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节(1 / 2)





  赵世简笑道,“谁说不是呢,不过这都是大伙儿口口相传的笑话,谁也不当真。”

  到了状元路,李姝一看,嚯,果然叫状元路没错,街上都是卖文房四宝的,连旁边的酒楼都叫状元楼,里面坐的也都是读书人。

  李姝笑道,“官人住这里再没错的,这里读书人多,每天多吸两口气,都感觉自己要变成文豪了。”

  赵世简哈哈大笑。

  笑过了,他说道,“住这里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买米买菜要走好远的地方。以后娘子要买米买菜,每天要早些打发家里人出来。今儿咱们先往东边春秋路买点心,那里有一家飘香阁,我头先经常去那里给娘子买点心,他家的点心最是软糯。然后咱们再去如意坊的锦绣阁买布匹,我常去他家,掌柜为人比较和善。”

  外面人多,李姝忙拉着慧娘的手。赵世简走在前面,姑嫂二人走在中间,玉娘和蓉娘在两边护着,文崖跟在后头。

  一行人慢慢往前走,李姝东看看西看看,感觉又新鲜又稀奇。

  慧娘笑道,“二嫂,等以后二哥不在家,咱们就可以一起出来玩。”

  李姝笑,“你二哥在家也不怕,让他陪咱们一起出来。”

  赵世简回头,看着自己的新娘子和妹妹手拉手,心里高兴,嘱咐她们,“你们跟着我跟紧些,仔细别走丢。”

  姑嫂二人齐声回他,“放心吧。”

  一行人很快到了春秋路,赵世简熟门熟路地带着媳妇和妹妹进了飘香阁。

  迎面一个伙计认出了他,“赵举人好,赵举人这一向少来,听说赵举人成婚了,恭喜您勒。”

  赵世简笑了笑,“你也好,几日不见,你越发能说会道了。”

  伙计点头哈腰,一边跟着他走,一边笑道,“自从认识了赵举人,我也沾了些文气,可不越发会说了。”

  赵世简笑道,“别贫嘴,把你们这里适合长辈人吃的软糯糕点,给我挑两样好的,一一包好,按照往常的分量。”说罢,他带着李姝和慧娘到一边的桌子旁边坐下了。

  伙计忙道,“您稍候,我去去就来。”

  等了一会子,伙计包好了点心,送了过来,点头道,“劳您久侯,原是二钱三十文,掌柜说恭贺赵举人新婚之喜,抹去零头,一共二钱银子。掌柜因在后头有事出不来,说得空再与赵举人说话。”

  赵世简拱拱手,“多谢掌柜的,我改日再来。这是内子,以后她常来,你莫要认错了。”

  李姝大大方方站在一边,伙计早就看见了,但赵举人没开口,他也不好瞎招呼,这会子听见赵世简这样说,忙惊呼道,“哟,这竟是二奶奶?才刚见到个神仙一样的奶奶站在一边,小的眼瞎,也不敢认。二奶奶好,二奶奶以后过来,只管找我,样样都包您是最好的。”

  李姝笑道,“多谢你了,也多谢你们掌柜的。”

  文崖在一边给过二钱银子,赵世简带着大家走了。

  出了门好远,李姝才开口,“官人,这家的点心好归好,就是太贵了。就这么丁点大的两样点心,就要二钱银子。以后除非是走礼,若是咱们自己吃,倒不用买这样好的。”

  慧娘笑道,“二嫂说的对,家常谁上飘香阁买点心吃呢,外头大街上,两样点心最多不过二三十文,他家就要二三百。二哥心里爱重二嫂,故而每常到这里买点心去二嫂家里。”

  李姝听她这样说,心里高兴,嘴上仍旧说道,“心意到了就可以,咱们都不是外人。”

  赵世简笑了,“你若想吃了,跟我说,我隔几天来买一些,给你和妹妹吃。”

  三个人边走边说,绕了好几条街,终于到了如意坊。

  五月的天,半上午的太阳已经有些晃眼,赵世简见姑嫂二人都顶着太阳晒,连忙把她们引进了锦绣阁。

  锦绣阁是城南这一带比较有名气的绸缎庄,除了贡品,再没有锦绣阁不卖的料子。

  这锦绣阁还有一样好处,虽然店大,但并不欺客,除了做达官贵人的生意,平头百姓它也接待,只是里面的料子较外面的更贵一些。

  似赵世简一行人,对锦绣阁来说,只是普通的客人,并不会受到特殊的对待。

  大堂里有桌椅,供来客歇歇脚。

  赵世简带着李姝和慧娘,在角落的一张小桌边坐下了。

  等姑嫂二人坐下,赵世简笑道,“等一会咱们去旁边的茶楼喝口茶再回去。”

  歇了有半刻钟的时辰,李姝道,“官人,咱们不若先买好料子吧。”

  赵世简点点头,李姝吩咐文崖和蓉娘,“你们两个在这里看着大娘子,有事情就喊一声。”

  二人忙应了。

  李姝又对慧娘说道,“妹妹,柜台那边人多,我跟你哥哥一起过去,你好生在这里等我们,不要乱跑。若有人搭话,不要理他,先叫我们。”

  慧娘忙点头道,“二嫂快和二哥去吧,我就在这里,哪里都不去,也不和人说话。”

  李姝和赵世简去柜台那边,很快挑了两样质地不错的布匹,一样六尺,合计四钱七十五文,掌柜的听说是回门礼,另外又送了一根细长的红绸子,用来包扎礼品。

  包好了布匹,赵世简忙掏出银子付了账。

  赵世简出门,一般会给文崖身上带一些银子,自己身上也带一些。文崖在时,自然由文崖付账,若他赶巧不在,赵世简就自己付账。昨儿赵书良给的五两银子,他给了文崖二两,自己留了三两。

  买过了布匹,赵世简带着自家娘子和妹妹并三个奴仆,一起到了旁边的茶楼。

  楼上的包间太贵,光是包房钱每次都得至少半两银子,好方位的包间,二三两银子都有可能。李姝听说价格后,决定一行人就坐在大堂里。

  夫妻二人一起点了一壶中品毛尖,共二十文钱,主仆六人一起围着大堂里靠窗户边一张桌子坐下,一人喝了一杯茶,又歇息了一刻钟,眼见快到晌午了,李姝决定先回家。

  文崖付过账,一行人正要走,忽然听见有人说,“这是李三娘子不是?”

  李姝感觉这称呼应该是叫她,忙回头一看,只见一位中年妇人带着一个丫鬟和一个婆子从楼上下来了。

  李姝仔细想了想,实在想不起这是谁。

  对方年龄比她大,又主动给她打招呼,她只得先行礼,含糊着问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