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4章 沙子(2 / 2)

且不说他不是重生,没有什么熟悉的企业名称可以选择,其实就算是重生,他也压根儿不知道早年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洪荒年代,到底是哪家企业生存下来了——所以,完全无从参考。

只能是看资料,初步筛选,有机会的,还是要去实地看一看。

目前来说他能够凭恃的就是,只要大方向正确,投五家,到最后能有一家没死掉,并后来一路正确的崛起了,就绝对大赚。

顺手在资料上写下接下来要让谢淑仪,或者干脆是自己亲自出马去重点关注和调查的地方,他又继续往后翻。

最后的一份文件,让他看得有点愣。

居然是一家服装公司的收购案简介,还是泉城市那边的服装公司。

资料倒是很容易看懂,可问题是,这完全不符合自己当初的要求,他顺手抄起电话,给谢淑仪打过去,“正看资料呢,怎么最后还给我弄出一份制衣公司的资料?我买制衣公司干嘛?而且我看……亏损严重啊!”

电话那头,谢淑仪笑了笑,“这个案子是我在老家那时候,我们事务所接的一单业务了,因为你的目的是合理避税嘛,我就想到它了,打个电话问了问,这件事到现在还停着呢,所以就给你列进去了。”

徐正华心里一动,“它能……避税?”

谢淑仪说:“别的时候你要买,也避不了税,但现在正好可以。其实有人对它很感兴趣的,只是价钱一直没谈拢,后来闹得很不和睦,于是海龙制衣那边就一直硬抗,说什么也不卖了,但其实是想卖的。到现在的话,你如果愿意买,大概450万到500万,是肯定能拿下来,你的钱正好够。”

“如果十一月份能够拿下来,你需要承担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损失,主要是工人停工的最低保障金,一个月大概20来万。合计的话,50万的损失封顶。但这家厂子有200多工人,你接下这家厂子,今年的全部收入,就都不用交税了。等到过完年,可以原价再转卖给想接手的那边。来回损失50万,和一些手续费,甚至手续费都能谈一下,让最后接手的人承担,可以免掉大概200万的税。”

2k

卧……槽!

所以就是做个财务桥,顺便避税?

“这是不是……太明显了,税务局会有那么好忽悠?我只在手里捂一两个月,就能避掉那么多税?”

谢淑仪轻笑,“完全没问题。我们当初都是讨论过的,它今年是绝对的亏损,而且至今还有200人出头的工薪支出,要真接手,绝对是个大包袱,扭转不了经营情况的话,一年之内大概会倒闭,但短期转一下手,亏损账单不用做就有,对于你来说,大概正好能省个一百来万。”

徐正华心念电转,“你……让我想想。我想想……”

他上辈子财产不少,但都是常年扔在公司里转,从房子到车,都是公司财产,他个人真说年收入,不多,其实也是高手给设计过的,所以在交税方面,主要是公司的各种税,个人税就比较少涉及。

完全没考虑过个人收入避税的问题,所以没什么经验可谈。

更何况,就算过去有经验,两个时空的税务制度也不大一样。

买个濒临倒闭的服装公司来避税?

这种思路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有的可玩……

先把这笔税款省下来,转过年去就卖掉,再考虑新的投资,也完全来得及。

“那这样,你跟你的老东家接触接触,把更详细的资料要过来,再帮我仔细排查排查,别万一有雷什么的,然后……等我回去咱详细聊。”

“好。”

挂了电话,他反倒来了兴致,仔细地把资料又看了一遍。

还别说,真是蛮有意思的一个思路。

这个时空的大明王朝,一直都是异常看重国内就业的,虽然穿越过来这几个月,也就只是多看了一些经济、财经类的杂志和报纸,算是对大体的经济运行情况有些了解而已,但徐正华还是知道,国内对纺织、服装这一类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向都有极大的税费优惠的,甚至还有用工补贴。

为的就是把这些劳动岗位都留在国内,不要因为国内的薪水过高,从而导致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流到东南亚、南亚等地方去。

产业空心化很可怕。

这一点,徐正华倒是完全赞同的。

所以,尽管大明现在的用工成本很高,但这些低端产业,其实依然有搞头,只是……没时间啊没时间!

