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第80节(1 / 2)





  “好!”

  ————

  晚饭的时候梁康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两个活蹦乱跳忙了一天的人吃的比自己这个病号还少,他趴着把一勺白粥送到嘴里,清了清嗓子问道:“你们俩是不是被背着我偷偷开小灶了?”

  甄敏仗着梁康时现在看不到他的脸,撒起谎来更加从容:“没有,我就是下午吃毛豆吃得太多了。”

  “那月月去海边怎么没带东西回来呢?”

  梁衔月解释道:“没赶海啊,就是和小黑还有大青一起去海边玩,疯了一下午,我衣服里全是沙子,就捡了几个蛤蜊回来。”

  梁康时坚持:“那给我吃两个蛤蜊。”

  “我都吃了。”梁衔月干脆地说,“你伤口好之前都别想着海鲜了。”

  梁康时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他大口吞下一勺淡而无味的白粥,踌躇满志的宣布:“等我的伤好了,我要在海边支个烧烤摊,现抓现吃。”

  “好好好。”梁衔月母女两个敷衍地回应他。

  晚饭后梁康时还是没能如愿到海岛里去,因为四爷爷家的梁静来看他了。

  梁康时受了挺严重的伤,瞒不过大家,就对外宣称是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后背磕到了。梁静这几天忙着收田里的土豆,她家的地不少,家里两个老人也跟去地里帮忙,体力到底不比年轻人,两个人加在一起也不如梁静干得快,最后眼看着大家都收完了土豆,四爷爷家还剩下不少地没动过,只得雇了一个早就秋收完的婶子帮着收土豆,也弄到了今天才结束。

  知道了梁康时受伤的事,她赶来看望。顺便想兑现当时约定好种梁衔月家的地,秋天收上来的土豆分给他们家一些的事。

  “不用了,”甄敏不肯收梁静拿来的土豆,“那块地本来也不大,今年土豆的收成又不好,何必还计较当初说的那些话。再说土豆我们也买了一些,够吃了。”

  梁静这些天一直在田里呆着,人也黑了,看着也干瘦不少,即使甄敏坚持不要,她还是挑出一些土豆执意留给梁衔月家,也让他们不白把田给自己种。

  “嫂子,说实话,土豆虽然收成不好,但是家里吃肯定是吃不完的。就指望着能收了土豆换点煤来,可这换煤的事一直没有消息,我愁得很。村里其他人都上山砍树去了,我这才刚收完土豆,急的嘴里都长了个泡。”梁静家只有她这么一个劳动力,梁静她哥一直没有消息,家里没有男性壮劳力,干什么都比人家慢一截。

  梁衔月在旁边听了梁静的话,心里想着能不能帮衬她一些。于是主动问道:“静姨,你家还有去年的玉米吗?我认识一个养鸡的人家,她想收些玉米做饲料,今年玉米都快绝收了,不好买,就让我帮着打听,她愿意用木头换玉米。你家要是还剩些玉米,也能换点木头回来烧,省的还要从山上拖树回家。”

  其实是梁衔月自己养鸡快没饲料了,鸡群和鸭群都在扩大,尤其是新一批小鸡长大许多,现在都是半大的成年鸡,吃得特别多,他们以前攒下来的饲料用的飞快,今年的玉米还很难买,梁衔月都想着等海岛别墅后院农田里的作物收了,下一茬就多种玉米,免得鸡鸭没了饲料吃。

  梁静倒是挺高兴的:“倒是有剩下来的,也就两三百斤,换不了多少木头吧?”

  “能换一点是一点,两三百斤换成的木头算下来也少砍好几棵树呢,砍一棵树要费多少力气,你也是知道的,还要大老远的从山上拖下来。我听说近处的树都砍光了,现在要走很远才能到山上的树林里。”甄敏想起自己听到的传闻,摇了摇头。后山以前还郁郁葱葱的,除了农田就是树林,现在秃了半边,看着都让人难受。可是不砍树怎么能挨过这漫长又寒冷的冬天呢?

  “那我找时间推着板车给人家送去,是哪户人家要收?”

  梁衔月赶紧说:“先送到我家来吧。我让他来拿,现在的路不好走,到时候也让他把木头送来我这。”

  “好,麻烦你了,月月。”梁静脸上带笑,看起来轻松不少。

  梁静走以后,甄敏就和梁衔月说道:“你刚才是给咱们家买的玉米吧?”

