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2 / 2)


  大嫂听着着急的不行:“阿十,大嫂知道你难过,可再难过也不能犯糊涂啊,无论如何你跟睿王并未成礼,就不能算是夫妻,若你扶着他的灵柩回京,势必要顶了睿王妃的名头,这名头一顶,往后可还怎么嫁人啊。”

  阿十摇摇头:“大嫂不是我糊涂,是你糊涂了,阿十已经嫁了,阿十此生此世只是他一个人的妻,至死不渝。”

  大嫂还要说什么,王氏夫人却伸手扶起闺女,开口道:“好,娘答应你,去吧,去蒲城接睿王回京,他一人身死却换来了我大晋北疆的安稳,换来了我大晋百姓的太平日子,他是我大晋的英雄,不该在荒凉的北疆孤零零的待着。”

  阿十:“阿十谢谢阿娘。”

  王氏夫人:“阿娘不用你谢,阿娘只有一句话要说,阿娘知道你与睿王情深意切,恨不能生死与共,可是阿十啊,你看看娘,娘老了,娘的头发都白了,娘什么都不盼着,就盼着你们能好好的顺顺当当的,阿娘禁不得打击,你如今大了,想做什么娘拦不住,也不能拦,可是你得记着,你不是孜然一身,你有垂垂老矣的爹娘,你有疼爱你的兄嫂,你眼望着你的子侄,娘等着你回来。”

  阿十眼泪落了下来:“阿十记住了。”

  王氏夫人给她擦了擦泪:“别哭了,哭的眼睛肿了不好看,既然要去,就会去收拾收拾吧,北边冷,多带些衣裳,去吧。”

  阿十点点头:“阿十去了。”转身走了。

  苏氏忙道:“娘您怎么就答应她了,这一去回头真扶着睿王的灵柩回来,往后可怎么办。”

  王氏夫人:“往后再说往后吧,这丫头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若不让她去,她自己也得去,回头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岂不更麻烦,倒不如让她跟着阿彻走一趟,有阿彻看着她,跟她说话儿总好过她一个人偷跑了去,你别再这儿待着了,赶紧去宫里,好好嘱咐阿彻几句,让他看住了这丫头,只能能安生的从蒲城回来,以后日子长了,也就淡了。”

  苏氏从心里觉着婆婆这话有些难,莫说阿十是个死心眼,认准谁就是谁,就算这丫头想得开,可去哪儿再找一个睿王这样的夫婿呢。

  这丫头也不知是个什么命,记得小时候批八字说是福寿双全子孙满堂的好命格,怎么就成这样了。

  不说苏氏暗暗叹息,且说阿十回去收拾了衣裳,转天一早跟着阿彻往蒲城去了。

  太子放下笔,搓了搓手,已是春天,可越往北走越冷,眼瞅再走个两三天便到蒲城了,不想竟落了雪,大雪阻了官道,得等雪停了,清出道来才能走,便在这座名叫代城的地方暂时住了下来。

  代城虽小却是个古城,据这里的知县说,城墙的砖有上千年了,侧头看了眼那边儿炭炉边儿上发愣的阿十,刚听小太监说外头雪小了许多,或许可以出去走走……

  93、九十三章 …

  想到此, 太子走过去:“我难得出宫一趟,阿十陪我出去走走好不好?”

  阿十回神:“外头下了雪冷的很, 还是在屋里待着吧, 免得着了寒, 你可是来跟北狄和谈的,若病了可怎么办。”

  太子伸手拉起她:“哪有这么娇气, 况且七叔不是说了吗, 多在雪地里走走对身体好,走啦,听说这代城有上千年了, 是座古城, 我还没见过古城墙是什么样儿呢。”

  阿十不得已被他拖了出去,刘进福刚打起棉帘, 迎面一阵北风卷着雪粒子扑了进来,打在脸上,冻得阿十一激灵,肩上一沉,小粘糕把狐狸毛斗篷披在她肩上, 细心的帮她系好,拉了拉头上的风帽, 又帮她整了整领口的毛边儿。

  阿十定定看着他有些出神,小粘糕细致体贴的动作,让她忍不住想起了睿王,只要有他在, 都会把自己照顾的异常妥帖,那个男人对这些小事乐此不疲,跟他在一起,自己的手脚都成了摆设,他那么疼自己,怎么舍得丢下自己走呢,直到如今她仍是不信,所以她必须来蒲城。

  慕容彻见她直勾勾望着自己,目光温柔,眼底却是浓重的悲伤,这样的阿十之前那么多年他从未见过,自从他有记忆开始,阿十便是快活的,她这双漂亮的眼睛里,有调皮,有欢喜,有温柔,有慧敏,有时像春日盛开的花,有时又像秋夜静静的月,不管怎么变化,却从未像现在一样,溢满悲戚甚至绝望。

  皇叔去了仿佛带走了阿十的灵气与魂魄,她整个人变得呆呆傻傻的,除了坐着发呆就是悲伤难过,这样的阿十让他心里跟着就揪成了一团,他不明白,就算阿十跟皇叔在南越的时候就认识了,满打满算也不过数月光景,而先头自己记得阿十并不想嫁皇叔的,后来不知怎么就两情相悦难舍难离了。

