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杜秋心思(1 / 2)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杜秋心思

实则杜秋是真的介怀过。

她从秦氏家里离开,心里还有些不舒坦。

但想想,又觉得没有资格。

其实她隐瞒了一点事。

上次替秦氏拿绣活去卖,负责购买的绣娘似对秦氏的绣活很有兴趣,跟她提过,若能持久这样往来,会给她一些好处。

杜秋头一次遇到这种好事,忐忑间又期待,每天数着日子,好不容易到了时间,便一大早去找了秦氏,哪知道秦氏却又不卖了。

所以当时她有些忍不住情绪,可现在想想,更觉得自己有些卑鄙。

秦姐对她很好,除此之外她女儿云舒也救了小耗子两次,而她只想着让自己家里过的好一点,却没想过别人。

如今也好,秦姐有个好女儿,懂得心疼她,可自己呢。

想到几岁的儿子,还有家里蹭吃蹭喝的老一辈,以及不愿吃苦的老公,杜秋深觉可悲。

但生活还是要过,她给自己打了打气,脚步不由加快。

小耗子还在家,屋里的两个老的她不放心,还是早些卖完绣活赶回来吧。

另一边,云舒照常交代一句让秦氏一人在家记得关门,便抬步去了镇上。

路上遇见走门串户的刘洪善,瞧着他一脸颓废,唉声叹气的模样,顺口多问了句,才知道学堂的事又被拒绝了。

云舒听着想笑。

刘洪善一心想办学堂的事她略有耳闻,没想到他挺执着的。

小圩村这么多户呼应的没有一家,他照常三天一次上门做思想工作。

就连云舒这种不关心这些的人都忍不住心生佩服。

这得不少耐心吧?

“我这辈子都什么心愿,想着有生之年在村里半个学堂看着孩子们有点出息,也就满足了。”不愧是读书声,这抱负都跟别人不一样。

云舒见他一脸郑重,也收了玩笑的心,“学堂的事我觉得可行,刘叔不放弃或许是对的。”

刘洪善听的目光微闪,神色欣慰的看着云舒,这是头一次有人直面支持他,要不是看着云舒等去去镇上,他大有把人带回去长聊自己想法的冲动。

后跟云舒说离开时,又想到什么,折回身子来了句,“不如有空来帮帮我吧,若说好了,村子说不定就能好起来,你一家人住在这里也舒坦。”

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云舒却心里一动。

脑海蓦地划过她大哥床头藏着书的一幕。

她记得秦氏曾提过,杜秋说刘洪善曾是学子,从小便是饱读诗书,可科举之时被人打压后来就回了村子,后面承袭他爹的村长位置,在小圩村就这么过了下来。

如今四十有余,却还是光棍一条,听说唯一的希望就是办个学堂。

之前云舒嗤之以鼻,如今她却信了。