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140节(1 / 2)





  向后翻腾一周。

  接

  转体半周。

  ͬʱ

  双手抓板内刃中心。

  不过一周半而已。

  “还不错。”但在裁判室里有人却这样说。

  时间太紧张了,u型池的技巧难度是一个接一个,裁判们并没有交谈的时间。但这句话说完,其他四名裁判都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确实是看起来不难的一个动作,但翻腾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另外一个难点就是杭峰身体出色的蜷缩度,让他可以轻松用双手抓住内刃中心,这个抓板动作就很少见,再加上他这种有点像青蛙一样的姿势更少见,所以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新和难度是“x-games”赛场上永恒不变的核心标准。

  而“创新”排在“难度”的前面,说明这个赛场对“新鲜”的渴望。

  无论是对技巧动作,还是人。

  一个资料上显示只有16岁,还是华国“硬塞”进来试水的年轻运动员,在这之前可没有一个裁判对他有任何的期待。

  但期待值降低的时候,杭峰这种相对新鲜的东西会瞬间突破裁判的期待,得到很好的反馈。

  反正这一刻,裁判们完全没考虑杭峰会不会有更高的难度,会不会填满整个飞跃时间,反而被他干净利落的技巧动作表示赞扬。

  嗯,就是出乎意料了。

  杭峰像青蛙蹲一样的姿势确实不太好看,但意料外的有点可爱,就连巴蒙德都看得眉梢一扬,嘴角露出了一点笑容。

  对年轻人期待,总会有几分不一样。

  而杭峰确实让他有惊喜。

  “第三跳了,只有一周半吗?一个翻腾?”康斯坦丁却自以为很懂地这般评论着。

  巴蒙德连视线的余光都没有给他一丝,始终只看着在赛场里飞跃的人。

  杭峰落地后有点心跳加速,主要是在他完成翻腾动作的瞬间,终于想起简在赛前对他的叮嘱。

  “不要转的太快,这个赛场有自己的风格,他们都喜欢巴蒙德那离地只有一米却能转身一周的神迹。”

  哦豁!

  忘记啦!

  短暂的分神,杭峰已经来到了第四跳的区域。

  按照他的常规赛场习惯,这里就应该上难度,最差也是三周半的一个转体。

  然而,杭峰突然就有点不会滑了。

  速度放慢他练过啊,可为什么突然不会发力了呢?

  杭峰在飞起来的瞬间,还是习惯性的双腿登出了大力,强劲的力量带着他的身体自然而然地旋转,抓板转体一气呵成,三周内刃的1080就自然而然地做成。

  而此刻,他也不过方才抵达抛物线的最高处。

  这一刻,杭峰甚至还探了一下头,挣扎在自己要不要再做点儿什么的冲动中。

  可经验告诉他“不可以”,现在再想去弥补已经晚了,他起跳时候的力量是三周就是三周,这种被牢牢刻在肌肉上的记忆一旦破坏,他会受伤。

  等吧。

  就像之前一样,等着落地吧。

  而且都已经跳到第四跳了,自己都没有按照简的要求去做,后面再去拖动作也没什么意义。

  不如做回自己。

  对!

  做回自己!!

  杭峰的心里瞬间一片清朗,伴随着落地的那一震,大脑里的迷雾也随之逸散。

  玩风格讨裁判喜欢那是奖牌榜上的选手才有的资格,自己的当前目标只是进入资格赛。与其去东施效颦,不如做好最真的自己,将自己的全部本事展现出来,更有可能征服裁判!

  第五跳!

  前面就是第五跳!

  好好跳啊杭峰!!

  “嗯……”对杭峰有期待的人,对杭峰的第四跳都露出了差强人意的表情。

  从他的速度力量,到空中高度,明明是可以去做四周的,为什么只做了三周?

  难道是不会做四周?

  还是过于紧张了?

  裁判在打分器上落在平均6.5分的分数,个别裁判甚至只给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