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五章渝塔之顶(2 / 2)

  “正是在下。”

  “哈哈,不错,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上你。”院长眼神中带着几分惊喜,还故意瞥了瞥县令大人,那意思仿佛在说,看见没有,我书院的弟子拿了猜灯谜的第一名。

  感觉被冷落的县令大人倒是不以为然,反倒讪讪一笑,“想不到院长大人的弟子,见到院长也只是一笑带过,贵书院的礼仪真是从简啊。”

  他的话是在暗自讽刺刚才陈锦鲲和阿瑜都没有朝他们下跪。

  阿瑜自然听得出来,忙说:“县令大人误会了,虽然锦鲲年纪轻轻,但他已经是秀才,算是有功名的人,所以可以不下跪。而小女子也过了及笄之年,我朝有规定,待嫁而成年的女子见到其他男子,可以不行三叩九跪之礼,除非那男子是九五之尊。这是我朝天子为了福泽天下未婚女子,而定下的规定,难道县令大人不知道吗?”

  这个朝代确实有这样一项规矩,那是因为战争之后,国内人口稀少,女人必须和男人一样劳动。所存活的未婚少女很少,能生育的女人就更少,还要参与繁重的劳动,让本朝本就不高的生育率更加低。

  曾经有一位刚刚成婚的少女,因为天天不但要干家里的活,还要干地里的活,太过劳累,路上又恰巧遇上了一个大官,结果在行三叩九跪之礼之后,人便晕过去。等醒来之后,肚子里面的孩子已经流产,她也因为小产伤到了身体,没过多久就死了。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朝皇帝的耳朵里,天子大怒,感慨女人的不容易,又想起已故的生母,便定下这样一个规定。凡是成年而未婚的女子,无论见到什么大官,都不用行大礼。

  这件事情在京城里早就传开了,而且也在京城最早施行,现在也慢慢向京城以外的地方推广。阿瑜也是在村子里面开茶铺的时候,从过往商人嘴里听到的,可是渝县是个小县城,消息闭塞,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县令听阿瑜不卑不亢,不但不向自己行三叩九跪之礼,还说出这么多大道理,不由脸上一慌,惊讶的问:“你是什么人?”

  “在下只是渝县区区一名小女子,怕县令大人责怪,才向县令大人来解释。”

  呵呵,这哪里是在解释,明明是在打县令大人的脸。

  贪财又小气的县令大人见这个女子对本朝的律法这样熟悉,一时间气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甩一下袖子,冷哼一声,带着狼狈走下塔去。

  而那个院长大人的视线依旧停留在陈锦鲲身上:“陈学子,你父母是何人?又是做着什么营生呀?”

  这院长大人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喜欢打听学子的家境。因为院长大人就是名门出身,很在乎其他人的背景和身份。

  在他看来,每一个人的家境至关重要。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只有优良的先祖才能生出优良的后代。不光是他这样认为,整个朝中的士族家庭也都是这样认为。

  从前朝开始,这个国家就一直采用士族制度,录用官吏、选拔良臣都是采用这个方法。当时采用这个方法,是因为国家初建,国内几乎没有合适的人才可用,而跟着开祖皇帝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良将,很注重培养自己的子女,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跟他们一样优秀,甚至比他们更加的优秀。

  先皇采用士族制度,可以不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可这种方法只是适合某一时期,时间一久,它的弊端就显露出来。

  有的士族仗着祖辈的功迹,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不但事业上毫无建树,生活上也是奢华淫乱,贪官污吏盛行。这一朝的新皇帝上任时,大部分的贪官都是来自于这些士族家庭。

  为了重振朝纲,新皇推行殿试制度,鼓励从民间挑选合适的人才,这才有了四大书院的建立。此外,他还极力打压那些士族家庭,不想让那些位高权重的士族毁了这个国家的朝廷。

  可是,想法是好的,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这些士族都是几代为官,在朝中势力颇厚,而且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搬干净,甚至有的时候新皇帝还得对这些士族忌惮几分。

  因为朝中握有重权的大多数是来自于士族家庭,若是他们一起撂挑子走人,或是选择叛乱,那么朝中就算不是无人可用,也会伤了根本。

  长年以来,皇帝从民间选拔的官吏,以及朝中士族势力这两股力量明争暗斗,相互制衡,却也没有谁能彻底赢了谁。

  而鱼龙书院的院长大人,便是众多士族中的一员。他家中三代都是朝中的大官,家里的亲戚都在宫中任职,到他头上最不济,才当个鱼龙书院的院长,却也享受着众人的尊敬。

  所以,士族出身的他,最喜欢问的就是别人的家境。若是士族弟子,他一定会多加关心,将来力保能为他谋个一官半职;若是普通的富户,只要出得起银两,也可以帮他们想想出路;若只是考进来的穷苦书生,对不起,孩子你还是自己奋斗去吧。

  当他在得知陈锦鲲的父母只是普通的村民,而且刚来渝县没多久,也不打算花银子讨好他这个院长大人时,刚才还慈眉善目的院长大人脸色就有些阴暗了。

  他捻了捻长长的白胡子,脸上的表情很是失望,叹息了一声说:“可惜,可惜!”

  然后就学着县令大人的样子,甩甩袖子走下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