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2 / 2)


  徐婆子怂恿李穆淮也去给李穆川敬酒,李穆淮吓的掉头就跑了,气得徐婆子只骂他是个怂货。

  再说女眷那边,丽娘回来了,她兄长中了举,方太太心里高兴,自己掏腰包备了份厚礼。方大奶奶看的眼热,免不了说酸话。

  方大郎又讥讽她,“你兄弟若也能中举,我也备份厚礼。何苦来,二弟妹如今哪里是你能比的,人家姐姐是正四品良媛娘娘,兄长又中了举,以后家里一步比一步高,你家里可有什么呢?我若是你,定讨好了二弟妹,以后也多条后路。你不为自己想,也为大哥儿想想。”

  方大奶奶回嘴,“都是方家媳妇,我还是嫂子,她做甚整日一副清高样子。我为甚要去讨好她,我生了方家长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屁都没生一个,难道还比我金贵?”

  方大郎觉得她简直不可理喻,翻了个白眼再也不理她。

  方大奶奶生气也没用,丽娘还是带着厚礼回了娘家。

  让人意外的是,英娘娘家两个兄长也来了。上门是客,又带着礼,李穆川总不能把人打出去。

  郑氏抿着嘴唇,根本不理他们。她把瑞娘抱的紧紧的,英娘的兄长们还想抱一抱,若不看今儿是李承业的好日子,郑氏都想一口浓痰吐他们脸上。瑞娘这么大了,外家人谁给她做过一件衣裳?如今见二房发达了,又想贴上来?也要问问她答应不答应。

  李穆川夫妇只把英娘娘家人当普通街坊,不冷不热的。

  赵家今儿来了三个人,赵书良带着赵世简兄妹二人来了。吴氏已经过了五七,兄妹二人虽仍旧不大出门,但重要亲戚也不能断了来往。

  李承业见到赵世简后,拍拍他的肩膀,“简哥儿,好好用功。你读书比我强多了,明年再下场,定能中榜。”

  李穆川也道,“简哥儿,你二哥说的不错。你读书比你二哥还有灵性,不能埋没了。你阿娘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好好读书。你有了更好的功名,才对得起你阿娘。姝娘和你妹妹,以后都要指望你呢。”

  赵世简点头,“谢岳父指点,我定会好好读书的。前儿我写了两篇文章,稍候还请岳父和二哥指点。”

  李穆川笑道,“你们商议吧,我如今指点不了你们了。”

  赵书良道,“亲家这就是客气话了,你若不指点他,难道叫我这个大老粗指点他。”

  众人都凑趣,“你们两亲家,一文一武,也是绝配了。”

  两人都笑了。自两家定亲后,李穆川改了以前的态度,对赵家和睦了许多。且女婿懂事又上进,对女儿又好,过往的都不再提。

  自吴氏去后,李穆川叹息赵书良中年丧妻,女婿年幼丧母,对赵书良和赵世简兄妹都多了一丝怜惜之意,故此两亲家处的越来越融洽,虽文武殊途,也能说上些话。

  肖氏怜爱地拉过慧娘,摸摸她的手,不是凉的,又问她早上吃的什么。

  慧娘已经很有没有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了,她红了眼眶,但今儿是二嫂家的喜事,她不能掉眼泪。眨了眨眼睛,把泪水憋回去后,慧娘笑道,“早上我和二哥喝的粥,配了几样小菜。”

  肖氏摸摸她的头,对赵书良道,“亲家,孩子们还小呢,正在长身子。嫂子的五七也过了,亲家看是不是让他们兄妹不要再整日吃素了。把身子熬坏了,嫂子也不放心。”

  赵书良沉吟了片刻后,点点头,“亲家太太说的有理,二郎,慧娘,你们的孝心你们阿娘都知道。以后不必再整日清汤寡水的,还照着以前的样子。况且,若你们吃素,你嫂子也不好一个人单独吃太好,你们就当为了你们的侄儿,以后莫要再死守着规矩不知变通了。”

  兄妹二人都点头应了。

  李姝拉过慧娘的手,摸摸她的脸,温声道,“我给你们兄妹一人做了件家常穿的袄子,你回去的时候带回去。大爷的尺寸我不晓得,没敢贸然动手,你一会把大爷的尺寸给我,我也给他做件衣服留着过年穿。”

  慧娘笑道,“多谢嫂子,我整日在家里拿起碗丢了瓢,样样都干不好,要不是有嫂子想着我们,哪里能有新衣服穿呢。”

  李姝拍了她一下,“叫姐姐。”

  慧娘捂嘴笑。赵世简站在一边,静静地看她二人说笑,偶尔也跟着笑一声。

  李姝抬头看了他一眼,发现他瘦了,大大方方地说,“二哥,你读书也要仔细身子,莫要熬夜。”

  赵世简忙道,“姝娘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长久不来,你在家也要好好的。”

  众人听他两个像老朋友似的说话,都觉得好笑,又怕臊着二人,只得忍着。

  李穆川先开了口,“姝娘带你妹妹去玩吧。”

  李姝把慧娘带到一群小娘子之间,众人知道这是她小姑子,又刚刚没了亲娘,都让着慧娘。特别是丽娘,慧娘和她也是熟悉的,李姝太忙,就由丽娘照看慧娘。

  热热闹闹了一天,宾客们吃饱喝足各回各家。

  李氏族人临走的时候,李穆川叫住了李泗诚。

  “叔父,如今家里可有爱读书的孩子?若是有天资,侄儿愿意培养。”

  李泗诚道,“川哥儿,你说的也是我所想的。咱们李家,单你这一支起来了,还是太孤单了。族里倒是有几个机灵孩子,只是父母都是勉强挣口饭吃,哪里有精力培养。你若是能提携一下他们,也能给二郎寻两个好帮手。”

  李穆川道,“叔父说的有理,若真有天资,还烦请叔父送他们来,我考考他们,埋没了太可惜了。”

  不说叔侄二人在讨论家族大计,那边,李姝也正在送客。

  赵家是最后走的,李姝把新作的针线用包袱包好,让赵世简背着,又把几样点心打包,让慧娘拿着,还嘱咐慧娘要置办哪些年货。

  赵书良笑道,“姝娘贤惠,亲家太太养的好女儿。”

  肖氏客气道,“这都是她该做的,亲家不要嫌弃她年纪小手艺差就行。”

  宾客都送走后,李家一家人都累的够呛,随意洗漱一番都睡了。

  过了两天,肖氏娘家二嫂闵氏忽然上门了。

  肖氏称奇,“二嫂怎地有空过来了?”

  闵氏笑道,“妹妹整日忙,我还怕扰了妹妹清静呢。”

  姑嫂二人说笑了一番,严氏和李姝也出来见二舅母。

  闵氏看向严氏,“二郎有福气,娶得贤妻。”

  严氏笑道,“二舅妈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