算了,就单纯当成一次财务桥吧。

省个百十来万,帝都的一套房子钱,还是很香的。

…………

第二天的飞机回去,但是仅仅在帝都又呆了一天,徐正华就又一次坐飞机,飞去了琴岛——《东方青未了》的剧组目前正在这里拍摄。

这里是大明王朝最早对外开放的海港城市之一,有很多洋派建筑,而且风景也的确美丽,《东方青未了》的很多外景都选在这里。

“正华,这里!”

负责打前站的陆铭,是提前两天赶过来的,这时候就带着车到机场接人。

现在的徐正华籍籍无名,在帝都的时候,尤其是出现在音乐学院的时候,已经的确是需要稍微注意一下会被狗仔抓拍的事情,可一旦离开了帝都,就全然没有这些担心了,只是安小菁依然需要格外注意。

陆铭开的是剧组的车,只不过没带司机,他亲自负责开车。

一路上闲聊着剧组里的八卦,和安小菁拍戏的表现,不知不觉就到了剧组的拍摄地,陆铭带路,两人直接进去。

里面正在拍,而且巧的是,正在拍的还是赵去病和安小菁的对手戏。

在这部戏里,安小菁的角色是那种男主角的好妹妹的类型,大概就是一直都在男主角的光环笼罩下长大,从小就崇拜爱慕男主角,但男主角却只是疼她,拿她当个不懂事的小丫头看待的样子——好像很多言情剧和爱情戏,都喜欢设置这么一个角色,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了烘托什么。

这是一栋早年的老建筑,看着像德式建筑,徐正华看过安小菁手里的剧本,所以大概能猜到,这里应该就是男主角的家了。

内部布置的有些奢华。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初的一段爱情故事。

候场的演员们有的穿着洋装,有的穿着明服,很混搭。

但这个时空的本世纪初,国内也的确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正华!”

拍摄暂停的工夫,赵去病主动找了过来,跟徐正华握手、拥抱,寒暄了几句,安小菁也跟着过来,鬼鬼祟祟的给眼神儿,握手的时候挠手心。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不但赵去病和安小菁在,连这部戏的制片人、导演和女主角,男二号、女二号等人,也都在,但徐正华跟他们都不熟,交流有限,除了应付赵去病之外,净顾着跟安小菁在桌子底下腿来腿去了。

现如今的徐正华,在唱片圈子内部,堪称声名显赫,但在整个娱乐圈而言,他一个幕后人员,其实声名不显,没人会捧他臭脚,社交型晚饭结束之后,徐正华就在剧组驻地的酒店住下,还特意跑去赵去病的房间,跟他交流了一阵子《明明很爱你》和《月半弯》,顺手指导了一下他的唱法,眼看九点半小十点,就告辞了回到自己房间。

一个短信发出去,五分钟之后,安小菁就鬼鬼祟祟地溜进来了。

好一番颠鸾倒凤。

像安小菁这种女孩,不但聪明,而且其实相当自立,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她的事业起步期,手里捏着她绝对需要的资源,当然是双方之间关系最好的粘合剂,但是当她真正站稳脚跟之后,可就不好说了。

纯情还行,大家就真的谈恋爱,甚至谈婚论嫁,还是有可能的。

毕竟徐正华长得也不赖,又会玩。

但你想玩一龙N凤的话,单纯靠给资源,就大概率是拴不住太久的。

这是人之常情。

偏偏截止到目前,徐正华还丝毫都没有感觉腻,还是很希望把彼此之间的这个关系,再多延续几年的。

那就得再加上点儿辅助手段。

她这样的女孩子嘛,就像一把沙子,你越握,她越散,除非你把她弄湿。

其实女人跟男人一样,一旦有了第一回,就没有不爱这个的。

就口碑来说,目前安小菁、袁维和靳晓青,都对徐正华相当满意。

先折腾了一回,让她过过瘾,然后俩人就开始折腾别的,徐正华兴致勃勃,安小菁就有点发怵了,一个劲儿的哀求——当初拿这个勾引的时候有多风骚,这会子就有多不想认账。

俩人正瞎折腾,安小菁的手机响了,她马上就溜,“电话!电话!我先接电话呀老公!”接起来,大声,“喂?”

电话那头是陆铭,急吼吼的,特别兴奋而又幸灾乐祸的超大声,“你俩没睡吧?赶紧开电视,大唐电视网的娱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