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1 / 2)





  “种百日豆方便多了,以前,只能种一茬,还得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拿着凳子、小锄子慢慢地收回来。一天也干不了多少活。”

  “是啊,我记得以前每次收花生,都得孩子送午餐去。在地里忙活一天,才收回一块地的花生。”

  “你今天才去了一会儿,就挑回这么多。比以前一天收的花生还要多。”

  “我还发现,这百日豆虽然没有以前的花生那么长,可是结的子还是挺多的。”

  “稻子种杂优,收回来的粮食多了很多;花生种百日豆,虽然产量比不上以前,但周期短,可以种两茬,算起来产量还更高。”

  余坪上,阿菊婶、梨花嫂子、王娟英都围着几捆花生苗说着话。王娟英拿了一个箩筐装花生,其他人也帮忙把花生摘下来,放入箩筐里。

  十年前,人们做梦也想不到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吧?曾文芳记得在很小的时候,还没有分田到户。村里分成三个生产队,家家户户要挣工分,才能分到粮食。大人们经常要在晚上去生产队开会。

  有一次,曾文芳睡得迷迷糊糊,从床上爬起来后想出门。但是,却被母亲锁在里面出不去。屋子里黑暗一片,曾文芳嗓子都要哭哑了,父母才回来。

  后来,再开会时,父母就不敢把曾文芳锁在里面了。每次都带着她去,只交代去到那里不能说话。

  按说,父亲是最小的儿子,爷爷奶奶应该要最疼小儿子才对。可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曾家二老却更疼爱二伯与二伯娘,就连孙子,也更疼爱二伯娘的小儿子曾文波。

  偶尔,曾文芳也会想想这事:难不成父亲也是“脚先出来”,惊吓了奶奶,以致奶奶不喜欢父亲?古书上不是有一文,说“庄公寤生”,才会导致其母不喜吗?

  自己小时候是不是奶奶带大的,曾文芳不知道。但是,自从记事以来,曾文芳只记得。奶奶要带文静,所以母亲才会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后来文峰出生了,奶奶带了没多久,文波出生了,奶奶就抛开文峰,说要带文波。而文雪,则是曾文芳一手一脚带大的,奶奶对文雪是边也没沾过。

  还是因为妈妈第一胎生下女孩,所以才会对妈妈这般不喜?曾文芳又想到了这一层。说起来,大伯娘生下了大堂哥曾文辉、大堂姐曾文秀,堂妹曾文静,是一子二女;二伯娘生下了二堂哥曾文理、二堂姐曾文兰、堂弟曾文波,是二子一女;自家母亲,与大伯娘一样,也是一子二女,只不过,第一个孩子是自己这个女儿罢了。

  难道是这个原因吗?曾文芳也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这事。

  第三十六章 豆角炒饭

  “姐,我饿了!”曾文雪见到姐姐又在发呆,就摇着她的手臂道。

  曾文雪觉得姐姐自从摔了一跤醒来后,就喜欢发呆。但姐姐每次发呆,一定都是在想事情,是不是又有什么赚钱的事情呢?

  曾文雪有些兴奋,但肚子又实在饿了,她决定填饱肚子后,一定得问清楚,看看姐姐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好点子。

  曾文芳以为妈妈像往常一样,会把做好的饭菜放在锅里热着,就道:“你叫妈妈吧,我立刻去把锅里的饭摆出来。”

  曾文雪却道:“妈妈说今天炒豆角饭,我把豆角摘好洗干净了,但没敢在锅里炒。姐你先把豆角炒好,我再去叫妈妈吃。”

  “哦?”曾文芳笑了,怪不得这小妮子总嚷着饿了。这个时代的农村,难得吃肉。就是油也会省着用,豆角炒饭用的油比做菜要多很多。母亲也就会在他们姐弟考试时,偶尔炒几次。

  几个星期前,有一次,王娟英到山上割草,回得迟了,曾文芳放学回来,见家里有豆角,就顺手做了豆角炒饭。没想到,弟妹吃着就停不下来了。

  “好吃,姐,你做的炒饭太好吃了。”曾文峰嘴里包着一口饭,还不忘赞美曾文芳。

  曾文芳在叶家做了30年的家庭煮妇,做饭做菜怎么可能不好吃?再说,叶家人都是富贵之人,经常会在城里带些调料、肉啊之类来让她做。她这手艺,都堪比酒店的大厨了。这区区炒饭,又怎么可能做不好呢?

