中过探花。

  只可惜,强买的不是姻缘,李冠早有青梅竹马,况且,当年俩家只是交换信物,父亲也有挟恩之事,此事原不妥当。其实说李家退婚也不妥当,因为李家这样的身份,若是在官场被人知晓背信弃义,并非什么大事,但人家可以拖着,那时蜜娘及笄了,李家也没派人过来,她双亲早亡,祖父母并不管她,那时,他只能托尚四奶奶帮忙去李家打听。

  人家言下之意就是什么李冠上京赶考云云,尚四奶奶还想见李夫人,又说李夫人也去京中如何。

  如果平日李家打发人来看看,她还可以等,可李家除了他爹还回来时送了一次节礼,后来就再无什么瓜葛。

  多年后,她方打听出来,才知晓李冠早和他先生的女儿私定终身,李大人和其妻倒不是那种真的忘记救命之恩的人,只是两边僵持着,李大人当年在睢州任上,李夫人虽然不满意蜜娘,妻虽做不得,但妾侍可以纳进门来看顾一二。

  但蜜娘那时已经十五岁了,等不了了,且李家人一直没表示,她这才决意随族人上京。

  “什么?你又梦到白胡子老爷爷了?”阮嘉定大喜。

  只听蜜娘道:“白胡子爷爷说让爹不许跟蜜娘定亲。”

  她歪着头不解:“爹,定亲是什么?是让蜜娘成亲么?”

  看女儿懵懵懂懂的样子,阮嘉定不料是说这个,他心道,女儿不过上了一天女学,就天资出众,怕是天意让我不要胡乱嫁女,以免委屈了女儿。

  他笑着道:“这事儿爹有分寸,你就别管了,好生去学里吧。”

  见爹相信了,蜜娘也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她和李家也算没什么关系了吧,前世李家透出话要扶持她,都被她拒绝了。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她只要简在帝心就行,何必作死勾结朝臣,况且,她孤苦无依时,李家从未派人关切一句,她做了贤妃,他们倒是替她奔走。

  蜜娘不是个那种斤斤计较之人,就如同他爹虽然救了人家,但是强逼人家答应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她觉得不妥,所以李家即便背弃了,她也没什么好怪罪的,更不会报复,最后自己走出一条血路来。

  但她靠自己已经能立住了,他们再替她奔走,她根本不感激,甚至李冠当时因为怼反对她做皇贵妃的人,因此被御史参了个御前失仪,还被剥去官籍,她也没有丝毫触动。

  还好,还好,这一世很多事情都可以改变。

  第18章

  在什么地方都是靠自身实力说话,蜜娘永远相信这一点,运气和家世固然非常重要,但正如寒窑赋上所说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数十日,她都如此勤勉,早起背书,下学练字,在家定二奶奶也把女红手艺倾囊相授,虽然有点累,蜜娘却过的非常充实。

  学习这种事情,付出了辛勤,收获当然也是满满,以前她从来写不好小字,只能写大字,现在大字有书法体了,小字尚可一观,这不可谓进步不大了,前世她就羡慕别人一手簪花小楷,有大家出身的妃嫔还会写飞白体,当然,大部分妃嫔能略认识几个字都是很不错的了。

  但咱不能跟差的比呀,虽然成不了才女,可字也是人的脸面,人如其字这话是没错的。

  至于能不能交到朋友,这些不是她所考虑的。

  其一,她是新来的,乍然要融入一个已经磨合半年的圈子是很难的,还不若提升自己,用实力让人家敬佩你。其二,她爹只是秀才,拼爹她拼不过人家,还不如等爹乡试中举,那时,她不巴结别人,别人也会来和她交好。

  不过呢,也不能完全疏淡,面上还是和大家客客气气的。

  这日,她依旧早到,不料今日却有人比她还要到的早,这人却面生,她着一身草绿色的夹袄,头上梳着百合髻,眉目甚是清秀,但看起来却有种小孩偷穿大人衣裳的模样。

  不必想,此人应该就是那个病了多天的王素敏了。

  还好,王素敏在郭家虽然有些尴尬,但郭家很用心教养她,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娇怯,反而爽朗非常,并不像郭瑶玉说她爱多心。

  但这自古姑嫂之间,就没几个和睦的,郭瑶玉的心情蜜娘也能理解。

  蜜娘上前见礼时,她忙道:“阮妹妹快请起,大家以后都是同窗,何必多礼。”

  “初来时就听说王姐姐了,说你身子骨不大好,如今可好多了?”蜜娘关心道。

  王素敏笑道:“多谢阮妹妹关心,我如今大好了。妹妹可跟的上,听闻妹妹是头次入学,若有不惯的,可得同我说。”

  她倒真是热心,见蜜娘拿出临帖来,略微皱眉:“妹妹这字还得加强些啊。”她又着意指点一二,蜜娘虚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