  可不管怎么说,自己不想见阿十难过,她一难过自己心里也跟着难过,想到此,曲指敲了她的额头一下:“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阿彻手下并未留情,敲的极疼,阿十也回过神来瞪着他:“你敲我做什么,没大没小,我可是你的姑姥姥。”

  慕容彻笑了一声:“哪有你这样的姑姥姥,走吧。”拖着她出了县衙往城门行去。

  代城不大,因这些年狄人作乱,时常侵扰北疆,代城虽不比蒲城地处北狄与大晋的交界,也离着不远,狄人常潜入抢夺掳掠,先走在代城做买卖的,早都回了家乡,便是代城本地的百姓,也为了避祸,去了别处安身,留下的不是走不了的老弱病残,就是故土难离,实在舍不得家的,人都走了,使的本来就不代城越发荒凉起来。

  平常街上都瞧不见什么人,更何况如今落了雪,外头冷的滴水成冰,街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从街这头一直能看到那头。

  代城的布局很是规整,县衙前的大道直通着城门,故此,两人连弯都不用拐,顺着道走就行,大概因太子出行,道上的积雪已经清到了两边,只不过雪虽小了却未停,这么一会儿功夫,又落了薄薄的一层,越发有些滑。

  阿十心不在焉,走了几步,不防脚下一滑,亏得阿十拉着她的手呢,才免于跌在地上,阿彻摇摇头,索性一伸胳膊把她揽在怀里:“地上滑,小心些,七姥爷可不再,若是摔断了胳膊腿儿,可没人接的好。”

  阿十站住身形:“阿彻,要不咱们回去吧,你不也说了雪天路滑,摔了怎么办。”

  慕容彻:“出都出来了,回去做什么,阿十你看,前头就是城门楼子了,咱们上城楼子上去,这边儿地方开阔,说不准能望见蒲城。”

  他这般一说阿十动了心,抬头看了看,的确前头不远就是城门,遂点点头。

  望山跑死马,瞧着不远可走起来却不近,加上路滑,两人走了足有半个时辰方到了,从一侧上了城楼,阿十站在城楼的瞭望台上,望远处望去,极目之处具是一片白茫茫雪原,仿佛能延伸到天边,像铺了一层层雪白的毡毯。

  若不是从京城出来的,都忘了如今正是春天。

  慕容彻摸了摸城楼上的青砖:“瞧着不像千年的城砖,阿十,你说我是不是给知县那个老头子忽悠了。”

  阿十指了指自己手边的一块:“你摸的那块肯定没有千年,这一块应该差不多,这城墙历经千年仍能屹立不倒,必是历代都未断了修缮,若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了仍如此完好,这代城的知县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好官,是真心想做好代城的父母官。”

  慕容彻挑了挑眉:“阿十怎么替那老头子说起话来了。”

  阿十点点头:“我的确是为他说话,我被他这番良苦用心感动了,代城之所以如此荒凉,是因狄人作乱之故,如今狄人败了,两国和谈之后,狄兵便会撤回北狄,至少近十年之内不敢再来骚扰北疆的百姓,家乡太平了,那些出去避祸的自然要回来了,有了人,代城才会活起来,只代城百姓,这座古城也不会热闹,就必须留住外乡人,此处离蒲城不过一两日的路,蒲城一旦繁华起来,自然会带动周边地带,而蒲城周边可不止一个代城,正好你这个台子殿下在代城落脚,不让你留下点儿墨宝什么的,岂不亏死了。”

  慕容彻略有些意外:“阿十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阿十:“这些是跟九哥学的。”

  慕容彻忍不住道:“怪不得九姥爷的买卖做这么大呢。”

  阿十:“既然知道,就别刁难人家了,写几个字也不费什么功夫。”

  慕容彻笑了:“我哪里刁难他了,他让我出来看看这前年的古城墙,我不是顶风冒雪的来了吗。”

  阿十:“你这若算顶风冒雪,那些跟狄人打仗的兵又算什么 ?”

  说到这个,又不禁想起睿王,脸色一黯,搭着凉棚望了望,除了雪什么也望不见。

  慕容彻见她这样儿,忍不住道:“阿十,死者已矣生者如斯,你得看开些。”

  阿十:“阿彻你不懂,关己则乱,有些道理纵然心里明白,摊到自己身上也会看不开,而且,未亲眼看到他的尸首,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都不信。”

  慕容彻一惊,他没想到阿十至今都不信皇叔的死讯:“阿十,你魔怔了,他就这般让你放不下吗。”

  阿十:“阿彻,我放不下,真的放不下,他答应过我,会回来娶我,会带着我去四处游历,去看看我大晋的大好河山,他还答应带我去见他师傅,去偷吃他师傅酿的好酒,然后去番禹城,阿彻你不知道吧,我跟他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南越的番禹城,那时候他被南越的公主纠缠,想招他当南越的驸马,他冷着一张脸,连个眼角都没扫,因此,我叫他冰块脸,再见就是在大王子府,后来为了避开他,费了许多功夫,如今想来,十分后悔,若早知今日,当初就该避着他,如此一来,至少能多些日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