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1 / 2)





  林清重新拿起试卷看起这首诗,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闺房诗,可是却不是为了讨好公婆,讨好夫君,而是为了讨好主考官,这其实是一首科举自荐诗!

  说起这首诗,就不得不说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是唐朝举子朱庆馀在考进士时,向当时著名诗人张籍,询问自己能否科举得中的事。

  在唐代,由于科举考试不糊名,考官在录取进士时,不仅看文章的好坏,还看举子的名声大小,所以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有一个虽不成文但却颇为实用的风行性做法,那就是考生在试前往往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这就是当时流行着的所谓行卷。

  而朱庆馀,也在科举前,将自己写的许多文章,送给当时著名的诗人张籍,希望他能帮着自己宣传一下,以便考中进士。

  朱庆馀当时虽然送了很多手稿给张籍,可还是心中忐忑,不知自己是否可以中进士,于是就做了一首诗,想试探一下自己是否可以中进士,而这首诗,就是考题上的这首,名为《闺意现张水部》

  这首诗其实是,朱庆馀将自己比作新妇,将张籍比作新郎,将主考官比作公婆,问:我将要考进士,您看看我的这些手稿,和主考官的口味吗?

  之所以写的这么隐晦,是因为毕竟当面问别人自己的文章好不好,显得很失礼,所以才写的如此隐晦。

  而最妙的是,张籍看到朱庆馀的诗后,哈哈一笑,当即也作了一首《酬朱庆余》答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可谓珠联璧合,所以为当时诗坛佳话。

  所以这首虽然是闺房诗,却实打实的写的是科举,出在这里,不仅应景,寓意也是极好的。

  而最重要的,这道题并不难,因为没有具体要求,所以这道题破题有很多种,可以写文人相重,重视学才,也可以写这种作诗手法的高明之处,还可以批判一下不糊名的坏处,甚至还可以讨论一下应不应该毛遂自荐,反正只要搭边,这道题都没问题,所以只要看的懂题,身为童生,泛泛而谈的写篇策论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前提是,你得看的懂题!

  你要看不懂题,这题就歪到南墙根了。

  林清把试题放下,按了按额头,想想怎么破题。

  上一世,他看到这个题时,也和这些学子一样直接懵了,不过当时他留了个心眼,就像高考历史永远不会考文革,科举考试,有些内容也是一定不会考的,例如闺房诗,只要主考官不脑抽,他就不会考那种有争议的题,毕竟闺房之私,怎么可能拿到科考,尤其还是院试的考场,可当时他又确实想不出这首诗有什么寓意,所以当时他就写了个万金油策论。

  科考中的人都知道,有一种文章,表面看起来华丽无比,高端大气,可要真正研究下来,就会发现,整篇文章都是泛泛而谈,其实啥都没说。

  林清当时在猜不出题是什么意思时,就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肯定得不了好名次,可当时大多数人都写错的情况下,起码林清这篇文没明显错误,所以他最后几乎压着线过了院试。

  而这一世,既然他知道了这首诗的背景,也知道如何破题,自然不会写前世那篇万金油,林清想了想,决定从文人相重这个角度写,毕竟这个话题最安全,最不容易引起忌讳。

  等到笔墨纸砚发下来后,林清磨好墨,开始先在草纸上打草,写了一会,林清突然顿住,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主考官不会是当年和他一起考院试的吧?

  对了,这个主考官叫什么来?

  林清一脸懵逼,他好像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

  林清在第二天下午,拖着疲惫的身体出了考场,结果一出府学的门,就立刻被几个人围住,林清抬头一看,是他爹,他哥还有他家的管家。

  林清模模糊糊的打了个哈欠,问道:“爹,哥,你们怎么都来了。”

  林父一把扶住林清说:“清儿,你没事吧!”

  “没事,就是好困,那被子太脏了,我看的恶心,就没用,直接睡的床板,那床板还是我的桌子板拆下来的,咯的我没睡好。你们怎么都来了,让我哥来接我就行了。”林清说道。

  林父看了林清几眼,小心翼翼的说:“清儿,你感觉还好吧,就一场院试,别放在心上。”

  林清听了这话有点不对味,有一丝清醒,奇怪的说:“爹,你怎么了?”

  “那个,那个,我听说你们这次院试有些难,怕你心里不痛快。”林父努力想找个不那么刺激的说法。

  林清愣了愣,随口说道:“这次题不难啊,只是策论有点偏。”

  林清想到策论,有些想笑的说:“爹,你不知道,我们这次考的一首很好玩的诗,那首诗乍一看是写闺房之乐的,其实写的是科举………”

  “什么?”林清还没说完,就听见后面一声吼,顿时吓得一哆嗦。

  林清气的直接转过身,对后面说道:“吼什么吼,你想吓死人吗?”边说边拍拍自己的吓得乱跳的小心脏。

  谁知那个人直接走到林清面前,红着眼说:“你说最后那道策论写的是科举,不是闺房之乐。”

  “那是唐代行卷的一首有名的自荐诗,在《全唐诗》中非常有名,你没读过吗?再说,院试是科考,考什么闺房之乐?主考官又不是有病。”林清说道,本来他不想这么刺激人,可凭白被吓一跳,任谁语气都不会好。

  对面的童生面色从涨红到苍白,又从苍白到发青。

  林清突然觉得自己说的有点过分了,这人一看就是没作对题,人家刚科考失利,自己刚才说的又有点重,这人不会被刺激坏了吧?

  林清赶忙打算说两句心灵鸡汤把对方回暖一下,可还没开口,就看到对方突然间,拔腿就跑,直接往前冲,直接以百米加速,扑通一下,跳到了府学前面的护城河里。

  跳河自杀?

  林清直接傻眼了,反应过来,立刻就要往前冲救人,天哪,他一句话居然把人家刺激的跳河了!

  林清刚跑两步,就被林父林泽一人一个胳膊一把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