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103节(1 / 2)





  别的货物任由如何珍贵,只占了一小块儿地方,精心包装,派人看着就行,可车子怎么运送?

  它倒是不怕跌,可是体积大啊!

  薛乙一下子楞住了。

  刚才宋朗旭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目前一厂的产品虽然热销,但辐射范围只在周围,被限制的原因就是运输,小数量还行,大数量真的不行。

  薛乙冥思苦想,终于说到:“那就只能走水路了,船上面积大,尽量减少陆路的行程。”但这样耗费的成本也太高了。

  但一想到这独一份的新奇,倒也觉得划得来,只要站稳脚跟,薛家商行屹立不倒,些微花费也值得。

  宋朗旭却比他想的还要多,借着这个机会打开江南市场,岂不美哉!谁也不会嫌弃银子多,尤其是这银子又来的这么快,只是他暂时没想到更好的法子,只能按捺下,让薛乙也先回去再考虑考虑,他则转身去寻谢雪斋。

  谁知道谢雪斋笑道:“就为了这事啊!我早就想好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宋朗旭待要问, 谢雪斋却卖关子不肯说。待得他亲手端了一盏茶过去,谢雪斋才肯开了金口:“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到了,限制目前厂子规模的, 就是运输问题。”

  “自行车是木头制成, 虽然不过坏不怕摔, 但是占的位置太大, 每次都需要专人运输,我就在考虑解决办法了。”

  “上策, 自然是在江南本地,另外再建一座厂,这样的话, 整个江南的市场都会被收入我们囊中。”一想到那个画面,谢雪斋便是难言的激动。

  但这激动并没有磨灭他的理智, 他思忖着继续说:“但这样,又有一桩难处, 首先,要培养出足够的工匠来,才能撑起一个厂, 目前我们自己的人手都不够,就更分不出人手了。”

  “其次, 一旦在江南建了分厂,工艺的保密,又是一桩新问题。”

  虽然这厂挂在朝廷名下, 但也保不齐有人打起了歪主意,或者是为了给谢雪斋使点绊子, 让他下不来台。这样的话,分厂又在江南, 鞭长莫及,真要出点什么事情来不及反应,反而坏事了。

  所以在时机没成熟前,谢雪斋没想过要设立分厂。

  “下策就是在京城生产好,然后运送过去,那怎么送又是一个问题。”一辆马车顶多能装两三辆车,那得要多少马车来运输啊!

  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没有法子了,谢雪斋苦思冥想后,终于找到一个替代的法子。

  自行车的零件是先生产出来,然后再组装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先把零件运送到各地,然后再派人组装呢?少了许多工序不说,还能防止泄密。

  听完谢雪斋的主意,宋朗旭只能拍手喊妙的份儿。

  这不就是可乐公司多年来的商业绝招吗?

  可乐公司能够一百年屹立不倒,全靠他们的独家秘方,而这个秘方能够长年保存,全靠他们只给供销商提供可乐原浆,供应商只能按方勾兑,却始终堪不破其中的奥秘,这才有了可乐每年的销售神话。

  可见聪明人到处都是。

  听过谢雪斋出的主意后,宋朗旭又补充一点,“既然如此,现下要不要多找几个商人,炒炒热度?江南那么大,一千辆看似很多,实际上一扔出去,什么都看不见。”

  “我也正有此意,正寻找人选。”谢雪斋点头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多选几个可靠的人,一一考验过再说。”

  具体要怎么考验,自有别的官员去做,宋朗旭就能放下心了。

  挑出人选后,谢雪斋又单独过目一边,终于选好了四位商人。他们虽不是本地最有钱的,却是名声最好的,做生意实实在在,并不缺斤少两。

  而他们本身也听过风靡一时自行车的名头,暗地里想着要怎么下订单抢到第一茬的新鲜,所以,好容易排到订单的队,并没有产生别的想法。

  更别说,一厂听说他们是远道而来的的客商,前思后想后,竟然帮着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连运输困难都解决了!

  不愧是天子脚下啊。

  江南商人的订单下了之后,一厂里开始有条不紊的生产新的零件,又临时抽调了一部分的人手学习组装,才好派出去江南出差。

  听说有这样的机会,那些木匠还努力争取,想要公费出门呢。

  安排好这一波人手,宋朗旭临时想起了什么,去找谢雪斋争取机会,准备顺便打听打听江南织造的详情。

  早就听说江南本地,织造一绝,但到底怎么个绝法,他还没见识过。

  这等小事,谢雪斋自然答应了。

  下值后,谢雪斋说起最近赵辰之来了信件,诉说近况,不如一起拆开看看,宋朗旭欣然同意。

  他筹备的道具也差不多了,到了亮相时刻。

  赵辰之的政绩考核评了优,又有同门周转,顺顺利利的官升一级,还换了个富裕地界儿当官,正过的风生水起,热火朝天呢。

  听说他一到当地,先砍了一些伸手捞过界的当地官吏士绅,紧接着肃清了多年夹杂不清的老账本,最后找到当地特色的一种特产,又鼓励百姓们多劳多得,当年赋税就翻了一倍,成绩显著。

  赵辰之大刀阔斧改革后,百姓日子过的蒸蒸日上,故而赵辰之特意写了一封信来告(炫)知(耀)。

  两人都知道赵辰之的性子,倒没有被他凡尔赛到,谢雪斋甚至还笑道,“他肯定是无聊了。”

  “赵师兄喜欢新奇的东西,当地没什么新鲜的,他的确无聊。”宋朗旭点头,“不过别急,再过些日子......”

  “又有新鲜东西可以玩了!”谢雪斋默契接口。

  先前没想到赵辰之所在的地方也可以销售自行车,现在必须给他加上!

  师兄弟说完闲话后,又有些叹息,谢雪斋本人其实也想外放,见见外面的世界,多了解民间疾苦,奈何年富力强又能干还得圣心的三个标准他都占完了,隆庆帝不想放手,一门心思让他靠近中枢。

  至于宋朗旭?先把翰林院的三年熬完再说!

  宋朗旭本人是很想外放的,别的不提,至少有些创意不能凭空捏造,需要有理有据,他如果身在外地,身边都是自己人,也犯不着这么小心翼翼,怕惹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