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第165节(2 / 2)


  这种合作模式当然是可行的,在现代的话,蒋先生肯定比一口气卖断的挣得多。

  但坏就坏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著作权的说法,相关律法并不完善,他名声响亮之后,本子卖得好,转头就有人照着写一模一样的不算,还敢署和他差不多的笔名,让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加上书局的人一般都推自家买断的本子,卖的越多,自家挣得越多,对蒋先生这样执意只肯合作,不肯卖断的,自然没那么热络。

  所以蒋先生的笔名十分响亮,生活却不尽如人意。

  一通打听清楚后,蒋先生在周掌柜的招待下餍足了吃完了一顿大餐。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蒋先生没有以自己傲气的一面示人,不卑不亢地询问道:“不知道夫人寻我前来所谓何事?”

  顾茵便开门见山提出想买他的话本子排成话剧,然后又请蒋先生看了下午场次的《亲缘记》,让他明白话剧是怎样的东西。

  看完那排演精良的之后,蒋先生的态度就越发和善了,很愿意和顾茵这边合作。

  两个都是爽快人,顾茵趁着他去看话剧的工夫就让人拟好了契书,契书上还是按着蒋先生的分成制,按着戏票收入来分成的。

  当然看着蒋先生境况窘迫,顾茵另外设置了一个十两银子的保底,也就是就算戏票一张都卖不出去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话剧未能上演,蒋先生也能获得这份收入,怎么也够应付半年嚼用。

  这契书对比书局和他签的优厚的太多了,蒋先生签下之后,还包揽下了后续的剧本工作。

  最后就是新戏的戏服,这次的戏服不能像《亲缘记》那样完全按着时下百姓的装束直接购买,毕竟主角是妖精,还得专门定做。

  顾茵让人把府里的绣娘接到了酒楼,让她们量了小凤哥他们的尺寸,而后和她们解释了一下自己要的效果。

  绣娘们的本事同样毋庸置疑,但难就难在话剧是前无古人的,顾茵想要的那种脱离朝代特色、和戏服也完全不一样的舞台装,同样也没有先例。

  这不像写剧本的时候,顾茵能复刻个《雷雨》剧本给大家做示范——她的画画水平还不如武安呢,武安到现在还不会画人,顾茵就更别提了,画画草图还行,画服侍显然是把她难住了。

  后头依旧是蒋先生帮了忙,他早年间是学过画的,在写戏本维持生活之前,就是在街边卖字画的。

  不过蒋先生也说了,他的画画水平也很一般,不然当年也不会卖字画都赚不到糊口的银钱。

  顾茵让人弄来了笔墨纸砚,让蒋先生尽管试试。

  新戏的事项安排妥当,一二楼的生意有周掌柜看顾,三楼则由葛珠儿顶着。

  顾茵又给自己告了一日的假,她隔天就要去城外看武青意给她赢回来的辣椒田了!

  …………

  翌日清晨,顾茵和王氏打好招呼,就准备出发了。

  王氏笑呵呵的,挥手让她快去吧。

  都没叮嘱她一路平安,出城小心之类的话。

  顾茵看着她笑就觉得怪怪的,出了主院没多久,她看到已经等到二道门前,同样整装待发的武青意。

  她总算是明白过来。

  “你今日又告假?”顾茵脚步轻快地上前,虽然心中欢喜,但还是道:“你不比我在自家酒楼,不好这样连连告假的吧?”

  武青意见了她,眼中同样酝满了笑意,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前天去马球会是告假,今日不是,是我把休沐的日子和下属换了。”

  “那下次我再出城……”

  “下次说不定我是正好病了,告病在家。”

  “堂堂大将军这么惫懒。”顾茵抓住他的手指捏了捏。

  两人别说话边走到了英国公府大门口的影壁附近。

  车夫给顾茵准备的马车已经停稳,然而还不等他们跨出门去,又一辆华美气派的马车停下来了。

  一个头梳高髻,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先下了来,而后是一个身穿红裙的妙龄少女,最后则是陆夫人。

  陆夫人在人前从来是鲜活豪爽的性情,今日却有些畏首畏尾的,一直低垂着头。

  那中年妇人说了她两句“手脚慢腾腾,什么都做不好”,陆夫人这才赶紧从马车上下了来。

  顾茵认出了陆夫人,也认出了那性子骄纵的陆小娘子,便猜着那领头的中间妇人是陆家的老夫人了。

  她无奈地和武青意对视一眼,想着估摸是得晚些出门了。

  陆家是京城富商,像陆夫人那房经营的绸缎庄,在陆家的生意里都不算什么。

  不过到底只是商贾之家,这样的人家想递拜帖进国公府,一般是不可能的。

  但既然陆夫人来了,顾茵就卖了她这个面子,让人把他们都请了进来。

  陆老夫人让下人抬了好些个礼物,上来就说是来赔罪的。

  陪侍一旁的陆夫人臊得面红耳赤,整个人都不发一言。

  顾茵不是爱计较的性子,而且确实之前那陆小娘子只逞了口舌之利,没讨到什么便宜。

  对方既然特地登门来致歉,这件事便算就此揭过。

  招待她们坐了一二刻钟,顾茵说自己还有事要办,便送了她们出去,然后立刻和武青意坐上了自家马车,奔着心心念念的辣椒田去了!

  第109章

  陆老夫人带着儿媳妇和女儿, 早顾茵和武青意两人一步离开英国公府。

  等确定离开了英国公府的地界,陆老夫人放下车帘,总算是呼出一口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