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玩家靠开马甲一统天下第219节(1 / 2)





  【凌凌……凌凌……】小肥啾在意识空间里轻声唤她。

  祝凌收回了目光,慢慢走向后殿的方向。她推开后殿最大宫室的那扇门,门里铺着柔软的地毯,所有的家具都做了圆润的弧角。

  祝凌环视了一圈———窗边的美人榻上摆着一只褪了色的波浪鼓,鼓边躺着几只玉色的小钗;塌下放着一本半开的书,似乎是被主人慌乱地丢了进去;桌上用镇纸压着些凌乱的纸张,字迹从稚嫩到成熟;高大的屏风侧面,能看到深浅不一的划痕,记载了流逝的岁月……这间宫室里的摆设和物品有新有旧,随意自然,好像某一天就会有一个少女推开殿门,在地毯上坐着,在塌上躺着,在桌边趴着,或是摆弄一下幼时的小鼓,或是试戴一下新得的小钗,或是拉着那个亲近的人在屏风侧面比划一下自己是否长高,又或者练字的时候长吁短叹,却又打起精神来一笔一画地描摹。

  她在殿里看了一圈,恍惚好像看到了小公主无忧无虑、快快活活的十五年。

  “她真的很好。”祝凌对着小肥啾轻声说,“乐珩也很好。”

  【说这些有什么用……】小肥啾悲伤地将自己团成一个啾啾球,【乐凝已经不在了呀……】

  系统加载了情感模块,但并不能完全地体会到人类那些细微又复杂的情绪,小肥啾之前也并不明白祝凌为什么那么逃避———直到它看到了这间大殿。

  那些属于另一个人的物品、那些属于另一个人的成长痕迹,终于让它清晰地意识到,祝凌和乐凝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她们是两个人———就算用着同一副躯壳,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咔哒———”

  有一声轻微的机括声。

  祝凌收回手,墙上长卷轴后出现了一道向下的暗门。暗门的开关藏得极其隐蔽,如果没有小公主的记忆,祝凌根本就不会猜到。

  她拨开卷轴,沿着台阶慢慢地走了下去。这是乐珩和乐凝两兄妹共同的密室,很多他们不想告诉别人的东西,就会悄悄藏在这里。

  与乐珩有关的记忆碎片实在太少,祝凌一直处在一种被动的情况里,她想要多了解乐珩一点,而且……

  脚碰到最下层的台阶,祝凌的思绪被打断。她眨了眨眼,借着『夜可视物』的技能,看清了整个密室的构造———密室整体是一个横向长方形,左侧是壁挂的灯笼,右侧摆着两大排书架,书架的左侧是落地的宫灯以及案几,案几上有笔墨纸砚以及一本似乎未看完的书。

  祝凌心下泛起一点不安,内力技能加持在身,她走到案几前,目光落到那本书上,书里讲的似乎是志异故事,纸上却落了一层薄薄的灰,书的最下方压着一张纸,祝凌抽出了那张纸,纸上的字银钩铁画,隐约能看出几分书写人的性格。

  那纸上写着———

  夜梦忽醒,心下恸然;吾妹乐凝,恐遇不测。

  落款时间是承安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与梅花妆台暗格里的信,是同一日。

  乐珩在写下那封“书不尽意,再祈珍重”的信时,又是抱着怎样的念头……写下的这行字?

  祝凌一时茫然失语。

  但很快,她便意识到了不对,她将信纸还原,立刻沿着来时的方向返回,但那扇暗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落下了———密室成了真的密室。祝凌的手在墙上摸索了一阵,机括失灵了,或者说……不是突然失灵,是早有预谋。

  她在原地顿了顿,然后沿着台阶走回到那间密室里,密室右侧的书架角落,忽然向外翻开———那是这间密室的第二个出口。

  蜡烛的光从入口处透进来,乐珩执着灯盏慢慢走出,他头上仍旧戴着玄鸟绕明月的素银冠,身着玄色的深衣。

  他的目光看向祝凌的方向,眉宇间有种疲惫的笃定:“你是谁?为何占了凝凝的身体?是民间志异中的夺舍,还是……”

  他的喉咙好像哽住了,顿了顿才道:“借尸还魂?”

  祝凌看着乐珩,乐珩的眼中蕴含着不易察觉的悲伤。

  “我想知道,我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第一眼。”乐珩说。

  祝凌喃喃道:“第一眼啊……”

  先前所有让她觉得怪异的细节,在此刻都得到了连通,原来……乐珩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她是乐凝。

  灯盏的灯油燃烧,爆出噼啪的声响,密室里,乐珩轻声道:

  “哪会有人认不出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

  “哪会有做哥哥的认不出妹妹?”

  第216章 不可弃

  ◎“若轻言生死,置百姓于何地?”◎

  乐珩一手带大了乐凝,他怎么会认不出那副熟悉的躯壳下,那个他所熟悉的灵魂?

  “怀疑我……”祝凌说,“为什么又要写下那封信?”

  “人总是怀抱侥幸。”乐珩将灯盏放到案几的角落,那一豆灯火便照亮了一小片天地,“我想的是,万一呢……”

  万一那只是一个荒诞虚无的梦,万一乐凝并没有身死,万一是他过于杞人忧天,万一……

  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可能,他就愿意去欺骗自己。

  “可你连自欺欺人的机会都没有给我。”乐珩说,“白泽玉佩带回来了,明光令带回来了,暗格里的那封信……也带回来了。”

  这些东西放到他面前的那一刻,他就知道那个活着的人,那个被太傅确认过的人,绝对不是凝凝。可他又忍不住去想,也许那个救了凝凝的门派格外厉害,无论是玉佩还是明光令都无用武之地,所以凝凝才将它们送回来———但那些微弱且侥幸的念头,在看到“乐凝”的第一眼,便被冻结在了初春还有些刺骨的寒风中。

  “你甚至不愿意骗骗我。”乐珩从桌上拿起那本记载了志异的书,轻轻地、慢慢地抚去上面的灰尘,“或者说……你连骗我都骗得那么不走心。”

  无论是被原样送回的玉佩和明光令,还是从未被动用过的珍宝阁,又或是那小摊上对摊主的询问,那样冷静且理智,还有在太傅府看见他时一瞬的紧绷。

  破绽太多,方方面面都是,这才造就了眼下的场景。

  祝凌明白乐珩的意思。她踏入千秋殿,射箭场地角落箭靶上面那支箭,那新鲜的箭痕,其实已经很明确地提示了她———千秋殿里有人。可祝凌摸了摸那只箭,看到了离她不远处的梧桐树下并排的秋千,她忽然就觉得累了,关于谎言,关于欺骗。

  她走进了千秋殿,打开了暗门,故意去拿了案几上摊开的那本书,她只是没有想到,那本书下会有信纸,更没有想到乐珩知晓乐凝出事的时间竟然那么早。所以那一瞬她慌了,她下意识地想逃避,幸好那扇出去的暗门已经关上,给了她与乐珩面对面坦白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