  “是啊,鸡鸭的饲料不够了,木头我可以把海岛空间里砍的木材拿出来,也好让静姨压力没那么大。”

  “那你稍微多给她一点木头吧,静静和四叔他们过得也挺难。”趴在炕上的梁康时说道。

  “我知道。”

  ————

  梁静因为换煤的事上火还没几天,村里就来了消息,说是今年基地那边还会下来和大家换物资。只用煤炭这一种物资换,可以换煤的东西倒是很多,几乎都是以前说好的品种,洋姜、丝瓜、南瓜、冬瓜、土豆,都是两斤农作物换一斤煤,一家人最多能换一吨煤炭。

  黄一峰坐在梁衔月家炕头,声音洪亮:“一吨煤不够烧的吗?”他太久没在农村住过,去年冬天也还没搬过来,早就忘了冬天要用多少煤,还以为自己早先收的土豆能换到足够的煤,不用再想别的事了。

  “当然不够。就是放在以前,一冬烧一吨煤也是要省着烧的,入冬前一个月煤和木头混着烧才行,去年冬天又冷又长,煤锅炉不好烧木头,我们家烧了三吨煤。”甄敏告诉他。

  “哎呀,那可差的太多了!到哪去弄差的这两吨煤?”黄一峰顿时感到大事不妙。“那去年大家都怎么过的,你们提前买的煤多我知道,别人家不知道降温这事,也不好好的过冬了吗?”

  “去年,第一场暴雪之后大家都买了煤,买的量差不多就是以前冬天的用量,后来发现不够,但那时煤也买不到了,就都结伴去山上砍树烧木头,再后来政府又换了一些煤下来,一家有半吨的额度,这才勉强坚持到冬天结束。”

  “那我现在是不是要去砍树了。”黄一峰想着办法,“小超市最近的生意不好,货我也卖得差不多,现在去不了市里也没处进货了。要不我干脆关了小超市,也跟着他们一起砍树吧!你家的煤够了吗,要不月月和我搭个伴,我们俩去砍树?”

  “我们当时煤买的多,还剩下一些,加上今年能换到的,差不多够了。你是不知道砍树的辛苦,山路不好走,还得拖着一棵树。”梁康时想着怎么能不让黄一峰遭这个罪,黄一峰为了救自己,弄得他腿上的伤也好长一个口子,就是没自己后背上的深而已。

  “这样,我家房前屋后这几棵果树去年都冻死了,一直枯在那我也没时间砍,你去砍了扛回家吧。两棵梨树、三棵枣树,还有两棵杏树,都是长了二十几年的老树,你都砍了,实在不够的话,再拿你店里的东西和村里人换点木头,也能省了自己上山,你对山路又不熟。”

  黄一峰咋舌:“那你家还剩下什么树?全都砍了。”

  “还剩半棵杏树。”

  这话倒不是开玩笑,仅剩的那棵杏树还枯了一半的枝桠,上面零零散散的结了十几个果子,有几个早熟的被梁衔月踩着梯子摘下来吃掉了。杏核都被她种到海岛里的那片果树林里,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再长成果树、更别说是结果了。

  “我再想想吧。”黄一峰摸着下巴走了。

  ————

  再用不了多久,粮食基地那边就会下来换煤炭。想换一吨煤需要准备两千斤的农作物,现在厢房里放着差不多一千两百斤的土豆,梁衔月家这边也得把还在地里的洋姜挖出来收获了,南瓜和冬瓜他们也种了一些,因为勤浇水,个头都长得很大。加上院墙边还没摘的丝瓜,凑一凑应该足够了。

  虽然海岛空间里有用不完的木头,但是家里的煤锅炉最好还是用煤做燃料,否则会大大缩短使用寿命。烧木头要经常添柴,带来的热度也远远赶不上煤炭,所以有能换到煤炭的机会梁衔月家还是尽量把握住。

  梁衔月先挖的是海岛里种的洋姜,一把攥住洋姜靠近地面的茎,使劲向上一提,长在根上的洋姜就露出了真容。如果担心地下还有断开的部分,就再向下刨一刨,有时也会找到一些漏网之鱼。

  海岛上的洋姜丛收获以后,上称共称出了一百九十斤的重量,以种下的面积来看,产量相当可观了。至于种在院子外面那些就不太好,土壤干的厉害,拔不出来,梁衔月一使劲,整个洋姜的茎都断了,只剩下地上小小一个刚冒头的茬。

  这下就只能用铲子慢慢刨出来了。种在院外的这些洋姜和海岛里种出来的一对比,个头小上一圈,根上结的洋姜数量也明显少一些。

  等院外的收了以后,只有七十几斤。

  这些洋姜梁衔月家自己也要留一些,一是要留种。洋姜是生命力很顽强的作物,即使是收获了之后,也多多少少也会有根茎残留在地里,第二年还会再长出来,所以只留了十几斤的种子,为的是让海岛里的洋姜地生生不息,持续不断的产出洋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