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第211节(1 / 2)





  受苏步青和自己人生第一位老师刘晴影响,卫子英小小的心里,装着一份对祖国的热爱,她本来好胜心就强,读书一定要拿第一,连她玉华姐,她都不愿意让,哪受得了报纸上吹捧外国佬的那些话。

  看见那些吹捧,她就来气。她就觉得,该换华国被人夸了。

  要挪动原子,那首先就得弄一个原子显微探针。

  这是一种分析仪器,可以绘出金属样品中不同元素的原子分布图形【1注】,这属于微观世界领域的知识,不管是物理,还是化学领域,在为方面都有涉及。

  卫子英在看书的时候,把这方面的知识全给记录了下来。她其实是不用记的,因为她脑袋装得下,但她能装下,别人装不下啊,社会是靠一群人一起发展的,她会了别人不会,有啥用。

  所以,她整理下来,准备等她弄好自己的原子探针,就把这些资料递交上去。

  但这活真磨人,她让任经略给她申请了好多材料,一点一点慢慢弄,比她写华夏网系统不知道复杂了多少。

  系统代码运算是她天生就会的东西,脑袋一动就成,可这个原子探针所涉及的知识面太多,多到卫子英一开始都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只使劲看书,从书中汲取这方面的资料。

  带针尖的力敏感元件,元件运动检测装置……还有后面扫描系统,图像彩集显示等等。

  系统与图像卫子英拿手,可最关键的前两步,却是卡死她了。

  不过小丫头耐心好,一点都不急。

  卫子英一边捣鼓东西,一边读书,随着时间过去,市一中初二年级的同学,也接受了她和潘玉华这两个豆丁了。

  没办法,不接受也得接受。

  考不过别人,难不成打别人一顿吗?

  他们都是大孩子,欺负一个九岁多点的小孩子,打赢了也没脸。丢脸的是,他们可能还打不赢,因为卫家三兄妹,是练过功夫的……

  忙忙碌碌中,暑假又来了,卫子英成绩依旧年级第一,满满的六百五十分,楞生生是一分都没落下。满分成绩,让人望尘莫及,大伙心里只有一个字——服!

  不但初二年级的学生服,整个学校,老师同学都服。连体育都能碾压别人的,不服还能怎么着,他们就想知道,这个一米三多点点的小丫头,到底是怎么长的。

  暑假,任经略给卫子英说,军区的莫志安已经安排好了,她堂哥随时都可以去盘州军医院看病了。

  卫子英想趁这个暑假继续捣鼓自己的原子探针,没时间陪卫志学去盘州,把事给她大奶奶说了一下,然后从卫志学那儿拿了个储存光盘,就回家了。

  卫志学那儿有台卫子英送给她的电脑,他也学会了五笔输入法,如今他写小说,不是手写了,而是直接用电脑打字,写好就存着,卫子英去的时候,他就把文件复制到储存光盘中,让卫子英带回家看。

  有了电脑,他写小说快了很多,第一本小说三部曲已经接近尾声,他正在想着怎么写结局。

  他的第一本小说主题是武打小说,但内容却包含家国情仇,讲的是一个小乞丐,无意中撞到一件江湖凶仇,被杀者在临死前,交给了小乞丐一本书,和一张地图。这本书是武功秘籍,而地图则是边境军防图,小乞丐因这两样东西陷入了危险中,为了活下去,他开始练武,一步一步强大起来,最后……

  暂时还没有最后,因为结局还没有写出来。

  卫子英就觉得,她志学哥蛮有写小说天赋的,天马行空的幻想,与层层叠叠的阴谋诡计,丰富了这本书的元素,逻辑也特别强,看着很好看。

  但可惜,就是没有结局。

  这个结局,怕是得等她志学哥从盘州回来后,她才能看了。

  放了假,卫子英就安家到了西汽,周桂也搬到了西汽陪卫子英。

  卫子英现在可不敢再像第一次那样,没日没夜呆在实验室里。她把时间规划了一下,上午看书,午睡起来,去看一下许正业几人编写系统的进度,然后从两点开始捣鼓原子探针,一直弄到下午五点过,就出实验室,最后在厂里面散散步。

  三伏天,西口市这边已经快四十天没下过雨了,长江水位都往下降了好多。

  傍晚时分,西汽厂到了换班的时候,职工们穿着蓝色的工作服,陆陆续续从车间出来,吆三喝五地往家属区那边去。

  卫子英迈着腿,手上拿着一根香蕉冰糕,一边吃着,一边往她大姨家走去。

  今年暑假,她表姐沈兰来西汽厂了,这段时间卫子英特别爱去她大姨那儿,因为她表姐会做好吃的。

  卫子英经常出现在西汽,西汽职工都知道她是他们厂长的侄女,人家虽然年纪小,但手上还真有点本事,厂里这两年推出的两款车,外观都是她设计的。

  大伙在厂里看到她,一点也不觉得有啥奇怪的。老人见怪不见,但新来的却还是会好奇的问一下。

  这不,西汽食堂里,三天前来了个临时工,这临时工就挺好奇卫子英的。

  临时工是个女的,二十一岁,是食堂厨房里的一位大娘介绍进来的,据说,这临时工是这位大娘未来的侄儿媳妇,她侄儿也是西汽的职工,在后勤部上班。

  “三姨,刚才从食堂门前走过去的小姑娘好可爱,谁家的啊?”临时工一边给晚上下班来食堂打菜的人打着菜,一边好奇地看着大门口走过去的卫子英。

  “你说她啊,她是厂长的侄女。”被叫三姨的就是那位厨房大娘,她看了一眼门外,道。

  临时工收回视线,和厨房大娘闲聊了起来:“哦,那任主任是不是和她很熟,我咋看到她经常和任主任在一起。”

  “是蛮熟的,她经常住在厂长家,任主任就住厂长隔壁,哪能不熟啊。”

  “大姨,我听说任主任是首都人,首都那么好,他咋来咱们西汽了?”

  “你消息可真灵通,才来几天,就把这些都打听到了?”

  厨房大娘眼神古怪地斜了眼未来的侄儿媳妇,然后脸一沉,说了句:“姜兰,你啥时候和标子打证结婚?标子他妈前儿让我问问你,什么时候有空,他们想去一下你家,见见你爸妈,把你们的事给订了。”

  厨房大娘嘴里说着话,心里却在暗暗嘀咕。姜兰咋这么喜欢说任主任,咋的,莫不是看上任主任了?

  那可不成,人家任主任在首都那边可是有家有室的,孩子都在上小学了,而且……她是标子相中的媳妇,要是心真大,吃着碗里的,眼睛却看着锅里,那她回头就得和标子说说了。

  还有这食堂的工作,她是看在标子份上才给她安排的,要是她不想和标子过,那工作,她就换个人来做。

  叫姜兰的女人眼睛一弯,似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什么时候都成,不过我才刚进厂,现在就请假会不会挨批评,要是能请假,随时都能回去。”

  厨房大娘听到姜兰的回答,沉下去的脸,咻地一下松了开:“是不大合适,要不,等下个月有假了,带标子他娘跟你去老家看看?”

  姜兰埋头一笑,轻声道:“好啊,到时候三姨也一起去我家坐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