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第65节(1 / 2)





  赵卫民把两个人往他家地里引,脚步都有些踉跄。要知道他刚发现玉米地里生了虫时,见到整片田里的玉米叶上都爬着灰色的长条虫,把叶片吃的只剩中间细细一条,边缘都是参差不齐的咬洞,当时就一股热气直冲脑门,差点栽倒在田里。

  “你们看看,这可怎么办啊!”赵卫民摊着手站在农田边,急得脑袋冒汗。

  今年阳光毒,又不下雨,玉米苗长势缓慢,还被晒死了很多。他们这些农民想办法借了水管水泵和发电机来,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总算把地浇过一遍,玉米这才长了起来,现在才刚长到腰的位置,穗还没结,就被虫子给啃咬的没剩几片叶子,这还怎么结玉米棒子!

  老杨捏起一个虫子在手心看:“这是玉米粘虫,玉米作物的常见害虫。”他回忆了一下玉米粘虫的习性,想说出口的话在肚子里转了两圈,最后变成一句感叹,“这不对劲啊!”

  看到这是玉米粘虫,王晨正是对书本知识记得牢的时候,在一边背诵道:“玉米粘虫,鳞翅目,夜蛾科,是跨区域迁飞的害虫。”

  他拉过一片玉米叶,看上面玉米粘虫的颜色。“地里灰褐色的幼虫比较多,应该在2-3龄左右,4龄的黑色幼虫也有不少。玉米粘虫一旦达到3龄,就会食量暴增,如果防治不及时,农田大量减产甚至绝收都有可能。”

  赵卫民一听这话就急了:“咋个防治方法啊?我们前天发现有虫,连夜就打了农药,你看这效果也不大,虫子还是活蹦乱跳的,而且以前也打过药了,就是防治玉米粘虫和螟虫的,这都打过了怎么还是生虫?”

  老杨又问起打了什么农药,赵为民一五一十的说了。老杨的眉头皱的更深,打的农药确实是有效针对玉米粘虫的药剂,怎么效果不好呢?

  他和王晨商量道:“我觉得这批玉米粘虫不对劲。你还记得玉米粘虫喜欢什么样的环境?降水多、土壤空气湿度大。35c以上的高温会极大地抑制幼虫的成活,你看看现在这条件符合吗?而且农药防治效果差,说明这些玉米粘虫有了耐药性。”

  王晨也说:“咱们这边冬天冷,成虫过不了冬,往年都是从南方迁飞过来的。”他说到这里顿住了,这么说,这次的受灾范围可能相当广泛。“可是……去年南方的冬天也没暖和到哪里吧?”

  老杨表情严肃:“也就是说,耐寒性也增加了。”

  他表情凝重地看着一片狼藉的田地,重重地叹了口气。“看来要针对玉米粘虫的新特性改进农药,南方一定比咱们这里爆发玉米粘虫的时间早,不知道有没有研究成果出来。”

  老杨突然发现一边的赵卫民很久没有说话,一抬头,看到赵卫民满脸泪水。

  赵卫民今年61岁,冬天冻的四肢僵硬,风里像是在刮刀子的时候 没哭过,夏天热的浑身是汗,走两步身上就像着了火的时候也没哭,可是面对着被粘虫糟蹋的农田,他老泪纵横,浑浊的泪水大滴大滴的落在黄褐色的土地里。

  “赵大叔,你先别急,我们会想办法防治粘虫的。”老杨赶紧说道。

  赵卫民颓然的坐到田埂上:“冷也不要紧,热也不要紧,只要地里还能种出东西来,人就能坚持下去。但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老天不给我们留活路啊!”

  王晨忙蹲下来,解释起他和老杨刚才的对话:“我俩的意思是,农药需要改进没关系,不能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还有农业防治,用黑光灯、诱杀盆等等都能起到降低田间虫口密度的作用。”

  赵卫民不抱希望地抬起头:“真的?”

