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3章苦战,强援(2 / 2)


而李庆和楚灵风,一时之间,也战之不下,难以速胜。

李庆之前百拳暴击,本就微薄的真气已然消耗了九成九,只剩最后一丝。无法再像轰杀前一个银盾骑士一样,重施故伎。

楚灵风为了牵制这银盾骑士,全力爆发之下,真气亦是急剧消耗。在与这两个银盾骑士碰面前,楚灵风就已只剩四成真气。与这银盾骑士战至现在,她的真气赫然已只剩两成。

与银盾骑士单挑这一阵,她消耗的真气,竟然比得上之前血战大半个小时由此可见这银盾骑士,究竟有多么难缠。

而时间拖得越久,对李庆和楚灵风越是不利。要知道,除了这两个银盾骑士之外,还有九个银盾骑士,正在堡垒中四下搜寻,同时大肆屠戮帝国士兵。

在斩杀这个银盾骑士之前,李庆和楚灵风一旦被那九个银盾骑士找到,哪怕只被一组两个银盾骑士找到,李庆二人也只能突围仅仅两个银盾骑士,就已经这般难缠,让李庆二人消耗甚剧才斩杀一个,若是被三个银盾骑士围攻,李庆除非变身梦魇魔体,否则绝无胜算。

就算幸运的没被找到,若放任那九个银盾骑士不停地屠戮堡垒中的帝国士兵,不断地解放天照军的兵力,李庆和楚灵风最终同样会陷入重围。

所以二人必须想办法速战速决,干掉这个银盾骑士。

亲身体验到银盾骑士的战力,李庆和楚灵风对于守住港口堡垒,已不抱任何期望。他们只希望,能在堡垒陷落之前,尽可能地多杀伤敌军,甚至尽可能地多干掉几个银盾骑士。

又缠战片刻,李庆瞅准机会,突然掷出龙牙刀,将战刀当飞刀,直刺那银盾骑士面门。

趁那银盾骑士挥剑磕开龙牙刀时,李庆猛地爆发出最后一丝真气,全部集中到双腿之上,用来提升速度。真气爆发之下,李庆速度骤增三分,闪电般和身扑上,

李庆突然提速,打了那银盾骑士一个措手不及。持剑的右手顿被李庆死死擒住。

那银盾骑士刚想剑交左手,李庆大手一抓,手如铁钳,将剑身牢牢钳住。

银盾骑士眼中厉芒一闪,左手握拳,猛击向李庆面门。拳未至,楚灵风双刀一闪,砍向银盾骑士面庞。银盾骑士无奈放弃攻击,单手遮住面门,挡下楚灵风双刀。

楚灵风两刀砍在银盾骑士手上,只砍出一溜耀眼的火星。她的战刀虽是品质不错的灵器,但毕竟不如龙牙宝刀锋利,无法斩破银盾骑士的铁手套。连铁手套都无法斩破,更别提银盾骑士身上那密封严实,有如铁罐头一般的银甲了。

见战刀无法砍破银盾骑士战甲,楚灵风果断弃刀,抢至银盾骑士面前,真气游走,劲贯双臂,戴着青色铁手套的双拳虚握成锤,狠狠轰在银盾骑士心口。

她的拳劲,比起李庆毫不逊色。一拳轰下,顿时发出咣地一声巨响,在银盾骑士胸甲上印出一个深深的拳印。

骑士板甲不怕刀劈剑砍,就怕大棒重锤。楚灵风以拳作锤,一锤轰下,狂暴的震荡之力立刻渗透战甲,导至银盾骑士胸口,轰得那银盾骑士胸口一闷,喉头一甜,噗地喷出一口鲜血。

楚灵风一击得手,拳势不停,猛轰不止。一对戴着铁手套也显得纤小的拳头,竟打出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擂鼓瓮金锤一般的气势,轰得那银盾骑士虎躯狂震,鲜血狂喷,浑身上下不断爆出骨裂之声,那副坚固的银甲更在震荡共鸣之下发出嗡嗡颤鸣,绽开条条裂缝

楚灵风一口气暴击百拳,最后一拳轰出后,那银盾骑士身上的战甲,哗地一声彻底崩溃,破碎甲片乒乒乓乓掉了一地,竟被楚灵风的重拳彻底粉碎

连甲都碎了,人自是无法幸免。楚灵风没有轰破那银盾骑士的胸膛,不过当她结束暴击之时,那银盾骑士浑身骨骼已全部粉碎,当李庆松开他右臂后,他立时如烂泥般瘫软在地,死时连人形都保持不住了

“你猛”李庆对着楚灵风挑出大拇指:“粉碎整副战甲,震碎全身骨骼,比我都厉害”

楚灵风长呼一口气浊气,抹掉额上汗渍,得意道:“我拳法本来就甩你一个太平洋好不好”末了又苦笑道:“打得虽然爽,可是真气只剩一成了接下来又该怎么办”

“真气只剩一成了”李庆眉头一皱,这下可不好办了。

苏苏意念传讯告诉他,银甲骑士都是两人一组,而他们的实力,李庆和楚灵风也亲自体验过了,两人联手,都要经过一番苦战才能拿下。

现在李庆耗光了真气,无法再以真气爆增战力。楚灵风也只剩一成真气,打普通的天照军还可以打上好一阵,跟银甲骑士打,一会儿就会耗光。这种状态,根本不足以再杀两个银甲骑士。

而唯一落单的银甲骑士,还是个二十级的大强者。连十几级的银甲骑士都如此难缠,那二十级的银甲骑士势必更加可怕。李庆除非动用梦魇魔体,否则没有半分胜算。

正头疼时,苏苏的声音,突然又在李庆脑中响起:“李庆,又有一组银甲骑士到你们附近了,马上就能找到你们。我知道你们已经无力再战,不过请稍微坚持一下,你们的援兵来了”

“援兵”李庆心中一动,望向山头堡垒,就见堡垒下的山道之上,一位身披青甲,背系披风,手提方天画戟的飙爽女将,骑一匹火红战马,正循山道风驰电掣而来

“吕布”楚灵风手搭凉蓬,看着那女将,还有心情调侃:“手中方天画杆戟,座下追风赤兔马,神勇无敌强援呐”

李庆一笑,“小龙女来了看来,能多杀几个银甲骑士了”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