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426节(2 / 2)


  总领队讲话两次被打断,最后被杭峰的表情逗笑,从连哥手里拿过国旗,就丢在了杭峰的怀里,豪爽地说:“想看就说,好奇就摸,别这样眼巴巴的,一米八多的大小伙子,看着怪可怜的。”

  杭峰措不及防一把抱住旗帜,真切地感受到了那重量。

  继而在四周善意的笑容中,迫不及待的将旗帜展开。

  “哗————”

  虚空中仿佛传来猎响,耀眼的红在眼前飞扬。

  杭峰仰头看着,瞳孔被映红,久久无言。

  那一天的星光很璀璨,走在巨大的体育场中间,脚下是柔韧的塑胶跑道,耳边听着的都是雷鸣般的掌声。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那漫长的运动员入场仪式里,华国代表队的名字被喊出来的时候,赛场的里的声音似乎额外的大。

  熟悉的语言在空中,回荡出让人心潮澎湃的声响。

  杭峰走在第一排,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排。

  走在第一个的是手持国旗的连哥,将近2米1的身高,让国旗在更高处飞舞。

  之后便是由五名代表团团队领导所组成的教练方队,当中的是穿着

  黑色西服的总领队。他们就走在杭峰的前面,漫步在自己的赛道里,朝着观众席挥舞手臂。

  再之后,就是杭峰和其他被单独安排的华国体育代表性人物了。

  杭峰今年18岁,在过去的几年时间,经常会从电视媒体等渠道,隔三差五的看到身边这些,师兄师姐的新闻报道,说一句“是从小看着他们新闻长大”都不为过。

  初中被孤立的记忆变成了一场梦,从最低谷中反弹的他,踏上了之前从未想过的路。

  又或许,他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或许会踏上奥运的赛场,但如果没有那些曲折,他便只能按部就班,在父母为他安排好的人生里,选择一条路走下去。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精彩。

  从极限运动而来,携带着万千的光辉,备受瞩目地踏上奥运征程,站在这里与众为值得尊敬的前辈们一起,率领着奥运军团,向前行!

  身后的队伍逐渐拉长,同样兴奋的杭玥走在人群中间,将手机举过头顶,转着圈的将画面录下。

  随后,镜头一转,锁定前方背影,说道:“看见了吗?那个走的笔直的小子,是我弟弟,华国极限运动的领军人物!冲浪项目的奥运冠军争夺者!奥运军团的代表人物!

  他紧张了,哈哈哈!

  看他那样儿,紧张的像是都不会走路,哈哈哈!”

  前面的人似乎听见了她的调侃,猛地回头看了过来,于是镜头里像是闯进了一头野兽,清澈的眼睛蓬勃朝气,犹如一束明亮的光。

  杭玥在镜头看不见的地方,笑弯了眼睛,继续自说自话地拍摄道:“我弟杭峰,超帅的!”

  ……

  开幕式后,杭峰第二天一早,就收拾行李离开了奥运村,与老杭同志等人汇合,前往夏威威岛进行最后三天的训练。

  冲浪赛的场地不紧张,所以整个赛程都拉的比较长。

  四场决赛在不同的四天,再算上资格赛,赛程持续了差不多一周,留给杭峰的时间还很长。

  之所以赛场安排的这么“散漫”,与比赛转播有关系。

  至少在米国,冲浪是一项收视率不差的项目,所以作为主办方的亚特兰市,自然会根据本国国情,为冲浪赛见缝插针地安排比赛,以保证在同一时间里,观众不用在橄榄球赛和冲浪赛中间,做出难以决断的选择。

  就像华国,可从来不会把奥运珍贵的直播时间,播放在除了跳水、乒乓球、体操等其他项目上。

  因此冲浪赛的决赛时间比较乱。

  在米国更受欢迎的短板冲浪,都安排在下午,男子组的决赛,更是接近晚饭时间,在夕阳的余晖下,下午5点左右才开始。

  长板冲浪则全部安排在中午时间。

  赛程表早就发下来了。

  夏威威的海浪也不需要观测员,长期的观测,这里的浪稳定的过分。

  所以预赛之后,一共四场决赛,杭峰要参加的的短板冲浪赛,会是第二场比赛。

  之所以这么安排,当然因为这天是一个周末。

  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时间计划明确的好处,就是杭峰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准备。

  坐在飞机上的杭峰,闭目养神,顺便思考这几天的训练安排。

  突然,“哎呀”一声,睁开眼,后背从座椅靠背上弹开。

  唐隽被吓了一跳,疑惑地看他。

  杭峰说:“昨天兴奋过头,忘记拍视频了!”

  唐隽:“……”

  就这事,杭峰难过的不行。

  人生的第一次奥运会,又走在前面那么重要的位置,他竟然没有拍点视频做纪念,白瞎挺了一晚上的腰板儿,到现在还有点酸呢。

  唐隽感同身受,也是一脸遗憾:“是可惜了。”

  “对吧?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