  曾文雪也含糊应着:“是啊,是啊,比母亲做得好吃多了。”

  曾文芳看了看锅里的饭,不由苦笑:“再好吃,也得留些给妈妈吧?妈妈上山割草了,回来肯定很饿。”

  曾文雪想起自己这是第三碗了,不好意思地把碗里的饭倒回一些锅里,不好意思地道:“姐,就是你做得太好吃了嘛,我都还没吃饱。”

  “行了,下次姐再给你做不就行了。”

  曾文芳没想到妹妹一直记着这话,今天,肯定是这位嘴馋的妹妹让母亲不要炒饭,让她来炒的吧?

  曾文芳笑笑,挽起袖子进了厨房。

  “你们吃的是什么菜?怎么闻起来这么香?”

  曾文芳端起碗,想要出去叫母亲吃饭,厨房里冷不防窜进一个人。曾文芳不用抬头就知道,又是那个蛮横、爱贪小便宜的二伯娘。

  “能吃什么菜?没有肉,只是豆角炒饭而已。”

  “豆角炒饭能这么香?”黄春莲不相信,整个头都往锅里歪。

  曾文芳不由翻了个白眼:这人,眼皮子总这么浅。

  “给我弄一碗,我尝尝看,是不是真的没有肉。我闻到有肉香味,如果你家买了肉,又不给老人端,这可不行哦!”

  曾文芳气极:自己想吃就说,还要找这个蹩脚的借口。曾文芳很想把人推出去,但想想,一碗豆角炒饭也不值钱,算了,给她吃吧。

  就顺手把碗递过去:“喏,尝吧。如果饭里面没有肉,那二伯娘又要怎么说?”

  黄春莲撇嘴道:“我还没尝呢,如果没有肉,我就不同你爷奶说呗。”

  “哦,那到时候二伯娘家做好了饭,我也去瞧瞧,尝好了再跟爷奶汇报。”

  黄春莲也顾不上与曾文芳磨嘴皮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曾文芳看到她这副狼吞虎咽的样子,有些无语。也没管她,自顾自地拿出刚买回的大碗,给母亲盛了一大碗,自己又拿了一个盘子,盛了一盘放在餐柜里留着给爸爸。虽说这次她做的饭菜量多了些,可是,按着二伯娘的食量,吃上五碗可能还要再盛,还是先给爸妈盛好。

  “文峰、文雪快点来盛饭,没剩下多少了。”

  那时候,农村人吃饭时,喜欢端着碗到左邻右舍去串门,或者坐在外面边吃饭边聊家常。这时,文峰与文雪正在门楼的门墩上坐着吃呢,听到姐姐喊,急忙端着碗筷走回厨房。

  “不是做了挺多的么,这就没了?”曾文峰觉得奇怪。回到厨房发现站在那里大口往嘴里扒饭的二伯娘,才恍然,急忙去盛了满满的一碗饭。

  曾文雪也吐吐舌头,给自己盛满了一碗,端着出门去了。

  黄春莲开始没顾得上看曾文芳在忙什么,一个劲地吃饭,没一会儿便吃掉了大半碗,待听到文芳喊话,口里还包着饭呢,又急忙凑过来:“再给我盛碗饭。”

  曾文芳白了她一眼,心想,就是再给你多盛三碗,也填不饱你的肚子吧。记得以前就有过几次类似的情况,弄得爸爸回来都没有饭吃。所以,这次她才要把饭盛好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