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254节(1 / 2)





  再过两个弯就要到“蛋糕塔赛道”了,前面的人挡着,会影响他的发挥。

  从这个弯道出来,杭峰追上来半个板位,只落后阿拉法特一点点。

  卡罗尔凭借出发点的优势,还在前面两个板位。他还想往杭峰这边压,因为接下来还是一个左转的内刃弯,而且弯度更大,他要保持住领先的优势,就必须抢到更好的内侧赛道。

  只是这一次,西本弓步没有让他。

  为什么?

  因为整个倾斜的队列,都被杭峰“抵住”!

  上一个弯道,杭峰稍微追上来一点,就不可能再让他们往自己这边压。

  所以他保持住自己半个赛道的位置,寸土不让。

  阿拉法特也就领先杭峰半个板位,不可能硬往杭峰这边挤。

  碰撞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说不定两个人一起淘汰。更何况他和杭峰无冤无仇的,甚至还决定要在后期跟滑杭峰,自然是适可而止。

  杭峰不让,阿拉法特就调整板位,眼看着就要进入弯道,他不但没有往杭峰那边压,反而还往外让了一点。

  西本弓步转头看见阿拉法特靠过来。

  不能碰上!

  只能保持在自己的赛道里。

  这样一来,卡罗尔想要往内侧赛道挤的计划就落空了。

  他不能硬挤西本弓步,比赛才开始,后面还有大把的机会,强硬的抢位就是损人不利己。

  接着,这连续的第二个向左的弯道来了。

  杭峰的机会也来了!

  之所以说,杭峰并不在意卡罗尔占了1号赛道,就是因为这个赛道差不多。

  卡罗尔固然在前两个赛道获得了领先,并且还能在进入左侧弯道的时候,往内挤了大半个赛道。

  可是杭峰这边的内侧转弯比上一个连续转弯的弯度大。

  弯度大,内侧的优势就大,双方就算抹平了。

  当然,如果杭峰让了,没有“抵”住往自己这边压的对手,他再想突围可能就麻烦一点。

  所以能进1/4的话,选赛道还是不能要这个4号道。

  杭峰提醒了自己一次,注意力再度集中,身体倾斜,背手压风,轻松地压线过弯。

  弯道一出来,眼前豁然开朗!!

  山下。

  观众席上响起解说员的声音。

  “杭峰冲出来了!”

  在稀稀拉拉的掌声中,另外一名解说员说:“是的,真是捏了一把汗。杭峰的4号道还是很吃亏啊,前面被压制的很明显,好在他的技巧更强,抓住了突围的机会。”

  “是的,观众朋友或许看不出来,但通过我们的官方仪器检测出的速度,杭峰的速度比其他人平均价快了1~2迈,他的压风非常棒,弯道不但没有损失速度,还有所加速,这是一个在技巧方面非常优秀的运动员。”

  解说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纵然比赛才开始,不停的过弯过弯再过弯,好像没怎么滑就要过弯,大家的速度似乎都没有提起来,可是杭峰还是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技巧运用到极致,抓住那哪怕只有1迈的优势,一点点的为自己创造机会。

  一开始,他在外侧过弯,虽然被压制的很明显,可他没有让自己被其他人拉开太远。

  保证自己的赛道前面没有人,为后面的反超做准备。

  要不是他的速度比其他人就是快一点点,他也不可能“抵住”压向自己这边的队形。

  就像默林·鲍威尔那一组,滑在第3赛道的默林,在连续两个右侧弯道结束后,直接就压进了4号道里,根本不给4号道选手的反抗的机会。

  在滑板速降运动里,1迈的优势都至关重要。

  杭峰在出发后,极致运用技巧,兼顾每一个细节部分,比其他人更早的压风,比其他人更精准的压线过弯,还有丝毫不避让不减速的决心。

  终于!

  在他从第四个弯道出来后,一举冲到了最前面!!

  是的!

  原本还倾斜,杭峰落后的排位,从弯道出来后,杭峰不但滑到了阿拉法特的前面,还反超了半个板位。

  他超阿拉法特半个板位。

  阿拉法特超西本弓步半个板位。

  西本弓步超卡罗尔一线。

  所以杭峰领先了!!

  他在最前面!

  而且不仅仅是借助弯道的优势,杭峰获得了领先,在接下来的直坡上,杭峰也在拉开和他们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