  王晨保证道:“我们把这个情况向上反应,一定给你们争取到帮扶。”

  赵卫民心里虽然忧愁,但是也不能放任玉米粘虫在田里肆虐,今年的玉米大量减产已成定局,可还要考虑以后,要是放任不管,玉米粘虫大量繁衍,明年这片地还是种不了玉米。

  他拍了拍沾满泥土的裤腿站了起来,勉强撑着说道:“那辛苦你们两个了,太阳升起来了,咱们回去吧。”说着,赵卫民就把头扭过去,好像一眼都不想看那些被粘虫啃噬的玉米一样,就像那些粘虫咬的不是叶片,是他的心肝。

  ————

  四爷爷的女儿梁静到梁衔月家来,说他们家的玉米也遭了虫,今年怕是难有收成。之前答应种梁衔月家那几块地给的地租,恐怕要换成土豆。

  甄敏抢先说道:“这个时候就别说什么地租了,没收成哪还有租子。玉米生虫了,两个老人在家里没上火吧?”

  梁静勉强的笑了笑:“我没敢让他们去地里看。我自己站在山坡上往下望,见到大家田里斑斑驳驳的模样,都觉得触目惊心,哪敢让我爸妈看。”

  梁康时也劝慰她:“玉米虽然不成了,那不还种了土豆,土豆产量高,也饿不着肚子,年景不好也没办法,你也别太念着这事,到头来把自己压垮了。”

  “家里种了半亩地的土豆,怎么也得收个一千多斤,家里的细粮也不少,去年冬天才和政府用玉米粒换了大米和面粉,吃到明年这个时候也足够了。我担心的就是收成不好,将来没有足够的粮食换煤,那冬天就不好过了。”梁静说着自己的担忧。

  这倒也是个问题。还没等梁康时夫妻俩说话,梁静也发觉自己说了太多的抱怨,赶忙说道:“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农业站的工作人员说已经在开会讨论,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大家的损失。”

  梁静坐了一会儿就走了。梁衔月又拿出了他放在角落里积灰的小收音机,他一忙起来就无暇顾及外界的信息,收音机很久没打开了。这次是听说变异的玉米粘虫大爆发,又查到玉米粘虫是可以长距离迁飞的害虫,梁衔月觉得其他省市很有可能也在遭灾,玉米减产可能发生在全国范围内,那明后年的粮食危机可就加剧了。

  她调着频道,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消息。

  【在异常的高热中,南北极的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是否已不可逆转?请听本台特约专家为我们带来的分析……】

  【x省开展防治水稻害虫专项工作,针对耐药性增加的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努力发展抗旱农业,利用道路、场院等天然集流场地,修建蓄水窖……】

  越听越让人心慌。

  甄敏在旁边听了几句,最关心的还是庄稼遭虫灾的问题:“水稻也有虫了?也是耐药性增加?我们还没适应这鬼气候,它们反倒这么快就进化了?”

  梁衔月点了点头:“去年冬天那么冷,正常的虫卵早就冻死了,今年本该是害虫更少的年份,现在倒是反过来了。”

  梁康时在一边很久没说话,最后感叹道:“玉米出了问题,好在还有土豆,土豆可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

  很快,农业站的工作人员再次下乡,为大家解读了农业局下发的几个文件。

  第一个要点就是治虫,在能对玉米粘虫造成有效杀伤力的新农药问世前,只能再使用一些农业防治手段降低玉米粘虫的密度。

  这部分分为诱杀成虫和诱卵采卵两个方向,玉米粘虫的成虫是一种飞蛾,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可以利用这种特质使用黑光灯或者制成糖醋汁诱杀盆诱杀成虫。

  诱卵采卵是指用扎起的草把吸引成虫在上面产卵,然后定时收集起来焚烧。通过这些方法,再佐以人工捕捉,尽量控制玉米粘虫的数量。

  对于已经可以预见的玉米大规模减产,以及因为天气干旱到造成的其他农作物减产,文件中主要提到的是以菜补粮的方法。

  老杨拿着大喇叭为大家解释:“很快我们就会给大家发下一批种子,主要是南瓜和冬瓜,就像以前的洋芋和丝瓜种子一样,这些都是免费发放的改良种子,耐旱性大大提高,在现在这种天气也能成活,而且产量高。

  南瓜和冬瓜放在地窖里妥善保存,都能有三个月甚至以上的保质期,大家种了这两种蔬菜,将来也能和政府进行物资交易。

  等到玉米粘虫的防治有了效果,大家可以在田里补种南瓜,适当的减轻损失。”

  村民们挤在小超市门口的遮阳网下听了老杨的政策解读,这些天因为玉米粘虫爆发的焦灼稍稍褪去了些。

  损失既然已经发生,那只能尽力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