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73节(1 / 2)





  肖大人腹诽到,知道你还问?岂不是白问?但他面上不漏,“写家书而已,不耽误什么。”一边把自己写过的笔墨收起来,小心盖住。

  进门的此人本身也是巡察,能够帮着巡察使多看多听,查漏补缺,互为一体。

  同朝为官,略有薄面,肖大人就让此人先坐下,“刘大人,有何事拜访?”

  被称呼为刘大人的人拱拱手,“我是为了这次巡察照城的事情来的。过来这些日子,不论哪一方面都很不错,赵大人堪为朝廷的楷模,但我心里始终有个过不去的坎,所以想要跟肖大人讨教一二。”

  “讨教谈不上,刘大人直说即可。”

  刘大人想了想,“我们分别从福光城和仙火城路过,只见到福光城的热闹和仙火城的贫困,怎么照城这边有了肥料此等神物,偏偏只给福光城呢?难道是赵大人挑挑拣拣,选易弃难,觉得仙火城的百姓不该享受神物吗?”

  “他们也是朝廷的子民,享受朝廷的庇护,难道赵大人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如此小肚鸡肠?”

  肖大人听完之后,一时失语。

  第九十八章

  肖大人没想到大半夜, 刘大人偷偷摸摸过来,竟然是为了说这些话。

  乍一听还是挺有道理的,大家同朝为官互相都有些香火情, 如果有什么好事也该相互通知, 信息共享, 有好事告诉我, 下回我就告诉你,彼此互助。

  可是也就是听听而已。

  人家费心研究, 炮制,试验出来的东西,中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多少精力, 好容易到了享受成果的阶段,你横插一脚跑来要东西, 人家不给就是不宽厚不仁慈,心胸狭窄, 脸皮这么厚,咋不上天呢?

  刘大人你心胸宽广,怎么不拿自己的政绩贴补给仙火城呢?

  肖大人堆积了一肚子的话, 硬生生憋出没说,他转而打哈哈:“这里面想必是有什么误会吧?咱们初来乍到的也不清楚, 就别插手管这些事情了,想来赵大人会有其他的安排。”

  “或许吧,唉, 我也是操心仙火城的百姓,他们也能跟着收益就好了。”刘大人絮絮叨叨说了许久, 好像这才意识到时候不早了,连忙拱手说道:“我告辞了, 不打扰大人休息了。”

  肖大人起身送客,在房门口时,刘大人看似不经意的说:“听说最近户部现在的张侍郎到了年岁,快要退下来了,时间过的真快啊。”

  “是啊,张侍郎虽然擅长钱谷之事,但身体不好,受不起折腾,这几年反反复复的上折祈求致仕,皇上只是不允,张侍郎也只好继续坚持。”

  “这时要是有个擅长钱谷的人顶上去,想必张侍郎也能够回家好生休养身体了。”

  “对了,听说肖大人的叔叔,任期将满,快要回京城述职了对吧?呵呵,我在这里先恭喜了肖大人亲人相聚了。”

  肖大人扶着门框的手顿了顿,依旧展颜笑道:“那我就先谢过了,到时候必定让叔父请客,刘大人可要赏面来喝一杯。”

  “一定,一定。”

  两人又客气了几句,这才分别。

  肖大人折返房中,刚才还笑着的脸,蓦的沉了下来,刘大人跑这一趟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终究还是小瞧了。

  肖大人的叔父的确外放期满,即将回京,他也在拼命的谋求留京当官,毕竟京官天然高一等,还亲近天子。

  只是,如果要让肖大人伪言矫饰,就打破了一贯的处事原则,会让他无所适从。

  选原则,还是选亲人?

  肖大人的房内,灯火亮到半夜,后半夜才熄灭。观察着这边的刘大人吹着口哨,得意一笑。

  只要肖大人递送的奏折稍微降低一下丰收程度,不要写的如此夸张,也就足够阻拦赵辰之前进的路了。

  一点点而已,对肖大人来说,不难。

  *

  次日,宋朗旭正在预测本地的产量时,面前突然罩下一层阴影,他抬起来头,发现肖大人正在看他手里的纸张。

  他也大大方方的展示给对方看,这些数据也不是机密,文书房随时都能查阅的。

  肖大人点了点上面的方格,“这是什么意思?这条线又是什么意思?”

  “这是曲线图,记录照城二十年来总的粮食,蔬菜,野物,牲畜的产量,方便师兄----赵大人掌握一城情况的,就不用每次都要翻阅账册了。”宋朗旭说着指着白纸上面的数据,一一解答。

  衙门里的户口册跟田地册,事无巨细的记载了各种数据,虽然详细,但是一旦想要统计数据就抓瞎了,只能挨着挨着翻,所以他把统计出来的数据另外登记,按照种类,月份,年份等等分别登记,然后再统计到册子上,这样才能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肖大人仔细看着,“我能誊抄一份作为资料吗?”

  “当然可以,大人请便。本来就是大人职责所在。”

  肖大人仔细看了看数据,这样直观的对比就会发现,自从赵辰之来到照城后,照城的整个户籍,人口,经济就开始慢慢复苏,恢复活力,乃至最后一飞冲天。

  这样的能人啊,不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会一鸣惊人的。肖大人想,再看看面前的青年:“听赵大人说,你在其中出力非小?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我们这些人脑子可没那么灵活。”

  宋朗旭不意师兄会在巡察使门前说他的好话,他想了想答案:“很多主意的确是我出的,但是少不了师兄先前打下的基础。”

  “照城情况复杂,人口稀少却各自抱团,对朝廷并不信任,如果想要推行一项政策,定然困难重重,事倍功半。而师兄赴任后,先是休养生息,然后取信于民,逐渐恢复了原先的基础建设,后面我出的那些主意,才能被百姓接受,认同,并且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远的不说,没有这个基础,我让百姓们使用肥料,他们会听吗?怕不是悄悄扔掉,最后禀告说肥料一无是处。”

  “地基才是建筑的根本,根系扎实才是植物旺盛的原因。没有根底的淤泥,哪来的荷花扑鼻香呢?”

  肖大人一怔,没想到对方年纪小小,心胸竟然如此开阔,如此疏朗。

  那仙火城的事情,想必也是另有原因吧?

  他就直接问出了口,宋朗旭就回答道:“试验这些新鲜东西,其实是有不确定性的,肥料,其实在去年已经给一部分百姓分发下去,但是因为作坊建的慢,春耕结束麦子都抽条了才撒下去,最终的增加效果不是很大。”

  “所以今年,先从施底肥开始,再到生产,抽苗,灌浆期,完全的流程走一遍,这样才能确定到底能够增产多少。福光城的土地跟照城不同,所以我们想去那边试验土质,对效果有没有影响。”

  “一样药品治好了我的风寒,未必能够治好旁人的风寒,总要多找些不同的人试过,才知道能不能救人,有没有后遗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